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减轻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观察
2014-01-24郭俊彩
郭俊彩
心理干预对减轻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观察
郭俊彩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在减轻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方面的效果 , 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76 例宫颈癌患者 ,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 38 例和对照组 38 例 ,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 , 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 ,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治疗前 , 干预组焦虑评分 (52.82±9.75), 抑郁评分 (49.87±9.09), 症状评分 (31.73±10.79);对照组焦虑评分 (52.31±9.94),抑 郁 评 分 (49.18±8.37), 症 状 评 分 (30.23±12.48)。 治 疗 后 , 干 预 组 焦 虑 评 分 (44.74±8.75), 抑 郁 评 分(41.52±8.59), 症状评分 (25.03±8.87);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 (51.17±9.34), 抑郁评分 (49.08±8.54), 症状评分 (28.56±11.59)。结论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 能显著减轻宫颈癌患者的不良情绪。
心理干预 ;宫颈癌 ;不良情绪 ;心理护理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 分为原位癌和浸润癌两种 , 30~35 岁是原位癌的高发年龄段 , 浸润癌的高发年龄为 45~55 岁[1]。患者一旦确诊为癌症 , 都会产生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 , 不良情绪郁积对于癌症的治疗、病情发展和预后等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具体量化心理干预的作用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2~2013 年收治的 76 例宫颈癌患者 ,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 38 例和对照组 38 例 ,其中干预组年龄 28~47 岁 , 平均年龄 (34±2.7)岁 ;对照组年龄 29~48 岁 , 平均年龄 (35±3.2)岁 ,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 , 干预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方法 :①患者收治入院时 , 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评估 , 根据评估的结果有针对性的制定个体性心理干预计划。②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的知识 , 根据心理干预计划 , 与患者交谈 , 告诉患者 , 疾病是可好转甚至是可治愈的 ,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 对于疾病治疗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③寻求家庭的支持 , 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 , 详细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明确亲情、信心对患者的重要性 , 鼓励家属与患者一起积极配合治疗。④鼓励患者多进行适度的运动 , 早晚进行匀、深、细的深呼吸 , 听听音乐或看轻喜剧等放松心情。
1. 3 疗效评定 患者入院 3 d 内 , 由责任护士对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2]进行必要的解释 , 患者自行填表评定 , 不能独立完成的 , 由护士或家属协助完成。治疗 2 个月后 , 再次进行评定。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为 1~4 级 , 症状自评量表分为 1~5 级 , 总分 100 分 , 分数越高 , 患者的情况越严重。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均采用 SPSS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x-±s)形式表示 , 实施 t检验 ;计数资料χ2检验 ,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 疗 前 , 干 预 组 患 者 焦 虑 评 分 为 (52.82±9.75), 抑 郁评 分 为 (49.87±9.09), 症 状 评 分 为 (31.73±10.79);对 照 组患 者 焦 虑 评 分 为 (52.31±9.94), 抑 郁 评 分 为 (49.18±8.37),症 状 评 分 为 (30.23±12.48)。 治 疗 后 , 干 预 组 患 者 焦 虑 评分 为 (44.74±8.75), 抑 郁 评 分 为 (41.52±8.59), 症 状 评 分 为(25.03±8.87);对 照组 患 者 焦 虑 评 分 为 (51.17±9.34), 抑 郁评 分 为 (49.08±8.54), 症 状 评 分 为 (28.56±11.59)。治疗 前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评分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症状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症状评分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宫颈癌患者的不良情绪主要是疾病引起的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导致的 , 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和家庭的关心也会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3]。因此 , 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针对患者的病症 , 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 ,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本文结果表明 , 心理干预显著减轻了患者的不良情绪。
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时 , 应注意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 , 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患者交谈 , 积极建立起医患双方和谐、信任的关系 , 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 , 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 , 对疾病的控制甚至是治愈要有信心 , 对于患者提出来的问题要耐心的倾听 , 并设身处地的为患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1]乐杰 .妇产科学 .第 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3:50.
[2]张明园 .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416-442.
[3]叶沙 .宫颈癌患者社会回归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中国医药导报 , 2011, 8(19): 125-126.
2014-05-08]
054700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