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67例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应用

2014-01-2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小儿发生率患儿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急诊室,湖南 长沙 410011

综合护理干预在67例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应用

杨亮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急诊室,湖南 长沙 4100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35例纳入观察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消毒隔离、臀部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0%,略高于对照组的86.8%,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臀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是保证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的重要措施。

秋季腹泻;小儿;护理干预

小儿秋季腹泻为秋冬季小儿常见多发病,该病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患儿往往出现呕吐、腹泻、低烧、食量减少、精神不振等,并不同程度出现脱水症状,严重危害婴幼儿的健康和生命[1]。临床治疗并无特效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因此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在该病的发展及预后非常重要。为此,笔者于2012年以来对部分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135例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1998年制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相关标准[2],排除出现明显全身中毒症状、重度脱水或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中男患儿38例,女患儿29例;年龄5月至3岁,平均年龄(16.4±6.8)月;病程1~5d,平均病程(2.1±0.6)d;对照组中男患儿40例,女患儿28例;年龄4月至3岁,平均年龄(17.2±7.1)月;病程1~5d,平均病程(2.2±0.7)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病毒、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宣教、静脉注射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则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一是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稍大的患儿可以通过言语安慰、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安抚其情绪;二是对患儿家长进行安慰,患儿多次呕吐、腹泻导致精神萎靡,容易引起家长紧张和恐惧,尤其是临床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刚开始的治疗或许并不能缓解病情,这加重了家长的恐惧情绪[3]。②饮食护理:患儿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而频繁的呕吐和腹泻使得患儿畏惧进食,甚至拒绝喝水,这又进一步导致患儿精神不振,易引起营养不良。对母乳喂养的患儿,推荐家长继续按需哺乳,暂停其他辅食;对于人工喂养患儿,可先喂食米汤,逐渐由少到多,由稀到浓。③消毒隔离:患儿急性期粪便中有大量病毒颗粒,可通过人传人,粪-口或口-口传播,亦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呼吸道传播,因此患儿所居病室每日使用紫外线照射杀菌,注意通风,护理人员或家长在接触患儿前后应清洗双手,并用消毒液消毒器具、餐具。④臀部护理:患儿频繁的大便,容易导致臀红的发生;患儿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动作轻柔,避免擦拭,并选用柔软的棉布类尿布,勤更换。

1.3 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大便性状、次数和全身症状的变化,同时对比观察两组患儿臀红发生率。

1.4 疗效评定 参照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2]。显效:治疗3d后大便性状、次数恢复正常,精神萎靡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3d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性状好转,精神萎靡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治疗3d后腹泻次数未减少甚至增多,大便性状仍为水样,其他临床症状仍然存在。

1.5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6.8%,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χ2=2.047,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儿臀红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67例患儿中有9例患儿出现臀红,发生率为13.4%;对照组68例患儿中有19例出现,发生率达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发病者多见于3岁以下,尤其是l岁半以内的婴幼儿,此时小儿的消化道尚未发育完全,其消化道正常菌群尚未形成,胃肠道的抵抗力差,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腹泻。当喂养小儿所用器皿或食物消毒不佳或未经过消毒,就有可能引发轮状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潜伏期1~3d,起病较急,患儿多先吐后泻,伴轻、中度发热。腹泻每日十到数十次不等,常伴轻或中度脱水及代谢性中毒,治疗不及时还可引发中毒性心肌炎、脑炎等重症并发症而危及患儿生命。

据相关报道[4],全世界因急性胃肠炎而住院的儿童中,约50%~60%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然而临床中对本病并无特效治疗手段,只能对症支持治疗。因此,全面综合的护理在此尤为重要。通过适当用药与综合护理,能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秋季腹泻的患儿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消毒隔离、臀部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明显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了臀红发生率,提高了临床疗效。说明在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治疗中不可忽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措施。

[1]陈芝玲.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治疗效果的影响[J].当代医学,2008,(17):105-1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3]冯雪婷.综合护理干预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7):61-62.

[4]钱明芳,白文娟.小儿秋季腹泻的综合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6):156-157.

R473.72

A

1007-8517(2014)09-0119-01

2014.03.13)

猜你喜欢

小儿发生率患儿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夜盗小儿(下)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