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8例疗效观察

2014-01-25冯永军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麻杏石哮鸣音汤加

冯永军

(湖北省黄梅县濯港卫生院,435500)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8例疗效观察

冯永军

(湖北省黄梅县濯港卫生院,435500)

目的 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13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再此基础上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毛细支气管炎;麻杏石甘汤加味;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多数为呼吸系统合胞病毒引起,2008年至今,开始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6例都是我院2010年以来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对照组68例,男41例、女27例。两组年龄均10个月~5岁,观察组平均(3.4±1.3)岁;对照组平均(3.2±1.1)岁。两组年龄、病情、体重、性别、喂养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症状均有咳嗽、胸闷气促,可伴有高低不等的发热;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可有三凹征,口唇发绀;肺部可闻哮鸣音及中小湿啰音。肺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斑片阴影。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止咳化痰、平喘、吸氧、雾化、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味。麻杏石甘汤加味组方:炙麻黄、前胡、石膏、陈皮各3 g,杏仁、黄苓、莱菔子各5 g,紫苑、甘草各6 g,1剂/d,水煎服,5~10 mL,2次/d。

1.4 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5 d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消失,气促、胸闷缓解,哮鸣音及中小湿啰音消失。好转:治疗5 d内咳嗽、咳痰、气促、胸闷减轻,哮鸣音及中小湿啰音减少。无效:治疗7 d后仍咳嗽、咳痰、胸闷、气促,肺部中小啰音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20例、好转4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37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70.5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该病属于咳喘范畴。由于患儿感受六淫邪毒,闭塞肺窍,肺气失去宣肃,气机郁滞痰液阻塞所致。故治疗法则为宣肺平喘、清热解毒、止咳化痰。药理研究表明,麻黄中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等多种成分,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苦杏仁含杏仁苷,在机体内分解可产生极少氢氰酸,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而发挥镇咳平喘之效;黄苓有显据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甘草具有像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样的作用,不但减轻气道炎症,而且降低气道异常反应性,从而能改善症状;莱菔子有抗菌、祛痰、镇咳、平喘作用;陈皮能扩张气管,提起物中挥发油能刺激性祛痰。临床疗效观察表明,麻杏石甘汤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改善症状快、缩短病程、预防合并症等作用,有较显著的临床治疗。

1672-7185(2014)02-0045-01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2.022

2013-10-10)

R725

A

猜你喜欢

麻杏石哮鸣音汤加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抗疫良方麻杏石甘汤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麻杏石甘汤改善肺间质水肿、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休克脱证的作用机理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无创正压通气在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