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2014-01-26姜惠敏
姜惠敏
(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老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姜惠敏
(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 探讨老龄患者股骨粗隆骨折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观察总结了25例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认为术前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及牵引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特别注意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早期指导患者做好术后康复锻炼。结论 老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避免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股骨粗隆骨折;护理
随着进入老龄社会,股骨粗隆间骨折呈上升趋势,由于老龄患者常常伴有骨质疏松,骨的脆性增加,韧性降低,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常见于75~80岁的老年患者,同股骨颈骨折相比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患者骨折后患肢疼痛、肿胀、不能站立及行走、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此类患者25例,经我们的精心治疗及护理,疗效满意,全部治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5人,男11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66岁,最大78岁。其中合并脑外伤1例,锁骨骨折2例,桡骨骨折1例。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由于都是高龄患者又都伴有多种内科疾病,全身状况差,所以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能有效地降低手术风险,术前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及精神状况,正确评估手术耐受性和术后康复能力,请内科、麻醉科和相关科室会诊,将内科疾病控制在理想状态,高血压将血压控制接近正常,血糖控制在正常或稍高一点。全身状况差的给支持疗法,贫血给予输血使血红蛋白升至正常。
2.1.1 牵引的护理
入院后给予持续下肢牵引,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牵引目的,注意事项。
①心理支持及生活护理:持续牵引的患者活动不便,应协助患者满足正常生理需要;新上牵引的患者要交班。②每日检查牵引装置是否有效,在牵引过程中患肢外展中立位,经常检查牵引是否松脱,保持牵引锤悬空,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牵引重量,不可随意放松牵引绳,告知患者和家属牵引期间牵引方向与肢体长轴成直线,以达到有效牵引。③认真交接班,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患肢肢端是否有青紫、肿胀、发冷、麻木、疼痛等感觉运动障碍,应仔细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④注意肢体保暖,防止受凉。
2.1.2 皮肤护理
每日检查骶尾部,皮牵引部位及内外踝皮肤,每2~3 h协助翻身,轻轻按摩骨突起处,每日2次,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鼓励患者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1.3 心理护理
患者因意外骨折,肢体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我们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与患者加强沟通,给与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成功案例,并介绍目前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及担忧,做好家属工作,给予患者亲情支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注意患者意识状态,麻醉未清醒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使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患肢必须采用外展中立位,可穿丁字鞋,两腿之间放垫枕,以防患肢外旋内收。膝下垫软枕,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让患者认识到术后肢体的正确位置会影响手术效果的道理。
2.2.2 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造成深部积血,利于细菌繁殖。一小时捏引流球一次,搬动或翻身时注意保护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准确记录引流量、性质,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倾倒引流液严格无菌,防止逆行感染。此外在不违背治疗原则的情况下,尽量保持肢体于切口处较低的体位,以利于引流。
2.2.3 疼痛的护理
由于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力差。①术后可选择用止痛泵。②给予心理疏导,指导放松的技巧,分散患者的注意力。③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操作时动作轻柔。④适度调好病房的光线,亮度,避免刺激。⑤疼痛难忍时遵医嘱给止痛药。
2.2.4 并发症的护理
①伤口感染:若手术后关节持续肿胀疼痛,伤口有异常液体溢出,皮肤发红,局部皮温较高,应警惕是否为关节感染[2]。术后遵医嘱静脉给抗生素3~5 d,同时观察伤口敷料渗出情况。②泌尿系感染:告知患者预防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性,留置导尿期间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每日更换尿袋,每日2次用碘伏棉球清洗尿道,观察尿量及颜色是否正常。③肺部感染: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协助翻身扣背,鼓励患者手拉吊环锻炼,以增加肺活量,必要时雾化吸入。④便秘:安慰患者从心理上消除他们的紧张、焦躁。协助患者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指导并协助患者床上用便器,协助患者按肠管走行方向按摩腹部,鼓励患者多吃粗纤维食物及水果蔬菜,多饮水,每天水的摄入量2000~3000 mL。必要时用缓泻药。⑤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遵医嘱给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用此药要注意定期化验,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认真观察患肢感觉运动功能、下肢肿胀程度、皮温、颜色等。告知床上活动的重要性和功能锻炼方法:伸直膝关节,背伸踝关节,用力绷紧大腿肌肉,5~10 s后放松,反复每日3~4次。本组25例无1例静脉血栓发生。
2.2.5 功能锻炼
①早期功能锻炼:早期功能训练除了为下地创造条件外,还可通过肌肉纵向收缩达到刺激成骨和钙的沉积[3]。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故患者麻醉清醒后指导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足趾屈伸运动。术后两天可坐起,但不宜>90°,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等长舒缩运动和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术后3~5 d,抬高上身20°~30°,可逐渐进行膝关节屈伸,动作轻柔,被动逐渐转主动活动,可进行全身功能锻炼。②中期功能锻炼:术后2~4周被动活动髋关节,但屈曲不超过90°,在初期基础上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可遵医嘱扶拐下地活动,但不负重。③后期功能锻炼:5~12周,对症锻炼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6周内避免髋关节内收及屈曲,患肢负重需待12周临床愈合坚实后才确定。
2.3 出院指导
2.3.1 患者下床活动时注意安全,家人陪伴以防跌倒。
2.3.2 骨折没愈合好时,始终患肢外展中立位,忌内收。
2.3.3 出院后继续患肢被动功能锻炼,患肢按摩,活动踝关节和膝关节,髋关节活动角度不超90°。
2.3.4 1个月后复查,遵医嘱扶拐下地,但不负重。在术后3个月内避免关节脱位,应尽量避免屈髋>90°和下肢内收超过身体中线。2、3
个月复查X线,骨折愈合牢固可弃拐负重行走。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79-1194.
[2] 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678.
[3] 徐莘香,王继萍,白岩.骨质疏松并发骨折的治疗新概念[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2):1101-1103.
R473.6
:B
:1671-8194(2014)02-02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