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毒性心肌炎32例中医护理体会

2014-01-26孟海娜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胸闷心肌炎病毒性

孟海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滑翔院区第二心内科,沈阳 110022)

病毒性心肌炎32例中医护理体会

孟海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滑翔院区第二心内科,沈阳 110022)

总结病毒性心肌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的护理体会。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中药

心肌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青壮年多发。临床上,病毒性心肌炎较为多见,且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强调早期、综合治疗。2010—2013年,对我科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2例加用中药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5~39岁。均以上呼吸道感染为首发症状,随后出现疲乏、发热、胸闷、心悸等。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中药护理组各16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后,均立即采取以下治疗措施:①卧床休息;②吸氧;③应用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维生素C、辅酶Q10、肌苷。中药护理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遵医嘱服用中药,如心肌康颗粒、益心复脉颗粒和玉丹荣心丸等。

1.3 治疗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疲乏、发热等症状均明显缓解,但中医护理组胸闷、心悸等心脏症状均消失或明显减轻,而常规组仍有9例患者时发胸闷、心悸,服用中药1周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2 讨论

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1~2周时,常有病毒感染史,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继而心慌、胸闷、胸痛和气短等。少数病人可迅速出现急性肺水肿。病毒性心肌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临床上多见于<40岁者。成年人发生病毒性心肌炎的平均年龄在31~35岁。本病性别分布不明显,一般认为,好发生于男性。发病季节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这可能与易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的柯萨奇病毒的流行多见于夏季和初秋有关。患病毒性心肌炎时,婴幼儿病死率可达50%。如及时诊断和治疗,并注意早期休息,成人患此病者预后较好。但仍有少数可发生急性期死亡。心电图异常可持续存在数月或更长时间,尤其是室性早搏。少数病变可继续进展,转变为迁延性或慢性心肌炎,并最终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

3 护理体会

3.1 减轻心脏负荷 患者应注意休息,有心脏扩大并有心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控制活动,绝对卧床休息,直至心肌病变停止发展,心脏形态恢复正常,才能逐步增加活动量。如出现胸闷、胸痛、烦躁不安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镇静、止痛剂。

3.2 饮食 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如山楂、苹果、桔子、西红柿等。

3.3 生命体征监测 每日注意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对高热者,给予降温、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由于心肌收缩无力、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易导致心源性休克,应及时测血压、脉搏。如出现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面色灰白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3.4 用药注意事项 对病毒性心肌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与其他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相同。口服用药≥1周,无效时才能更换药物。心肌炎反复发作者需长期服用激素,要注意观察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如高血压、胃肠道消化性溃疡及穿孔、出血等。心肌炎患者对毛地黄制剂极为敏感,易出现中毒现象,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急性者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时,要注意保护血管,控制速度,以防肺水肿[1]。

3.5 中药综合治疗 如心肌康颗粒、益心复脉颗粒和玉丹荣心丸等,可益气养阴、活血解毒,对多重原因导致的胸闷、心慌、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头晕、多汗、心前区疼痛、长出气等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 杨巍,喻玫.心肌炎护理初探[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21(5):312-313.

1672-7185(2014)06-0022-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6.011

2014-01-14)

R54

A

猜你喜欢

胸闷心肌炎病毒性
一个小感染,怎么就变成心肌炎了?这些症状一定要重视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思考心电图之166》
胸闷气短的自我推拿疗法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