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
2014-01-24高晓梅张洪英李吉航
高晓梅 张洪英 李吉航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
高晓梅 张洪英 李吉航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介入治疗术后的宫颈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常规的护理、不良反应的护理、不良反应的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的临床护理。结果本组宫颈癌患者89例经过心理护理、常规的护理、不良反应的护理、不良反应的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有效8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01%。结论合理化的临床护理可以促进介入治疗术后宫颈癌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宫颈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且发病趋势越来越年轻化。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多个性伴侣、多孕多产和卫生条件差等方面。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接触性或者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白色或者血性的阴道排液、尿频尿急、输尿管梗阻,甚至会出现贫血和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会出现不同的体征,其中外生型宫颈癌的患者常伴有感染症状,具有菜花状和息肉状的赘生物,其肿瘤的质地很脆且容易出血;内生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质地很硬和肥大,且管道有膨大现象。此外,晚期的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会出现坏死和脱落,最终出现伴有恶臭的空洞或者溃疡现象。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到了宫颈癌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无法接受手术治疗,因此,急需要新的治疗方案解决之一棘手问题,目前,介入治疗是治疗宫颈癌的新方法,其治疗机制是帮助化疗药物直接作用到癌组织,不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轻微的不良反应,而且可以使患者快速恢复,同时也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另外成为宫颈癌患者生存的最大曙光。由于宫颈癌的患者具有抑郁、焦虑、恐惧和轻生等心理压力,因此要根据患者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入院前的护理、入院后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住院指导的临床护理,有助于筛查宫颈疾病和治疗预后工作。本文就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及护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9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为47岁。
1.2 治疗方法
对宫颈癌患者进行Seldinger穿刺术,其具体操作如下:首先采用数字减影进行血管造影,再对皮股动脉进行穿刺,利用X线的透视作用,将5FRH导管插到腹主动脉后,注入泛影葡胺造影,将药物灌注到两侧髂内动脉,当药物达到子宫动脉时,可以直接阻断肿瘤的供血,导致肿瘤出现缺血和坏死的现象,最终使病灶面积缩小[1]。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不仅是一座拉近护患之间的友谊桥,也是患者对新生活憧憬的起点,更是提高治疗效果的良方。由于宫颈癌患者经受病痛的折磨,而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并伴有抵抗治疗的思维等特点,因此在介入治疗手术后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这时的心理指导要体现出尊重和关心患者,同时要具备较强的交流技巧,善于察言观色,学会换位思考,有效地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变化,准确掌握患者的性格特征,这些工作都有助于消除患者的恐惧和抵触心理,博取到患者的信任。此外,要向患者详细、耐心地讲解宫颈癌和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另外,可以向患者介绍介入治疗宫颈癌成功的范例,让患者对未来充满信心。此外,事先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认识到宫颈癌病变的特点,让他们给予患者极大的鼓励,使患者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1.3.2 常规的护理[2]
宫颈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后,要帮助她们采取平卧的姿势,并且穿刺肢体制动24 h,利于保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的形成。在宫颈癌患者卧床期间,要密切观察其心电图变化,有无寒战、心慌、胸闷、呕吐和面色苍白等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若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给予地塞米松。同时,为了缓解手术中对比剂进入膀胱动脉而出现的尿痛和尿频症状,手术后需要留置导尿管48 h, 并且要鼓励患者多喝水来水化静脉。
1.3.3 并发症的护理
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术主要有动脉栓塞、穿刺部位血肿、疼痛、泌尿系感染和发热并发症。由于手术过程中要进行动脉插管,并且化疗药物对血管内膜具有较大的刺激,造成内膜损伤,使血小板大量凝聚,很容易出现动脉栓塞的现象,因此要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具有下肢麻木和胀痛的自觉症状,避免和预防动脉栓塞的发生。同时为了避免穿刺部位血肿,在手术侧的腹股沟处放8 h沙袋,嘱咐患者在1周之内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若患者有血肿症状,要给予局部热敷和理疗相结合的方法促进血肿吸收。介入手术后很容易出现疼痛感,若手术使骼内动脉出现栓塞时,会造成臀上动脉缺血,而臀部出现红肿、疼痛、硬结和皮肤破损,同时对比剂也会刺激机体产生疼痛反应,对于患者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疼痛,要给予理解,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局部热敷缓解疼痛,也可以采取听音乐、深呼吸、聊天、读报纸或者读书等方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若患者无法忍受疼痛时,要 肌内注射给予患者镇痛剂度冷丁来缓解疼痛[3]。此外,要叮嘱患者进行会阴部清洁的护理,建议每天清洁2次外阴,并且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预防泌尿系感染。手术结束后1~3 d,患者体温会上升,可能是肿瘤组织坏死产生致热源导致中枢散热向上调节,一般不用特殊处理,若患者出现高热,要给予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护理方法。
1.3.4 不良反应的护理[4]
由于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术中给予大量化疗药物,因此会造成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患者最容易出现的胃肠道症状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因此在手术前和手术后都要禁食6 h,手术后要静脉滴注给予8 mg恩丹西酮,并且在手术后6 h方可食用清淡食物,手术后第2天要鼓励患者食用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1]。虽然局部使用对比剂和化疗药物,对肝肾功能损害比较轻,但是仍然要观察患者尿液的性状、颜色和尿量,记录24 h的出入量,并且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复查和水化利尿3 d。若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其白细胞数目逐渐减少,不仅要给予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而且要对病房进行紫外和消毒液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尤其要减少探病,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1.3.5 出院指导
当患者出院时,其出院指导也不能忽视。要叮嘱患者少量多餐,多食用易消化高营养的食品,尽量减轻胃肠道的负担,避免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同时,要叮嘱患者适量的锻炼,不宜劳累。此外,要告知患者正确的冲洗方法,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
2 结 果
本组宫颈癌患者89例经过心理护理、常规的护理、不良反应的护理、不良反应的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有效8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01%。
3 小 结
目前,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其致死率在癌症中排名第四,并且在女性生殖器官的癌瘤中位居榜首。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多个性伴侣、多孕多产和卫生条件差等方面。同时,由于宫颈癌没有任何早期症状,很难做到及早发现,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到了宫颈癌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到了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地步,因此,采用新型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其治疗机制是帮助化疗药物直接作用到癌组织,不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轻微的不良反应,而且可以使患者快速恢复,同时也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另外成为宫颈癌患者生存的最大曙光。为了保证患者术后恢复的顺利进行,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对宫颈癌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常规的护理、不良反应的护理、不良反应的护理以及出院指导。我们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多次有效沟通的方法,使患者重新建立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只有在患者的密切配合下,才能顺利进行多样化的护理工作。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要嘱咐患者采取平卧的姿势,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动脉栓塞、穿刺部位血肿、臀部疼痛、泌尿系感染和发热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则立即给予对应处理;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有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并且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发生。此外,详细的出院指导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之,合理化的临床护理可以促进介入治疗术后宫颈癌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早日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昕昕.54例宫颈癌介入治疗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现代护理), 2010,29(28):158.
[2] 张华伟,王素侠,王震芳.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全科护理研究),2012,10(6):976,994.
[3] 胡珊珊,程琳,刘晓玲,等.宫颈癌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J].医疗卫生装备(专业论坛),2010,31(4):363-364.
[4] 方蓉.宫颈癌介入治疗中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13):2719-2710.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3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