矛盾,造就智慧与激情的课堂
2015-02-02金燕青
金燕青
摘 要:矛盾,在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其所带来的不调和性往往给读者带来疑惑惊奇。只要在语文教学中善于把握矛盾,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矛盾;创造性;阅读
一、设——从课题中发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关于阅读教学,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如果读者在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与文本某处产生了矛盾,就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例如,我在执教《母狼的智慧》一课时,先让学生讲与狼有关的成语。“狼心狗肺、狼子野心、如狼似虎、声名狼藉……”大家说得不亦乐乎,他们发现这些成语都是贬义。又追问他们对狼的印象,有的说狡猾,有的说凶残,还有人回忆小时候听过的狼的故事。一时间,大家议论纷纷,充满了对狼的愤恨。此时,我及时出示智慧的注解:“高等生物所具有的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顿时使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困惑,继而提出这样的疑问:母狼具有怎样的智慧?为什么会拥有这样的智慧?
于是,我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寻找文中母狼堪称“智慧”的举动,再深入探究母狼为什么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一系列这样的举动。最后,大家都被母狼强烈的母爱震撼了,他们发现任何动物都有可爱和可敬的一面。
类似的课题有:《以虫治虫》《三个太阳》《甜甜的泥土》《囚绿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我们巧妙用课题中的矛盾激趣,能形成强烈的探究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开端。
二、挖——从文本中发掘
如果语文教师可以从文本中来发现矛盾、珍视矛盾,利用它来设计问题情境,就一定能使教学别具一格,使学生碰撞出思维的
火花。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文章刻意安排了一些矛盾出现在某些章节或句子中,这些矛盾的出现能够充分表达作者的写作目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是一座“荒园”,其中“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这只是表象。透过这一表象,特别是跟三味书屋相比,百草园却又是一个“乐园”——其中有许多令儿童感兴趣的植物、
昆虫以及让人感兴趣的活动:玩放屁虫,摘覆盆子,捕鸟,听美女蛇的故事……或者说,这里有作者童年的自由、童年的欢乐,有与三味书屋相比远为丰富有趣的生活。这,怎能说“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呢”?为了准确表达这种丰富的内涵,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似乎”:从表面看是如此,而实质上并不如此或不仅如此。“似乎”和“确凿”在一起连用,表面看来是矛盾的,但矛盾的现象后面,是作者高明的语言艺术和所表达的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另一类是文本和现实生活的矛盾。例如,《老山界》一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有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这里的“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显然是矛盾的,根据老山界的环境特点和升学知识,经过热烈的探讨,解决了这些疑惑。
三、激——从超越中产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主要指这种超越自我的能力,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实现“有创意的阅读”。
在《珍珠鸟》一文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鸟之心语。要求根据文中作者的举动,假设自己就是珍珠鸟,想象小鸟的心里话。在片刻的思考之后,学生模仿小鸟的口吻开始述说。
生:我好怕呀,这里是什么地方,这个庞然大物是谁呀?
生:好像这里还可以啊,有点像我们生活的树林,没那么害
怕了。
……
慢慢的,朝着我的预设行进着,一个学生突然提出疑问:“老师,既然作者这么喜爱珍珠鸟,为什么不把它们一家放回大自然呀?”
这样的疑问,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在课堂上激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大家开始窃窃私语,这个问题的提出已经超出我的预设了。不动声色地把问题抛给他们:“对啊,你们来研究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疑问。”
一阵沉寂后,课堂恢复活跃,学生纷纷举手:“怕小鸟回到大自然后再次惨遭毒手”,“珍珠鸟可能已经失去了捕食能力”……“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人类应该怎样和鸟相处?”大家纷纷表示要和小鸟平等相处,不能囚禁了小鸟的身体,更囚禁了小鸟的
心灵。
这节课,有效地超越文本所赋予的内涵,把学生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促进了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
如果我们善于发现和把握文本中的“矛盾”之处,巧妙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学生的思维亮点,就能营造智慧与激情的课堂氛围,从而引领学生走向创造性阅读。
参考文献:
庄丽娟.智慧与激情共生的课堂[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2).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