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牙残冠和残根修复中铸造桩核烤瓷全冠的临床价值
2014-01-26戴雪英
戴雪英
(鹿寨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广西 柳州 545600)
后牙残冠和残根修复中铸造桩核烤瓷全冠的临床价值
戴雪英
(鹿寨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广西 柳州 545600)
目的探讨后牙残冠和残根修复中铸造桩核烤瓷全冠的临床价值,为医院治疗后牙残冠和残根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80例(98颗后牙残冠和残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完善的根管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给予全体患者铸造桩核烤瓷全冠修复,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发现,全组98颗后牙残冠、残根中,总共有96颗成功修复,治疗有效率为97.96%,另有2颗(2.04%)修复失败。结论在后牙残冠和残根的修复过程中,通过采用铸造桩核烤瓷全冠的方式进行修复,能够在保证修复效果的同时,保留并恢复患者的口腔咀嚼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后牙;残冠;残根;修复;铸造桩核烤瓷全冠
在临床上,牙体缺损是一种常见于口腔科的多发性疾病,其发病率在自然人口中所占比重大概在24%~53%之间[1]。常规修复后牙残冠和残根多是在拔牙后采用义齿修复来进行的,这种方式虽能够起到修复效果,但不利于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新时期以来,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多数医院口腔修复科开始采用根管钉桩、自攻钉以及铸造烤瓷技术等进行后牙残冠和残根修复,效果令人满意[2]。为此,本研究拟结合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80例(98颗)患者及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80例患者中,男性为48例,女性为32例,年龄在25~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6.2)岁。排除标准:根尖周感染严重、痿管存在分泌物且未得到愈合者,牙槽骨吸收≥1/3根长、因根尖吸收程度较重或者是由于根管弯曲细小而导致管桩长度、直径未符合要求者;纳入标准:牙体缺损面积大、无法采用其他方式进行修复且固位不良者,经牙冠延长术后可将牙体缺损部位充分暴露且牙根长度、牙槽骨符合要求者。
1.2 方法
首先,给予全组患者完善的根管治疗,常规进行根管准备、消毒和充填等。其次,按照根管的长度、直径不同,为患者选择适当的成品根管螺纹桩,树脂桩核可采用具备一定摩擦力及固位力的患牙,经低速麻花钻做好根管准备后,将少量光固化复合树脂放入根管处,并将螺纹桩进行旋转拧紧,进行光照固化;将螺纹桩固位体设定为复合树脂的塑核中心点,然后结合烤瓷冠的具体标准进行备牙。再者,采用润滑剂涂抹于根管内侧,送入自凝塑料,于根管处插入1根直径不超过根管的圆锥形自凝塑料棒,小棒插入前蘸有自凝牙托水少许;同时以自凝塑料为主要材料,对小棒的根外段进行加粗,以初步堆塑出核的形状,并完成对塑料桩核的制备,对于部分后牙根管较多且各自方向不一者,需要结合预成桩行分裂桩术修复。最后,指导患者试戴铸造桩核,并询问及检查患者的桩核和根管壁的密合性、摩擦力等是否良好,桩核和患牙的连接是否存在间隙,以及桩核是否可以正常取出等,若无不适现象,则可以为患者粘固桩核。在试戴分裂桩期间,需要先对铸造桩核和根面的吻合程度进行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对预成桩能否正常抵达根管底部进行测试,在粘固过程中,需要在根管深处导入水门汀后,将主根管桩核准确插入并进行压实就位,测试可发现预留孔道有水门汀溢出,此时预成桩的插入长度符合预定要求[3]。根据具体要求完成对桩核烤瓷全冠的制备及试戴,合适后进行粘固修复。
1.3 评定指标
若临床症状消失,咀嚼功能恢复正常,修复体边缘密合、无松动情况,且没有发生牙龈炎、根尖周炎等,视为成功;若自觉症状未好转,铸造桩核烤瓷全冠松动或脱落,以及牙根折裂等,视为失败。
2 结 果
经治疗后发现,全组98颗后牙残冠、残根中,总共有96颗成功修复,治疗有效率为97.96%,另有2颗(2.04%)修复失败,临床修复效果较为理想。
3 讨 论
牙体缺损是常见于口腔科临床的多发性疾病之一,新时期以来,随着口腔修复学、牙体牙髓病学的不断发展与深入研究,使得后牙残冠和残根在修复上取得了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4]。通过采用铸造桩核烤瓷全冠进行修复,不但可以提供足够的固位,确保修复体边缘和牙体组织的适应性良好,而且,还能够提高修复成功率,帮助患者保留并恢复咀嚼功能,使得该修复方法日益为广大人们所接受[5]。并且,有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为进一步提高临床修复效果,还可在行铸造桩核烤瓷全冠修复患牙之前给予患者完善的根管治疗,对于铸造桩核根内固位烤瓷全冠修复的成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本组研究中,经铸造桩核烤瓷全冠修复的98颗后牙残冠、残根中,总共有96颗成功修复,有效率达到97.96%,另有2颗(2.04%)修复失败,均为修复体松动脱落。可见临床采用铸造桩核烤瓷全冠修复效果较为理想。分析修复失败的影响因素,可能与病例选择不当有关。其中上颌磨牙有较大的根分叉度状况存在者1例,由于受到腭侧根有明显向腭侧倾斜,以及2个颊侧牙根发生一定程度的弯曲、根管细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修复体固位桩无法满足预期长度。另1例修复失败为下颌单根牙,牙根处有3.0 mm左右的龋损,给修复体的根内固位增加了难度,最终导致失败。临床需要予以足够重视,以提高修复成功率。
经研究表明,在后牙残冠和残根的修复过程中,通过采用铸造桩核烤瓷全冠的方式进行修复,能够在保证修复效果的同时,保留并恢复患者的口腔咀嚼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 罗星.铸造桩核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56颗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09,13(1):119-120.
[2] 李文,吴应龙,杨丽俊.分体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临床观察[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24(1):145-146.
[3] 唐璐,李宇.分体铸造桩核与成品螺纹桩在后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疗效比较[J].现代临床医学,2009,11(4):78-79.
[4] 陈琳.桩核冠修复残根残冠的治疗体会[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21(12):1109-1110.
[5] 王宏丰,赵志才.铸造桩核修复后牙残根残冠32例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17(2):134-135.
R783.4
B
1671-8194(2014)25-02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