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01-25周旭洋张文武李丰华杨兴胜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磁共振特异性恶性

李 维* 周旭洋 张文武 李丰华 杨兴胜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总医院放射线科,辽宁 盘锦 124010)

磁共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 维* 周旭洋 张文武 李丰华 杨兴胜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总医院放射线科,辽宁 盘锦 124010)

目的 探讨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9例乳腺疾病患者行T1WI、抑脂T2WI、动态增强、弥散加权成像扫描,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评价上述方法对乳腺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结果 39例患者中,共43个病灶,恶性30例,良性13例。ADC诊断阈值为1.22×l0-3mm2/s,动态增强联合ADC值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乳腺磁共振多项技术联合应用,可提高病变诊断的特异性,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弥散加权成像

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近年来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怎样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等,都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意义。与传统检查方法比较,磁共振的软组织对比度更好,使用时无辐射,参数更多,系列扫描多。对于乳腺疾病而言,磁共振能够发现某些常规影像检查不易发现的类型,可明确手术前乳腺病变的具体位置、范围,病变的性质,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磁共振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39例在我院门诊就诊并接受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经检查发现,共有43个病灶。其中有良性病灶共13个,恶性病灶共30个,对病灶进行病理学诊断后,均对病灶的性质得到证实。

1.2 扫描方法

采用1.5T MRI,行横轴位T1WI、抑脂T2WI扫描,设备由美国GE公司制造。弥散加权成像(DWI)b值选用800 s/mm2。增强对横轴位动态的扫描,扫描时选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作为对比剂,注射液的剂量按0.2 mmol/kg计算,注射速率按2.0 mL/s,快速经静脉团注,随后用10 mL的生理盐水静脉进行注射。药物注射前应先进行蒙片扫描,后连续扫描8期。

1.3 图像后处理分析及观测指标的选择

进行横轴位及矢状位的T1WI、T2WI抑脂扫描。在扫描得出的图像中,对肿块的位置可进行清晰观察,且对肿块的大小能够进行测量,可以随时观察病变的形态。在DWI扫描图像上,进行ADC值的测量。在MRI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描绘形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曲线类型参考Kuhl等的分类[1]。

1.4 诊断标准

可判断病灶为良性的标准是: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分叶状;恶性病变的标准为:病灶不规则或毛刺、边界模糊、皮肤增厚、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2]。根据BI-RADS系统对病灶的性质做出评价。对ADC值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时,可选用ROC曲线法,得到ADC值的诊断阈值。若ADC值<阈值,则可以诊断病灶为恶性,若ADC值>阈值,则可以将病灶诊断为良性。对病灶进行动态增强成像的诊断后,以此结果为基础,并与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的结果结合起来,对病灶进行评分。若将诊断结果判断为恶性的,记为1分,若将诊断结果判断为良性的,记为0分。如果最终的评分≥5,则可以判断诊断结果为恶性[3]。同时,以相关的组织学诊断作为金标准,对乳腺常规的MRI成像、动态增强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联合诊断的结果进行计算,并加以比较,得出结果后,综合判断乳腺病灶性质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的诊断。

2 结 果

根据常规的乳腺成像诊断的标准,对常规MRI成像诊断的结果做出判断:对乳腺病变做出诊断时,常规的MRI成像的敏感性为73.3%(22/30),特异性为61.5%(8/13),准确率为69.8%(30/43)。根据BI-RADS分类的标准,对乳腺疾病做出诊断时,若采用动态增强成像的方法,可得出诊断的敏感性为86.7%(26/30),诊断的特异性为69.2%(9/3),诊断的准确性为81.4%(35/43)。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分别为(1.39±0.45)×10-3mm2/s和(1.02±0.22)×10-3mm2/s,两组比较,P<0.0l,有显著性差异。经分析得出ADC的诊断阈值是1.22 ×10-3mm2/s。诊断结果为良性时的ADC值:≤1.22×10-3mm2/s;诊断结果为恶性时的ADC值:>1.22×10-3mm2/s。对乳腺疾病的良恶性病变进行诊断时,使用ADC值的敏感性为93.3%(28/30),特异性是76.9%(10/13),准确率是88.4%(38/43)。对乳腺疾病做出诊断时,可将病理学、组织学诊断看作是诊断的金标准。ADC值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对患者的乳腺疾病做出诊断时,敏感性83.3%(25/30),特异性84.6%(11/13),准确性83.7%(36/43)。

3 讨 论

乳腺病灶的形态及其信号强度、内部结构等能够通过常规MRI成像被显示出来。以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病灶进行检查时,对比剂如何在病灶内进行分布可被清晰的反映出来。对于增殖状态的肿瘤来说,其可通过对比剂被间接反映出来。此外,若某些指标动态增强,也可以此为依据,对病灶做出定性诊断。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对病灶进行定性诊断的方法。将动态增强扫描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合起来,与常规MRI成像相比,病灶将更容易被检出。某些病变虽然可具有一定的临床症状,但应用常规成像可能不会检出,或无法定性,采用动态增强成像可对其做出诊断。本研究的诊断阈值为1.22×10-3mm2/s,与相关文献的报道颇为接近。同时,进行常规MRI成像时,DWI空间的分辨率较低,与增强成像相比,其解剖图像的质量较差[4];且在扩散加权图像上,可以观察到某些腺体组织表现出的信号与病灶较为相似。因此,诊断时应将动态增强病灶强化的部位与ADC值结合,进行共同诊断。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与动态增强成像及弥散加权成像相比,联合诊断的敏感性虽然稍有降低,但特异性较高,有助于定性诊断病变。

由此可见,对乳腺进行MRI检查,相比于其他方法来说,其较为成熟、且无辐射损伤,属于一种不可取代的影像检查方法;且对于乳腺疾病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如何等,MRI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 Kuhl CK.MRI of breast tumor[J].Eur Radior,2000,10(1):46-58.

[2] 汪晓红,耿道颖,顾雅佳,等.动态增强MR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5,20(8):662-666.

[3] 李洁,张晓鹏,曹昆,等.乳腺MR动态增强扫描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2):1821-1825.

[4] 赵斌,蔡世峰,高佩虹,等.MR扩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5):497-500.

Clinical Evaluation of Breast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Diagnosis with MRI

LI Wei*, ZHOU Xu-yang, ZHANG Wen-wu, LI Feng-hua, YANG Xing-she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Central Hospital of Liaohe Oil Field, Panjin 124010, 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RI in diagnosis of breast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Methods 3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disease were selected. T1WI and T2WI series axial fat-pressure series, axial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 scan and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scan were used. The validities of these methods were evaluated. Result A total number of 43 lesions, 30 malignant cases and 13 benign cases were found. The threshold was 1.22×10-3mm2/s by ROC curve.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MRI multiple technologies is useful to increase specificity.

Breast; MRI;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imaging;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ing

R737.9;R445.2

B

1671-8194(2014)18-0022-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磁共振特异性恶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