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位难产的分析及处理

2014-01-25唐荣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头位胎位胎头

唐荣芳

(广西北海市海城区高德中心卫生院 ,广西 北海 536000)

头位难产的分析及处理

唐荣芳

(广西北海市海城区高德中心卫生院 ,广西 北海 536000)

随着围生期保健的开展,胎位性难产的发生率己逐渐降低,而剖宫产率随着头位难产的发生率升高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头位难产己成为产科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大多数头位性胎位异常都可以阴道试产,但处理不当可给母婴带来严重的危害,正确处理头位难产直接关系到母婴的预后。现就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80例头位难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头位难产;原因;识别;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分娩853例,发生头位难产80例,发生率为9.37%,比相关文献报道12.56%低。

1.2 方法

头位难产诊断方法:病史及体检注意腹部形态有无悬垂腹,跨耻征为阴性、可疑还是阳性,根据腹部触诊胎体与肢体的关系、耻联上触及的胎头部分、颅顶骨宽度和胎心音最响位置可初步明确胎方位。了解宫缩及产妇一般情况,宫缩乏力,产妇过早有排便感,尿潴留,产程停滞,这些征兆能较早识别头位难产。

1.3 阴道检查

①宫口扩张程度:严密观察第一产程进展,宫颈有无水肿、水肿程度及部位,如前唇水肿应当警惕前不均倾位,当宫口扩张4~5 cm时出现停滞常提示胎头在骨盆入口平面受阻,提示头盆不称或严重胎位异常。而轻度的胎位异常(持续性枕横及枕后位)多在胎头达中骨盆平面才受到阻力,故常表现为活跃晚期宫口扩张异常、胎头下降异常(延缓及阻滞)及第二产程延长等胎头下降延缓。②胎膜是否破裂:是否主张人工破膜,目前尚有争议,但对于宫口开大6 cm以上,无明显头盆不称,人工破膜可以促进产程进展,并能清楚羊水的量及性状,为了解胎儿宫内情况提供临床依据[1]。③胎头下降程度:尤其是有产瘤或颅骨重叠时,应检查胎头双顶及胎耳的位置,这样可准确了解胎头位置的高低。④胎方位的确定:在活跃早期产程图一出现异常时即应及早进行阴道检查,以协助诊断。由于此时胎头水肿及颅骨重叠多不明显。易于查清卤门及颅缝。通过触及胎头的骨标志、颅缝及卤门的位置加以判定,菱形的大卤门缩小呈“十”字形,小卤门由于枕骨嵌入两顶骨下方,形成凹陷并呈“丫”字形。在试产一段时间后,胎头产瘤和颅骨重叠明显时,胎方位不易查清楚,如无进展或进展缓慢可作第2次阴道检查以决定分娩方式,胎儿耳廓的方向也可帮助确定胎方位,耳廓的指向为枕骨的位置,不过由于耳廓位置较高,需要检查者的手完全进入阴道才能查清,临床上可配合腹部触诊胎体与肢体的关系,胎心音最响位置大多能明确胎方位。

2 头位难产的处理

2.1 加强产力

鼓励孕妇进食,保证产妇充分营养和休息,消除紧张情绪。精神疲乏,短期不能分娩,可予安定或杜冷丁肌内注射,若不能进食可输液,产妇补充体力后宫缩逐渐改善,产力加强。确属宫缩乏力,无催产素使用禁忌可以选择催产素静脉滴注,子宫收缩力是胎方位旋转的一个力偶,有效的宫缩利于纠正胎方位。

2.2 体位

孕妇采取与胎背同侧(即向胎腹方向)的高坡侧俯卧位,有一部分可以自行转至枕前位并顺利分娩。

2.3 宫颈水肿处理

胎头压迫及精神紧张易造成宫颈水肿,宫颈扩张缓慢,致第一产程异常也是造成头位难产的原因,过去常用阿托品、利多卡因及西地泮在促进宫颈扩张,解除宫颈痉挛水肿,但地西泮静脉推注后能迅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神经中枢,部分新生儿出现肌张力低反应差的情况。目前临床上可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加灭菌注射用水5 mL稀释后用小方纱湿敷宫颈,同时肌内注射间苯三酚注射液40~80 mg,可消除宫颈水肿,利于宫颈扩张,促进产程进展,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

2.4 胎位纠正

另一部分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常见因素,徒手扩张宫颈及徒手旋转胎头能纠正胎位,促进宫颈扩张,缩短产程,选择徒手旋转胎头的时机非常重要,宜在宫口开大至6~10 cm,先露在坐骨棘水平至棘下1 cm为宜,在宫缩间歇时,将右手食指和中指伸入阴道内,与矢状缝平行,食指与中指约成30°,钳住胎头,在宫缩时缓慢旋转至枕前位,若宫口已开全,可同时嘱产妇稍向下用力,利用肛提肌收缩力使胎头内旋转至枕前位,右枕后位及右枕横位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左枕后位及左枕横位应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操作时如感到头盆紧帖不易转动时,可将胎头稍向上推,使期松动,然后再转,待旋转成功后再将手抽出[2]。同时左手放在孕妇腹壁上,推送胎儿背至脊前方位,按压胎肩以协助胎头旋转和固定,操作时切忌粗暴,动作要轻柔。

3 结 果

在我院头位难产80例产妇中,其中枕前位10例占12.5%,枕后位27例占33.75%,枕横位40例,占50%,高直位3例,占3. 75%,宫缩乏力及其他原因难产10例,占12.5%。80例头位难产的分娩方式中,徒手旋转胎头后阴道分娩45例,阴道Ⅱ度裂伤2例;加强宫缩及其他适当处理后阴道分娩10例;阴道分娩总共55例,占68.75%。剖宫产25例,占31.25%,其中因胎头过低取胎困难,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

4 讨 论

头位难产大多数系指非枕前位之胎头,因在盆腔内回转受阻,成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或因胎头俯屈不良,胎头呈不同程度的仰伸,遂成面先露、额先露、顶先露等,此类因胎头之最大径线与骨产道诸径线不尽相适应导致难产。广义上也包括了在头位分娩中,因为宫缩乏力及其他原因造成的难产,尽早识别头位难产关键在于严密观察产程,熟练掌握难产征兆,查清胎方位,若胎位不能纠正,选择阴道分娩较困难,应尽早剖宫产[3]。因胎头低且俯屈不良,试产时间长致子宫下段菲薄,剖宫产时常出现娩头困难导致切口撕裂、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若行阴道助产,因胎位不正,径线增加,可能导致出头困难、阴道会阴严重裂伤,将显著增加母儿并发症。所以正确处理头位难产,对于增加阴道分娩率,提高母婴安全有重要意义。

[1] 汤建红. 临产后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处理[J].中国医药科学, 2012,2(4):186.

[2] 陈菊兰,周正银.头位难产380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 24(14):2150-2151.

[3] 杨惠茹. 头位难产200例临床分析 [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 223-224.

R714.4

B

1671-8194(2014)11-0214-02

猜你喜欢

头位胎位胎头
体位及上推胎头时机对胎头深陷骨盆转剖宫产术患者取胎头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顺产前胎位不正能否纠正
胎位异常包括哪些
158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分析
用三棱镜改善头位
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研究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胎位不正该怎么办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