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报告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的探讨
2014-01-26张天才张保国
张天才 张保国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南阳 473000)
食品检验报告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的探讨
张天才 张保国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分析食品检验报告常见问题,探讨改进对策。方法 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食品检验报告主要受检验标准依据不统一、检验报告基本信息不全面、检验报告结果不规范等方面影响。结果 分析问题,提出选择合理的检验标准,规范检验制度、严格执行管理控制,提升检验人员的职业思想与素质等改进方法。结论 只有检验机构制定完善、统一科学的安全检测体系,各级检验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工作中,才能为企业和消费者出具高质量的检验报告。
食品检验报告;常见问题;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品事关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食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种类繁多,数量极巨,食品安全也理所当然的面临世界食品业发展的严峻挑战,食品质量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1]。食品检验报告是检验机构对食品检测后对外出具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质量凭证文书。检验报告的质量水平反映检验机构的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是检验部门的职责所在,关系到一个或系列产品的质量认同与否定,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问题频频发生,一系列恶劣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人们对生产销售商的诚信、道德的严重质疑,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健康食品的无限担忧。因此,食品检验检测部门应当提高检验水平,严防食品问题的发生,给予人民满意的服务。
1 食品检验报告常见问题
1.1 检验标准依据不统一
食品体系复杂、品种多,在食品检验中,检验的项目也相应繁杂,因而涉及产品的标准多样化,主要有国家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同时也不乏各类产品的卫生标准;行业内的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地方性标准及企业标准等。同时,各标准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无法达到一个科学的、统一的为大家公认的标准。目前,GB/T5009-2003理化检验系列标准有203个[2],但对可能出现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及食品添加剂有检验也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对不法分子可能添加的非食品原料则更难检测到,给人们的食品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1.2 检验报告基本信息不全面
食品检验报告的基本信息应当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型号规格、质量等级、包装、商标、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检验类别、所检样品数量及样品批次等。一份合格的检验报告应当包含上述基本项目内容,分由正本和副本组合报告提供给委托单位。正本包括检验报告封皮、首页及续页三部分,副本还需填写详细的产品抽样单、食品设备使用记录、检验原始记录等作为归档留存文本。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常存在错漏疏忽现象,导致漏填或错填等问题,从而引起报告内容不全,如有的产品要求标明质量等级,但在检验报告中却未体现;有的将生产单位“××市××食品厂”写为“× ×××食品厂”而漏掉了“市”。有的将检验产品的批号漏写:有的没有写样品数量和各类等,使受检产品倍受争议,从而影响产品报告的有效力及法律效力。
1.3 检验报告结果不规范
检验结论不能仅仅简单地标注合格或不合格,而是将检验依据纳入检验报告的结论中一起出具给委托方[3]。检验报告将实物质量与产品标签分开判定,然后再进行综合判定。报告结论需说明产品符合的标准,根据标准判定产品合格与否。但检验过程中,在标签检验、判定时常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存在仅以个别标准作为检验、判定的依据的现象,造成检验结果的不规范等。
2 改进对策探讨
2.1 选择合理的检验标准
检验依据在食品检验报告中占有极大的分量,它是衡量一份检验报告的效力的标准。要出具一份合格的食品必须明确检验依据,选择完善、科学、统一的检测标准体系。只有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才能保证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有章可循。这也要求我们不仅要对产品的基本情况充分了解,熟悉掌握标准的适用范围与技术要求,从而选择合理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2.2 规范检验制度,严格执行管理控制
检测项目包括理化投指标、营养成分检测、食品安全卫生检测、微生物检测、营养标签检测。针对检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制定相应的制度,从抽样到报告出具整个过程,包括抽样、贮存、运输、检测、检验原始记录、报告出具的各环节。每个环节都应当制定规范的检验制度,并要求检验人员严格执行,管理人员要随时进行检查与审核。检验报告按照三级审核制度[4]进行审核,包括主检人、有关人员、授权人的审核签字,只有通过审核的报告,通过后才可以向委托方出具报告。
3 提升检验人员的职业思想与素质
制度需要人的配合执行,检验人员的职业素质与思想是检验制度执行的最终决定因素。加强检验人员的责任教育,培养职工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最大程度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检验部门的总体素质,从而建立部门内的“质检文化”[5]。明确检验人员的责任分工,同时也要求检验人员合作互利,把检验工作做到位。检验报告具备相当资质的精通检验业务、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的审核人员按各自的职责审核、批准,负责出具等工作。
食品检验报告是检验机构“公平性、科学性、权威性”和整体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食品检验机构是否有能力向社会出具高质量的准确、可靠、及时的检验报告,又得到社会的信任和认可,已成为售检验机构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和快速发展的关键。检验报告的质量水平主体上受一线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能力及工作态度等的影响,同时受二线的填写、审核检验人员的影响;客观上还受检验制度体系的影响[6]。
因此,只有检验机构制定完善、统一科学的安全检测体系,各级检验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工作中,才能为企业和消费者出具高质量的检验报告。
[1] 向丽萍,江丽虹.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商品与质量试验与检测,2012,6(25):1372-1373.
[2] 黄春.浅谈正确出具食品检验报告的注意事项[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9(9):183-184.
[3] 吉长春.食品检验报告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质检报告, 2008,5(26):18-19.
[4] 李素力.食品检验结果报告的正确填写[J].粮油食品科技,2006, 6(14):54-55.
[5] 许晓箐.食品检验报告实施质量控制的建议[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5(28):73.
[6] 朱国芳.影响食品检验报告质量的因素分析[J].应用科学,2008, 12(24):98.
R155.5
:C
:1671-8194(2014)02-02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