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小儿外伤性脑梗死50例
2014-01-25
江西省儿童医院放射科,江西 南昌 330006
外伤性脑梗死主要病因为因颅脑损伤导致的局部性脑组织血液供应受阻,使脑组织因缺血损害而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属于临床少见病症。但是小儿因颅脑外伤导致的外伤性脑梗死相对来说较为多见[1],现将收治的5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儿CT诊断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外伤性脑梗死患儿50例,其中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在3个月至10岁,平均年龄(4.23±1.54)岁;所有患儿均有较为明确的外伤史,主要是头部摔伤、跌伤等。出现偏瘫的患儿共22例,受伤后出现一过性丧失意识的患儿共8例,喷射性呕吐患儿共5例,惊厥患儿3例,失语患儿2例。
1.2 诊断方法 50例患儿均采用CT进行颅脑检查,使用GE64排螺旋CT仪,螺旋扫描的速度为1S,螺距则为1,以512×512作为重建矩阵标准,将眶耳线作为基线,向头顶部周围进行扫描。CT仪层厚和层距均为5mm。
2 结果
所有患儿都在伤后的1~3d内例行头颅CT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50例患儿当中,有41例患儿病灶处于基底节区,以椭圆形低密度且具有较清晰边界的小片状密度影为主要表现形式,其直径在0.53~1.84cm,CT值在11~24Hu之间,位于右侧基底节区的患儿有30例,左侧的有9例,双侧均有的2例;其余9例患儿病灶位于小脑及脑叶区,主要以大片状低密度扇形影为主。
根据CT影像中基底节内囊区类圆形低密度灶以及脑叶内同供血动脉相一致的扇形低密度灶,可以为诊断提供有力参考。50例患儿中,有13例患儿伴有双侧豆状核的钙化,1例出现双侧钙化,5例不存在钙化;有15例患儿在进行CT复查时发现。选取的患儿组中,没有出现占位、脑内及脑外血肿。所有患儿在进行预后措施并加以治疗以后,痊愈且不再复发,没有患儿死亡情况发生。
3 讨论
外伤性脑梗死,主要病理是由脑损伤造成的局部脑血流供应障碍,进一步使脑组织缺血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一般多认为该病由颅内的脑血肿、水肿,脑挫伤以及脑疝等不同病变的占位效应,在长期压迫下,周围血管无法正常运行,最终导致供血障碍,引发脑梗死。一般其临床症状会因外伤掩盖而不易察觉。小儿外伤性脑梗死多发生于14岁以下儿童,梗死会使原有脑损伤更严重,给治疗及转归均可造成不利影响。
一般针对小儿外伤性脑梗死,在早期便使用CT进行诊断检查,具有安全快速且清晰反映患处情况的优点,能够将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等情况有效排除,从而从脑血管闭塞方面寻找原因。小儿外伤后的脑梗死CT检查,一般选在伤后的72h以内,临床有明确的头颅外伤史,相应的CT影像也会以脑内基底节低密度灶形式展现。通常CT影像边缘较清晰,且没有占位表现,即可考虑到外伤性脑梗死的可能性。
针对本次研究中选取的50例有明确颅脑外伤史的患儿,CT影像均显示存在脑梗死病灶,在受伤后的2h~6d内进行密切的动态化跟踪复查,并对CT影像进行对比检查,从而避免脑损伤被外伤掩盖。及时发现脑梗死病灶,针对病灶的变化情况应当进行仔细检查。本次研究中,有15例患儿在进行CT复查时才发现存在脑梗死情况。当患儿的原有外伤不断好转过程中,出现了同外伤情况不符的症状,比如意识障碍等,或者出现伤情突然加重时,均应当考虑到是否属于外伤性脑梗死。尤其是外伤部位为头面部、下颌骨、锁骨和脊椎相关部位的患儿,应该使用CT进行全面检查。此外,还应该区别脑叶梗死和脑挫裂伤、脑水肿等病症。
针对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应当首先确认患儿是否存在明确的头部外伤史以及受伤部位,注意防范迟发性偏瘫,避免患儿出现伤残情况。
在初次CT检查完成后,还应该在后续进行复查与预后措施,通过动态复查,能够发现脑梗死病灶,并对病灶的变化、范围及CT数值的变动进行有效掌控[2]。本次研究中,有15例患儿在初次CT检查中,没有发现伤处异常和颅脑损伤导致的脑梗死情况,复查时才发现。故颅脑外伤的患儿,进行CT复查是必要的。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其早期的诊断及预后均会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对存在疑似外伤性脑梗死症状的患儿,应该尽早进行诊断并进一步治疗[3]。对于梗死范围较大的患儿来说,早期的诊断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后遗症的发生,并进一步减少并发症出现。目前,该病的治疗,以防止病灶凝血、减轻患儿脑血管痉挛、逐渐溶解脑梗塞并适当使用血管扩张及神经营养类药物作为辅助疗法,同时采取康复疗法,并定期使用高压氧等治疗手段。
[1]王成名,张锋玫.CT、MR在小儿外伤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09,22(3):486-487.
[2]杨凯. 外伤性脑梗死临床诊治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13,34:130.
[3]杨凯.小儿颅外伤性脑梗死的CT观察探讨[J].医学信息,2009,22(1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