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手术室实习生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原因及预防

2014-01-25陈香禄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血源性锐器实习生

陈香禄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重庆 401120)

浅谈手术室实习生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原因及预防

陈香禄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重庆 401120)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实习生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及行为的分析,探索手术室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预防及防护措施。方法 采取问题答卷的方式及面对面访谈法,对在我科实习即将结束出科的30名实习生对手术室血性源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行为的了解情况。结果 实习生对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十分贫乏,职业暴露发生频率较高,防护意识十分薄弱。结论 预防及减少手术室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有效的行为干预,通过对手术室职业暴露原因的了解及防护知识的培训,减少手术室实习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血源性

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进行诊疗和护理过程中由于操作的不规范,防护意识薄弱心理素质差而意外地被手术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物刺伤皮肤或黏膜,而有可能导致被某些病毒感染。手术室实习生是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其中以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最为多见[1],因此,对我科2013年4月至6月共计30名即将结束出科的实习生对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行为、知识进行考察,以了解实习生在手术室实习期对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相关的行为现状,以便在今后的实习生带教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对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能力的培训,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我科4~6月(分三批、每批10人)共计30人实习生,男生3人,女生27人,年龄16~20岁,平均年龄18岁;学历均为专科。

1.2 方法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实习生手术室职业暴露职业防护知识考卷。内容包括:①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学历、科室。②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知识30个题目,其中单向选择题18个,多选题3个。选择实习生即将出科时由研究者统一集中发放试卷,并于测试前向实习生说明考察目的、意义,当场答卷,当场收回,共发放30份,收回30份,回收答卷率100%。评分方法:单项选择题每项一分,多选题每一小项为一分,总分30分,得分越高,说明相关知识掌握得越好。③职业暴露防护行为调查共8个题目,采用访谈法:研究者与实习生逐一面对面进行访谈,并将相关结果当场作好记录。

2 结 果

①实习生对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情况。实习生对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掌握较差,20分以上3人,15~20分的4人,10~15分的18人,10分以下的5人,平均得分11.5分。②实习生对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有关防护行为情况令人堪忧。在平常的诊疗及护理过程中,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等工作时,每次都带手套的有3人,偶尔戴的有20人,有7人在平时的工作中从来不戴手套。工作中在接送患者或为患者打针输液后从来不洗手的有10人,用自来水简单洗手的有8人,用洗手液洗手的有7人,懂得接触患者后习惯性采用7步洗手法洗手的有5人。工作中发生过针刺伤的有28人,只有2人没有发生过,在平时手术配合中用手直接拿缝针及刀片的有10人,发生针刺伤后懂得正确处理伤口的只有5人,只用碘伏消毒的有23人,不处理的有2人。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向院感科上报的只有2人。

3 讨 论

手术室实习生对有关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薄弱,相关理论知识比较欠缺,防护行为没有落实到实处,这可能与刚出校门缺乏工作经验,操作技能不够熟练,防护知识了解太少,或是带教老师关心重视不够,使实习生在手术室极易受到职业暴露所带来的伤害,严重影响实习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实习生职业防护教育,增强实习生相关职业暴露的知识,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掌握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其平安顺利完成手术室实习任务,保证其身心健康.。介于对上述30名实习生的考察情况,对手术室实习生容易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防护措施作下阐述:

3.1 原因分析

①自我防护意识观念淡薄。实习生在校期间缺乏相关职业暴露的课程安排,没有系统进行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所以职业防护意识差,对手术室职业暴露相关知识了解甚少,比如在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等护理操作时每次戴手套的只有3人,偶尔戴手套的有20人从来不戴手套的有7人,工作中被锐器刺伤的知道正确处理的只有5人,由此可见,手术室实习生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极易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②临床经验缺乏,心理压力大。由于实习生刚走出校门踏入医院,而手术室不同于普通病房,实习生进入手术室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各种各样的高科技的手术仪器及医疗设备,不同外科室的手术医师,繁忙的工作节奏,以及种类繁多的手术,都会让他们产生强烈陌生感、恐惧感、和不自信的心理,在与医师的手术配合中,由于对手术步骤不熟悉,对手术器械的认识不全以及对每个手术医师习惯的不了解,都会导致与手术医师配合时产生慌乱的心情、无所适从,而不能正确及时的传递器械,器械台上摆放器械不规范,对术中的锐利器械不知道作妥善处理,这些都很容易造成针刺伤及锐器伤。

3.2 预防措施

①增强实习生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树立全面性防护管理观念是预防手术室实习生发生职业暴露的关键。手术室特殊的工作性质以及环境决定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高危险性。对新入科的实习生第一天由教学组长组织以开小会的形式讲解有关手术室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并告之其相关防护知识及技巧,并负责一对一分派给每一位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认真带教,并作详细的环境介绍,尽快消除实习生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再次向自己所带的学生灌输相关的职业防护知识,以及防护技巧,切实加强对手术室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实习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养成戴手套进行操作的习惯,护理操作前后要洗手,牢固掌握七步洗手法,避免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以及排泄物污染自己的皮肤、黏膜。②加强基本功的培训,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在参加手术前一定先加强训练如何穿隔离衣,反复进行穿针引线以及装卸手术刀片的训练,还要加强术中手术器械的正确传递,传递锐利器械时,应将器械尾端向前传递,或使用弯盘进行无接触传递,并作随时提醒,以防术中意外发生刺伤、刀割伤,手术结束后首先处理锐利器械,刀片及时用针持卸下,避免用手直接操作,锐利器械按规定置入锐器盒,使用后的针头不回套。如遇刺伤,应及时在流动水挤出伤口血液,并用3%碘酊消毒,及时更换双层无菌手套,必要时做药物预防[2]。③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有效的减少护理活动中意外伤害的发生,为了尽快消除新入科实习生的紧张、恐惧、陌生的情绪,在入科第一天由带教老师带实习生首先熟悉手术室工作环境,并简单介绍科室的一些手术仪器用途以及简单的使用方法得等,使其尽快熟悉有关手术室的一些基本信息。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对于次日负责的手术患者在老师的带动下了解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手术步骤以及负责此手术医师的习惯,以便对次日手术做到心中有数,参加手术时才能有条不紊、沉着应变,正确及时的传递手术中所需器械,以减轻心理压力而降低被锐器伤害的危险。④及时上报职业暴露不良事件: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的前提是及时上报职业暴露事件,实习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生了职业暴露,要沉着应对,立即进行伤口的初步处理,然后上报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让医院院感科介入并指导暴露后的规范处理,最大限度降低职业暴露的危害。⑤将医疗废弃物规范处理:符合《医疗废弃物专用包装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处理,一般而言,感染性废弃物置于黄色包装袋,并在包装袋外面注明“污染”,隔离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弃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2],有调查表明,将锐利器械置于规定的锐器盒是减少锐器伤最理想的方法,可使锐器伤降到最低。

3.3 手术室是一个及具特殊性环境的科室,实习生在手术室实习过程中经常接触到手术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有损伤性的锐利器械,实习生如果不规范操作规程,不注意自身防护,及易造成自身的伤害,所以加强手术室实习生的入科教育,使实习生在入科实习前就能了解相关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以及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理方法,纠正实习生不良的工作习惯,提高实习生自我防护意识并掌握职业防护技巧。带教老师加强对实习生在护理诊疗过程中职业防护的监督,有效杜绝护理活动中的不良习惯,促进职业安全防护行为的形成,大幅度的降低手术室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率,减少在今后的工作中职业暴露的发生。

[1] 张玲,张丽,张金梅.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7):62-63.

[2] 曾俊,任辉.实用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R-03

C

1671-8194(2014)18-0392-02

猜你喜欢

血源性锐器实习生
医用锐器盒放置架的研制与应用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健康体检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和预防对策
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回顾性研究
IUD取出术致血源性职业暴露1例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氯化锂对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分化的影响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