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评职晋级:临床科研孰重孰轻?
2014-01-29案例编写张晓辉
■ 案例编写 张晓辉
深秋的北方B市,最近一直处于“十面霾伏”中,经过一夜的北风洗涤,今天终于见蓝了,蓝天白云,秋高气爽,路上的行人也因这久违的好天气展露笑容。处于市中心的北方大学附属医院的院长办公室内,李强院长的心情却并没因今天的好天气而变得舒畅,相反却眉头紧皱,心事重重,神色凝重的望着窗外,深深的吸了口烟。李院长是基本不抽烟的,但今天他实在忍不住点了一根,很快一根烟就燃烧完了,李院长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来,拿起桌上放的一份辞职信,又仔细看了一遍,重重的放在上面,长长的叹了气,半躺在座椅上,眼睛望着天花板凝思。原来办公桌上放的是本院心脏外科主治医师张亮的辞职信。
有一次校友聚会,张亮把心里的苦恼向一位要好的、曾经也是在公立医院就职目前跳槽到一家民营医院的师兄吐槽,说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但医院目前现行的晋级考评体系倾向于论文数量、课题级别、获奖情况、著作数量等,弱化了临床实践性强的特点,出现了重“文”轻“能”现象,导致了考核出现偏差,考评缺乏系统全面性,没有体现医生的核心价值。特别是近年来,医院的工作量逐年提升,但医生的数量并未同步增加,论文指标给各级医生的发展进步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压力最大的就是处于中间层的主治医师。张亮又说,他也很想撰写一些科研论文,申请一些课题,但每天的手术都被排的满满的,一台紧接着一台,满负荷、连轴转已成为不少医生尤其是像我这样的中青年医生的工作常态。病人术前、术后的所有工作,包括写病历、办出院,都得亲自做,实在是没有空余的时间静下心来写论文。也有同事好心给我“支招”,让我找人代写,但是我不愿意。因为这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学术的一种亵渎,所以我情愿不晋升职称,也不愿做这样的事情。师兄听后问他既然这么累干嘛不去民营医院呢,现在国家也有相关政策。并且语重心长地说:“相比体制内重职称、重科研,体制外的医疗服务市场更看重医生的临床服务能力,在那里,医生可以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通过优质的医疗服务获得合理的报酬,收获患者的喜爱和赞赏,更收获做医生的快乐和尊严,现在做出像我这样选择的医生越来越多。张亮听了,心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经过几天的深思,便做出了辞职的决定。
近几年已经不只一个像张亮这样的医生提交辞职信了,李院长不得不重视。因为张亮当时应聘入院,他是亲自把关并且很看好的一位应聘者,名牌医科大学的博士,技术过硬,成长特别快,手术做的相当漂亮,虽说目前只是主治医师,但已经是医院公认的“一把刀”了,而且对患者也很热情,每次都非常耐心为患者答疑解惑,深受患者的尊敬。特别是近几年,张亮潜心研习心脏的生理病理及手术的相关技术,心无旁骛,但就是因没时间写论文,一直没评上副主任医师。确实,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医院存在的共性问题,多数承担医、教、研的教学医院评职称时,没有论文,其他都白搭,论文成了必备的硬指标,医疗上只要没差错就行了。所以一些大牌医生们从临床脱颖而出后,不再专心临床,而更看重抓课题、找项目、做文章、攻专利、获大奖,因为这些关系着评职晋级。没有职称,在专业领域就没有地位,没有职务,就难以拿到优厚的奖金和科研经费。
李院长也明白,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非常不易,不仅需要勤奋刻苦,也需要天赋和精力。而外科医生成长的黄金期若绞尽脑汁写论文,势必影响临床工作,错失成为名医大家的机会。很多时候,一些人经验有了,但手不灵了,体力跟不上了。而另一方面,会写论文不一定会看病,许多医院都有一批有职称无技术、职称高水平不高的医生,不知情的患者挂号选专家时往往被误导。更甚者,有些人为晋升职称,完全脱离科学价值和临床实践,追求发表SCI论文成了终极目标,有人甚至不惜抄袭造假。他们所谓的科研,在临床上没有生命力,用不到实践中去,只是为了晋升职称。论文“一刀切”的晋升制度,极大挫伤了那些热爱医生职业、热爱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论文指标也把一些真正的好医生挡在职称的门槛外,医生的兴趣和特长是不同的,有人擅长科研,有人擅长动手。李院长心想,的确,医院目前的职称考评体系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建立一种多维度、各方面权重合理、更全面的医生考核机制,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扎实临床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研究型医生,势在必行,但具体怎么操作呢?李院长又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