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80例

2014-02-01孟秀丽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口角合谷红外线

孟秀丽,徐 佳,张 斌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以成年人最多见,且男性多于女性,原因不明[1]。常因面颊部感受风寒或风热侵袭后发生。本病发病迅速,多为一侧面肌迟缓型麻痹,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病情的恢复和预后十分有利。自2010年以来,笔者共治疗80例面神经麻痹症患者,疗效较好,现汇报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男57例,女23例,年龄18~56岁。病程1~45天,多为10天左右。

1.2 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表现均为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鼓腮漏气,患侧眼不能完全闭紧,少数患者伴有流泪,视物模糊,耳前茎乳突关节处压痛。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疗标准,同时排除精神病,癔病以及中枢性面瘫和合并心、肝、肺、肾疾病,女性排除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3 药物治疗 发病初期,20%甘露醇250 ml,地塞米松5 mg静滴,一天一次,连续静滴三天。后改为口服地塞米松2mg一天一次,5%葡萄糖25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滴,一天一次,共10天。另外,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养神经药物,一天一次,口服地巴唑5 mg一天三次。

1.4 针刺加红外线照射治疗 (1)初期(急性期)发病在一周以内患者,选健侧,针刺穴位一般选择阳白、太阳、合谷、四白、翳风等穴位,用毫针进行浅刺、直刺1.0~1.5 cm留针加灸疗;有乳突疼痛者配翳风穴,如果眼睛流泪配晴明穴、合谷穴,用毫针可直刺0.5~1.0 cm,留针半小时,上述穴位行针以酸、胀、痛适度为宜。然后,再在患侧面颊耳前中下2/3处偏面颊用红外线灯照射,热度可根据病人的耐受情况而定,勿烫伤病人,每天一次。(2)治疗一周后,改患侧穴位针刺为主,取地仓、迎香、颊车、攒竹、四白等穴位,进针深度1.5~2.0 cm左右,角度15~20°,留针加电针仪低频(疏波)另加灸疗半小时,配合循经远取健侧合谷穴,毫针直刺1.5~2.0 cm,行泻法,留针30 min。针刺完成后给以患者耳周偏脸侧颊处红外线照射,热度适中为宜,每天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1.5 评分标准 按照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2]确立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标准(简称H-B分级)进行评级:Ⅰ级为治愈,包括眼睑闭合良好,双侧鼻唇沟、额纹对称,鼓腮、吹气、进食等临床症状基本正常,患侧面神经支配区域功能基本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Ⅱ级为显效,患侧面神经支配区域功能轻度障碍,表现为面部运动、静止时双侧对称,眼睑轻轻用力可闭合,口角双侧轻度不对称。Ⅲ级为有效,中度功能障碍,表现为面部表情肌明显瘫痪,眼睑用力可闭合,口角轻度下垂。Ⅳ级为无效,重度功能障碍,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两嘴角不对称,额肌无运动。

1.6 结果 80例患者治愈70例,占87.5%;有效8例,占 10.0%;无效 2例,占 2.5%。总有效率97.5%。

2 讨 论

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为“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主要原因在于面神经免疫力下降,产生面神经微循环障碍[2],一般与情绪(生气、焦虑、紧张),感受风寒(凉水、凉风刺激,开窗睡觉),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诱发有关。发病突然,多在睡眠醒来时出现一侧面部麻木、瘫痪,不能皱眉、鼓颊,口角向健侧歪斜,口唇闭合不全,饮水时常由患侧流出,患侧鼻唇沟,额纹变迁或消失。少数患者初期有面部和耳下、耳后的疼痛。笔者认为,该病主要是感受风寒外邪侵犯阳明、少阳经所致;现代医学认为与嗜神经病毒感染有关[2],而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同时含有运动、感觉、味觉及自主神经纤维。患者除了面肌瘫痪外,可能还伴有眼角膜反射消失,泪液分泌障碍,有的可能有味觉消失等症状。主要病理改变是面神经水肿,神经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变性水肿,尤其是在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部分尤为明显[2]。所以,发病初期治疗以祛除风寒之邪,疏通局部经脉,控制炎症扩散,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主。笔者通过对患者阳白、太阳、合谷、四白、翳风等穴位进行针刺加灸疗,达到通络、调和气血,疏散风寒,平衡阴阳的效果,同时,加上红外线照射,即推动了经气的运行,起到温经散寒、濡润筋肉的作用,又增加了局部温热的效果,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促使皮肤和皮下组织代谢和炎症的消退。另外,药物地塞米松、甘露醇静滴,能消炎、脱水、抗渗出,消除神经水肿,减轻神经卡压,避免了神经进一步损伤[3];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地巴唑可改善血液循环;维生素B1、维生素B12有营养神经的作用。综上所述,综合药物治疗、面部针刺(电针)、灸疗加红外线局部照射等多种方法能有效提高面神经麻痹治愈率,疗效显著,恢复良好,患者满意。

[1] 杨明东.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9-290.

[2] 孔维佳.新编耳鼻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02-803.

[3] 张荣瑄.微波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杂志,2013,22(2):148.

猜你喜欢

口角合谷红外线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视角与口角
两代人的不同
物品寻找器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