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非典型性心绞痛的临床护理
2014-01-26大庆龙南医院循环内科黑龙江大庆163000
杨 光(大庆龙南医院循环内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0)
老年非典型性心绞痛的临床护理
杨 光(大庆龙南医院循环内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0)
目的 对老年人非典型性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老年非典型性心绞痛患者的具体护理方案。结果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通过治疗和有效护理,22例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治愈6例,2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3.33 %,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护理人员注重观察监护,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有效的进行护理,有针对性的解决患者心理问题,指导患者健康饮食,适当运动,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心绞痛诱发的病因,降低复发率,有效治疗和预防老年非典型性心绞痛的发生。
老年患者;非典型性心绞痛;护理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暂时的、急剧的缺血和缺氧,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心肌缺血综合征。典型的心绞痛临床上容易确诊,老年性心绞痛发作时有一些非典型性症状,加上老年人往往患有其他疾病,临床上容易误诊而延误病情。冠脉粥样硬化和冠脉痉挛是导致心绞痛的主要病因,还可能是冠脉其他病变和非冠脉病变所致的心肌缺血、甲亢等其他疾病导致的。心绞痛可以放射到除下肢以外的任何部位,非典型心绞痛疼痛的时间一般较长、疼痛部位不典型、有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或表现为其他症状的心肌缺血、疼痛性质会发生改变如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等,对临床诊断带来很多困难,为了明确诊断必须接受一些特殊检查,避免延误医治造成遗憾。为了更好的治疗老年性心绞痛,我院加强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使患者得到很好的治疗和恢复,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老年非典型性心绞痛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67± 2.4)岁。其中初发劳累性心绞痛5例,恶化劳累性心绞痛3例,自发性心绞痛14例,混合性心绞痛8例。30例患者均符合WHO心绞痛分型诊断标准。患者临床表现症状有:胸骨后有重物挤压感,前臂、下颌、牙齿等部位出现放射性疼痛,有的患者无胸痛感,但出现过胸部憋闷、呼吸困难,咽喉部堵塞感等非典型胸痛,肩胛骨及肩部疼痛,上消化道及胃部不适或表现为无症状性发病。诱发心绞痛的病因一般包括过度劳累、过饱、情绪激动、吸烟、饮酒、心动过速、着凉、便秘、睡眠不足或前列腺疾病等。
1.2 方法
患者入院时进行常规血压、血脂、血糖、心肌酶化验、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情发展,结合自身体质,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口服硝酸酯类药物,心绞痛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0.3~0.6 mg硝酸甘油,口服2.5~5 mg硝酸异山梨酯或口服10~20 mg硝苯地平片,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无禁忌证的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将硝酸甘油5~30 mg溶入5 %或10 %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注入患者体内。患者病情稳定1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少数病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干预。
2 结 果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4例患者进行了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3例进行支架术,22例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治愈6例,2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3.33 %,临床效果满意。
3 讨 论
3.1 临床常规护理
按照心血管疾病护理常规进行,注意观察患者胸痛发作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诱发原因等,患者出现血压降低、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现象时要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吸氧和心电图监护,观察有无心肌梗死的表现。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停止活动,舌下含服1~2片硝酸甘油片,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如果持续长时间不缓解时,遵医嘱静滴硝酸甘油,肌内注射镇痛药,防止低血压,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1-3]。准确评估患者病情,计算合适的药物剂量并控制好药物使用的速度。依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活动和休息计划,对于久病卧床的患者应逐渐增加活动量,根据患者的发病规律,适当活动前服用硝酸甘油起到预防作用。鼓励患者适度运动,有助于心血管系统恢复,但是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劳累或诱发心绞痛。避免心绞痛的诱发因素,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调整饮食,进食低热量、低盐、低脂肪的食物,少食多餐,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保持大便畅通。合理控制饮食,避免过胖,避免寒冷刺激。
3.2 心理护理
安排专业护理人员,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工作,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问题,针对其心理状况耐心为患者讲解,帮助消除焦虑感,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出现心绞痛时,鼓励和安慰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患者病情好转时要给予表扬和称赞,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和治愈的希望。尽可能的消除不良心理状况给心脏和脑血管带来的负面作用,使其保持平和的心态,指导患者做好心理自我调节,保持心情愉快。
3.3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护,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合理健康饮食,指导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按计量服药,定期检查身体,不吸烟,定期检测血压,避免过量脂肪和胆固醇摄入,松弛身心勿情绪多变,学会控制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不要超负荷运动。任何情况下,一旦发生心绞痛,应立即停下来休息。指导患者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提高警惕,一旦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无效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定期随访。
4 结 论
老年患者属于特殊群体,随着年龄增加,患者身体各个器官开始衰退,对疾病刺激和反应的症状经常难以准确表达,加上多种合并症的发生,很容易出现误诊漏诊。老年性心绞痛疼痛症状非典型性较多,鉴别十分困难,护理人员除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外,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临床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注重观察监护,早发现早治疗,全面客观的评价病情,及时有效的进行护理,有针对性的解决患者心理问题,指导患者健康饮食,适当运动,通过护理干预减少心绞痛诱发的病因,降低复发率,有效治疗和预防老年非典型性心绞痛的发生。
[1] 杨阳.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对其遵循医嘱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6):1153.
[2] 董作来.血栓通治疗老年糖尿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7):82-83.
[3] 王建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分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J].医学信息,2013,26(2):309-310.
R473.5
:B
:1671-8194(2014)02-0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