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血性疾病中医病名探讨*

2014-01-23李雪松夏小军开金龙

中医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病位溶血性血液病

段 赟,李雪松,夏小军,开金龙,龙 青

( 庆阳市中医医院,甘肃 庆阳745000)

贫血是指机体红细胞总量减少,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养的一种病理状态[1]。中医学尚无贫血病名,现代中医学多以“虚劳”“血虚”“萎黄”“虚黄”“髓劳”等病证概括。笔者通过复习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将贫血性疾病具有代表性的中医病证名称进行分析归纳,指出当前贫血性疾病中医命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贫血性疾病规范化中医病名体系的构想,以充实中医学血液病理论。

1 贫血性疾病具有代表性的中医病证名称

1.1 虚 劳

“虚”与“劳”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曰:“精气夺则虚。”指出“虚”乃机体阴血与阳气的消耗不复。《素问·宣明五气》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指出“劳”是机体任何器官的过用,或动作过极而形成虚损劳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首次将虚劳合称,特指一定范围的“病”,如“虚劳失精梦交”“虚劳腹痛”“虚劳腰痛”“虚劳不寐”“虚劳风气百疾”“虚劳干血”等。《诸病源候论》较详细地论述了虚劳的病因及各类症状,明确定义了虚劳五脏分类的概念及其内涵。虚劳涉及的内容很广,凡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病久体虚、积劳内伤、久虚不复等所致的多种以脏腑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于本病范围[2]。现代医学的贫血症状类似中医学的“虚劳病”[3]。据此,部分学者及中医临床工作者习惯将“虚劳”或“虚劳病”作为贫血性疾病的中医诊断病名,甚至屡见于某些中医、中西医结合文献之中。笔者认为:中医病名是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或演变规律的疾病诊断概念,它是由病因、病位、病性、主症或特征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综合命名的。其中病性与病位尤为重要。作为虚损性疾病,贫血归属于中医学“虚劳”范畴,但其不能体现病位在血液系统,更不能区分是外周性贫血还是骨髓性贫血,况且,也不足以明确各类贫血之间的区别;故以“虚劳”或“虚劳病”冠名,似有不妥。

1.2 血 虚

血虚之名始见《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曰:“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自汉代以来,医家多将血虚归属“虚劳”之下,究其实质,血虚是体内血量不足,致使肢体、百脉、脏腑、筋骨失于濡养而出现一系列衰弱病证的总称,其专指阴血虚少[4]。血虚之中,以心、脾、肝血虚较为多见[2]。血虚证是由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或血液生化之源不足,或因瘀血阻滞、新血不生等原因所导致的血液不足或血液营养功能低下,组织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临床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毛发不泽,唇舌、爪甲淡白,头昏,视物昏花,心悸,健忘,失眠,乏力等虚弱症候[5]。中医学的“血”与现代医学的“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医学的“血”是在心气的推动下循行于脉道中的红色液体,由营气和津液组成,具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内注于五脏六腑、外滋于四肢百骸,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现代医学的“血”是指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2010 年第11 期《医药与保健》载:“血虚或血虚证中所指的血,不仅代表现代医学的血液,还包括了高级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活动”。调查研究[6]表明:中医血虚证患者中,有51.2%的患者属于现代医学的各类不同贫血,而现代医学的各类贫血患者中,有18.6%符合中医血虚证的诊断;故贫血不可以冠“血虚”或“血虚证”之名。

1.3 萎 黄

萎黄,义同痿黄,出自《金匮要略》。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曰:“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腹满,舌痿黄,燥不得睡,属黄家。”亦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曰:“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金匮要略》所指萎黄乃身黄而不润泽之意。《临证要诀·五疸证治》言及萎黄曰:“诸失血后,多令面黄……亦黄遍身黄者,但黄不及耳目。”此处之萎黄涉及贫血,此乃后世冠名贫血为“萎黄”之故也。1993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分类编码》[7]将萎黄列为病证名,归属肝系病类。《中医内科学》[7]将萎黄附于黄疸章节之后进行分述,曰:“萎黄一证,与黄疸有所不同,其主要症状为:两目不黄,周身肌肤呈淡黄色,干萎无光泽,小便通畅而色不黄,倦怠乏力,眩晕耳鸣,心悸少寐,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脉象濡细。是由于虫积食滞导致脾土虚弱,水谷不能化精微而生气血,气血衰少,既不能滋润皮肤肌肉,又不能营养脏腑,以致肌肤萎黄无光泽。此外失血过多,或大病之后,血亏气耗,以致气血不足而发本病。”基于此,2008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血液病专业组讨论建议[3]将缺铁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暂以大类疾病命名为“萎黄病”,特别说明其依据均属造血原料缺乏导致,临床表现基本相同,以面色萎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认为:较之“虚劳”“血虚”等病名,冠“萎黄病”为贫血中医病名,既沿用了中医古籍病名、保持了中医特色,又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符合规范化中医病名的要求;但萎黄或萎黄病均为肝系病证名,与诸多归属于萎黄而不存在贫血的消化系统疾病容易混为一谈,甚至无法鉴别,其病位亦不够精确;故此建议进一步商榷。

1.4 虚 黄

《明医指掌·卷四》曰:“虚黄耳鸣口淡,怔忡微热,四肢无力,怠惰嗜卧,脚软脉沉细,四君子汤。”《医宗金鉴·黄疸病脉证并治》曰:“今男子黄而小便自利,则知非湿热发黄也,询知其人必有失血亡血之故,以致虚黄之色外现。”由于虚黄体现了“虚劳”“黄疸”双重含义,与现代医学溶血性贫血症候颇为相似,故不乏有以“虚黄”作为溶血性贫血中医病名者。陈如泉[8]认为,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虚黄血虚证;杨志一[11]认为,溶血性黄疸属于“虚黄”范畴;李达[10]认为,“虚黄”从字面上重点落在了疸,即黄疸病类方面,虚黄应归属于肝(胆)系疾病,溶血性贫血更多的含义属于“劳病”范畴,应该突出虚劳之意。笔者认为:基于相似的症候,溶血性贫血与溶血性黄疸均可归属于“虚黄”范畴,但作为溶血性贫血中医病名缺乏特异性,同样不能表明病位之所在。

1.5 髓 劳

髓劳一词首见于《本草求真》,其言及胡黄连时曰:“大伐脏腑骨髓淫火热邪,凡骨髓劳热,五心烦热,三消五痔,温疟泻痢恶毒等症,皆得以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骨髓坚固,气血皆从。”《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说明肾主骨、生髓、藏精,精可化血。现代中医学多以此来认识并指导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治。丛培玮等[11]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出现血液化生不足主要是由肾精亏虚所致。精亏则无以化血,必致血液亏虚。周展翔等[12]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诊断应固定为“虚(髓)劳”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髓枯精亏、气血虚(骨极、精极、血极)为主要矛盾,但髓亏是本,血虚是标,出血与高热是正气亏虚后的继发改变。单以“血虚”“血证”诊断则不能概括髓亏这一本质改变,而以“虚(髓)劳”诊断则既可反映血虚、气虚血溢,又能提示“精极”“骨(髓)极”的本质。由此,“髓劳”作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病名,被诸多学者或医务工作者所采用。2008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血液病专业组讨论建议[3],将再生障碍性贫血暂以大类疾病命名为“髓劳”。2010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22 个专业95 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13]中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病名明确为慢性髓劳。笔者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髓劳明确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病名,并有慢性髓劳与急性髓劳区分。此命名既能反映病位与病性,又可体现病势,值得借鉴并推广运用。

1.6 其他病名

除上述内容外,文献中亦有以“虚损”“血枯”“血亏”“血疸”“亡血”“失血”“血极”“干血劳”“髓枯”等概括贫血性疾病中医病名者,因其运用频次不高,或不具代表性,故不予赘述。

2 当前贫血性疾病中医命名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对贫血性疾病常见中医病名的概括,或无病位,或无病性,或易于混淆等,均失之偏颇,难以从病名上反映出贫血性疾病的特点及各类贫血的区别点,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医学对疾病本质及其防治规律的进一步认识[10]。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①病名趋于笼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够明确;②一病多名或一名多病,缺乏特异性。因此,广大中医血液病工作者应当重新对贫血性疾病的中医命名进行探讨研究,以使其规范化、体系化。

3 建立贫血性疾病规范化中医病名体系的构想

近年来,规范贫血性疾病中医病名的呼声越来越高,学者们纷纷寻求贫血性疾病中医病名规范化的出路。梁贻俊等[14]提出:采用血劳病来诊断以血的劳伤难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故而建议立血劳为诊断病名,区别其他系统疾病中的虚劳病,以求准确诊断因不同原因致虚,因虚致血损,因损而致血劳的发病过程与病因病机,并分型辨治。李达[10]提出“两分法”命名,即外周性贫血疾病如营养不良性贫血、慢性病贫血、继发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等总以“血劳”冠之,而骨髓性贫血疾病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以“髓劳”冠之,总属“虚劳病”类范畴。

基于以上之认识,笔者试图以“血劳”“髓劳”并列为纲,系于“虚劳”总纲之下,构建贫血性疾病规范化中医病名体系。建议将“血劳”分为慢性血劳和急性血劳:确定发病较缓、病程较长的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病性贫血的中医病名为慢性血劳,确定发病较快、病程较短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中医病名为急性血劳。将“血疸劳”作为创新性中医病名确定为溶血性贫血的中医学病名,将“血脱劳”作为创新性中医病名确定为贫血导致休克、急性失血性休克的中医病名。另外,还建议将慢性血劳、急性血劳、劳疸、血脱劳系于“血劳”纲之下;将已有初步定论的慢性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髓劳(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髓毒劳[3](MDS)作为并列的另一目,系于“髓劳“纲之下。

4 小 结

目前,对中医病名的看法至少有3 种情况:①原封不动全部继承;②价值不大的证名代之;③补充修订创造新名[15]。笔者更多倾向于第三者,并呼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参照现代医学的认识,按照符合理论体系、临床实践、逻辑规律、科学原理及命名原则等对贫血性疾病的中医病名重新确定,使其规范化、体系化。如此以来,将更有利于临床实践、学术交流和中医血液病学的传承与发展。

[1]王吉要,廖二元,黄从新,等.内科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36.

[2]张伯臾,董建华,周仲英,等.中医内科学[M].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5-284.

[3]陈信义,麻柔,李冬云,等.规范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建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1040-1041.

[4]夏小军.血虚论[J].中医研究,2009,22(1):6-7.

[5]张磊,于海亮,尹荟萃,等.《黄帝内经》血虚浅谈[J].中医学报,2011,26(3):309-310.

[6]张文卓,董慧,黄晓巍,等.血虚证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7.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分类编码[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29.

[8]陈如泉.血虚证辨治与研究[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60.

[9]杨志一.溶血性黄疸(虚黄)治验1 例报告[J].中医杂志,1958,7(2):475.

[10]李达.规范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规范化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0):1105.

[11]丛培玮,易杰.中医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新思路[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 (3):574-575.

[12]周展翔,胡乃平.周霭祥教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3):19.

[13]22 个专业95 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f15fa11aa300a6c30c229f3b.html.

[14]梁贻俊,任卫华,陈庆平.立“血劳”易血液病中虚劳的诊断——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6):368.

[15]乔富渠.重视中医病名的继承与创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9):10.

猜你喜欢

病位溶血性血液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副溶血性弧菌保藏条件研究
不同副溶血性弧菌菌株成膜能力及成膜影响因子的研究
养血益气胶囊联合泼尼松片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