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究领域论文合著网络研究

2014-01-29陆东东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领域节点

陆东东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称《标准》)从实验版到新版之间历经了十年(2001—2011年)时间的实验、修订,为现代体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对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十余年间,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对《标准》的实验版以及新版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包括对《标准》本身的解读、国内外标准的比较、《标准》的实施、《标准》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意义、《标准》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等。但是关于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从事研究的权威人士和核心人员有哪些,研究人员之间的社会网络是否存在合作关系等问题,目前少有文献涉及。出于这一考虑,笔者选取中国知网中与体育课程标准相关文献(核心期刊)进行阅读与分析,采用Bibexcel抽取并绘制作者与关键词共现矩阵,再运用Ucinet 6 绘制《体育课程标准》研究领域作者共现图谱的方法进行解读,旨在明确研究人员之间的关系,阐明权威作者的贡献。

1 数据来源与工具

以中国知网《体育课程标准》相关核心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进入中国期刊网后采用高级检索主题“体育”+“课程标准”作为检索词,期刊来源类别中勾选核心期刊(包括SCI来源期刊、 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后运行检索,得到423篇相关文献,逐篇阅读后删除高校体育课程标准等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无关文献后,最终获得高相关文献326篇,采用refworks格式对这326条文献信息进行下载保存;运用Bibexcel对文档进行“AU(作者)”“DE(关键词)”字段抽取,选取频次>两次的作者和关键词作为分析对象,构建作者共现的方阵矩阵;运用Ucinet 6.0打开矩阵,绘制《体育课程标准》研究领域作者共现图,找出作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合作网络的网络参数与特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课程标准》研究的机构与作者分布

研究显示,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季浏教授作为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在 《体育课程标准》研究领域带领其团队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所在机构在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是非常丰硕的,在相关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达20篇之多,其他研究机构集中在各体育院校及师范性院校体育院(系),与研究内容的教育特性相吻合。发文量五篇以上的机构有八所,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淮阴师范学院体育系、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扬州大学体育学院。从发文量来看,季浏(11篇),汪晓赞(6篇),毛振明、何元春、董翠香(5篇),潘绍伟(4篇),赵丽萍、朱伟强、王沂、王健、王华倬、阎智力(3篇),在这一研究领域他们可以被看作是高产作者。

核心期刊上的发文量是衡量作者学术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主要指标,而核心作者则是指那些在本学科科学研究中造诣较深、获得科学研究成果较多的学科带头人。普赖斯在1969年发表的《小科学,大科学》中指出:撰写全部论文一半的高产作者的数量,等于全部科学作者的平方根。这就是普赖斯定律,可以表示为:∑m+1in(x)= N ,其中:n(x)表示撰写 x 论文的作者数;i=nmax为该领域内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N为全部作者的总数[1]。按照普赖斯的理论,发表论文数为N篇以上的作者为杰出科学家,即核心作者 。计算公式为:N=0.749(ηmax)1/2,式中ηmax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的论文数[2]。在本研究数据样本中,季浏发文最多,有11篇,从而计算得到核心作者发表论文量应为N=2.6篇以上;该数值相对还是比较低的,可能与数据来源以及核心群体的相对分散有关。因此,综合高产作者与核心作者的共同分析,本文选定发文3篇以上的核心作者群包括:季浏、汪晓赞、毛振明、何元春、董翠香、潘绍伟、赵丽萍、朱伟强、王沂、王健、王华倬、阎智力。

2.2 《体育课程标准》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

2.2.1网络结构特征社会网络是一组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的人或群体。[3]论文作者的合作网络即是将作者看作是网络的定点,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看作是网络的边。本研究将《体育课程标准》研究领域中的326篇核心期刊文献的每个作者作为图谱中的节点,节点名是他们的名字,不同的作者之间只要存在在这些文献中共同署名的方式就会被赋予一条“无权连线连接的方式”的边。由于Ucinet只能处理256×256的矩阵,因此研究中选取了发文量排在前200名的作者来绘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见图1)。

图1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从图1可以看出,在“体育课程标准”研究领域,绝大部分作者的全通连接组群的节点数小于3。这说明除了独著以外,2—3人进行合作研究的情况较为明显,合作关系比较密切。此外,“体育课程标准”领域的作者合作网络图中的小团队现象比较明显,4—6人的合作团队较多,即在此领域中大型科研团队很少,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

2.2.2网络节点度分布特点由图1可以看出,“标准”作者合作网络的研究人员团队人数与具有相同人数的团队数目的关系在合作网络中呈散点分布形态,即拥有越多合作人员的团体数量越少。此网络结构特征说明“体育课程标准”领域的作者合作网络具备复杂网络中的“无尺度”网络特性。节点的度代表一个网络中某节点与其他节点连接的数量,就是这个节点的边的数量。在网络中,某个节点的度越大,就代表着在这个网络当中它与别的节点的连接度越大;在复杂网络中,节点的度分布通常用分布函数p(k)来表示,其含义为一个任意选择的节点恰好有k条边的概率,也等于网络中度数为k的节点的个数占网络节点总数的比值。[4]“体育课程标准”作者合作网络最大连通子图的度分布及其曲线拟合图,见图2所示。

图2度分布及其曲线拟合图

从图2中的曲线可以看出,曲线拟合的效果比较理想。经过拟合后得到的度分布幂函数近似为p(k)=72.17k-1.79,幂律指数为1.79,符合幂律分布。具有幂律度分布的网络也被称为无标度网络,可以解释为在这类网络中,绝大部分节点的度相对是很低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少量度相对很高的节点。这也与此前的分析结果一致。因此“体育课程标准”作者合作网络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无标度网络。在这个合作网络中,少数作者在此领域中学术水平较高,与其他作者交流多,具有较高的合作度,也就是核心作者对于稳定和扩张合作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了解这些作者的背景后可以看出,合作网络中较大的联通子网基本上是以课题组、师生、同事合作为主,跨学科合作规模不明显。这也说明在这一领域中,科研合作还具有一定的学科局限性,与其他学科及机构的的合作交流还有很大提高与加强的空间。

2.2.3网络特征参数分析在社会网络分析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网络结构参数来描述其结构的特点。其中平均路径长度(Average distance)代表的是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距离的平均长度,其主要反映的是网络连接过程中的通畅程度。在《体育课程标准》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中,平均网络距离为1.002,这个值j 相对很小的。也就是说在这个领域中,两个作者之间平均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和其他作者建立合作关系,说明这个网络具有典型的“小世界”特征。在这个领域中,一旦出现新信息,作者们普遍会具有快速的反应,合作人员之间的交流较为迅速敏捷。

网络密度(density overall)代表的是网络中的链接与网络中可能存在的最大连接数的比值,评价的是作者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体育课程标准》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中,网络密度仅为0.002 4,这个值代表了在该网络结构中网络的整体连接度偏低,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结构;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体育课程标准研究领域,作者的学科属性较为单一,彼此之间的学科属性密切相关。聚类系数(Overall graph clustering coefficient)代表的是某一个节点的连接点相互之间可能存在连接的系数,整个网络的聚类系数则反映的是网络内部存在小团体的普遍程度。 在《体育课程标准》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中,聚类系数达到了0.606,则代表《体育课程标准》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存在小团体的可能性达到了近61%。这与前面平均路径长度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

2.2.4网络的中介中心度中介中心度指标衡量了一个人作为媒介者的能力,也就是占据在其他两人快捷方式上重要位置的人的能力。如果他拒绝做媒介,这两人就无法沟通,占据这样重要的位置越多,就越代表他具有很高的中介性,越多的人联络时必须要通过他。[5]表1列出了发文数、点度数、中介中心度前10名的作者。从表1可以看出,季浏、汪晓赞、毛振明三名作者无论是发文数、点度数和中介中心度都在前五名中,因此他们为《体育课程标准》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的Hub节点,是该领域学术领头人。其中季浏作为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编制了大量的全国学校体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主持研制了国家义务教育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从事体育教育健康课程标准研究多年,是该领域的绝对领头人物。汪晓赞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博士师从季浏教授,也是体育课程标准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而毛振明兼任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出版著书60余部,发表论文和学术性文章160余篇,曾主持过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从事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多年,发表相关文章多篇,也是该领域不折不扣的领军人物。

表1 发文数、点度数、中介中心度分别排前十名的作者

3 结论

(1)从合作模式来看,2—3人进行合作研究的情况较为明显,合作关系也比较密切。此外,“体育课程标准”领域的作者合作网络图中的小团队现象比较明显,4—6人的合作团队较多。

(2)通过对该网络的节点度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曲线拟合得到度分布函数的幂率指数为1.79,符合幂率分布特征。因此,该网络具有典型的无标度特性。

(3)在《体育课程标准》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中,平均网络距离为1.002,两个作者之间平均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和其他作者建立合作关系。这也就说明这个网络具有典型的“小世界”特征。

(4)聚类系数达到了0.606,代表《体育课程标准》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存在小团体的可能性达到了近61%。

(5)《体育课程标准》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中,网络密度仅为0.0024,网络的整体连接度偏低,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结构,作者的学科属性较为单一。

(6)合作网络中的核心作者、影响力高的人物主要是季浏、汪晓赞、毛振明。

[1] 李小霞. 近年来国内洛特卡定律研究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3):27~28.11.

[2] 付允,牛文元,汪云林,李 丁.科学学领域作者合作网络分析——以《科研管理》(2004—2008)为例[J].科研管理,2009,30(3):41~46.

[3] 刘则渊,尹丽春,徐大伟.试论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在合作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5(12):269~273.

[4] 尹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际基础数学领域作者合作网络分析[J].现代情报,2014,34(4):102~107.

[5] 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 李爱明.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国内数字图书馆领域作者合作关系研究[J].情报科学,2013,31(11):57~63.

[7] 邱均平,王菲菲.基于SNA的国内竞争情报领域作者合作关系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0,30(6):34~40,134.

[8] 司虎克,苏宴锋,蔡犁,等.体育科学研究合作网络的演化与特点_司虎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6):1~5,28.

[9] 梁国立,高嵘.中、美体育课程标准之比较——关于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的比较[J].课程5教材5教法,2004,24(6):91~95.

[10] 张振华,刘永珍.历史地看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形成与完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27(4):303~305.

[11] 季浏,汪晓赞,汤利军.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10年回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2):77~81.

[12] 汪晓赞,季浏,金燕.我国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62~67,92.

[13] 毛振明.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下)——教学内容的规定性、评价、文本内容与形式[J].体育学刊,2007,14(4):1~5.

[14] 范叶飞,马卫平.理解体育课程的新视角:课程的利益主体[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9(1):47~50.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领域节点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