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带状疱疹误诊4例临床分析

2014-01-23尚伟华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右耳肩胛后背

尚伟华邱 霞

·经验交流·

老年带状疱疹误诊4例临床分析

尚伟华1邱 霞2

老年人由于体弱、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差,易患带状疱疹,1且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感觉迟钝,临床上易误诊。本文对来我院疗养的4例老年带状疱疹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老年带状疱疹患者4例,男1例,女3例,年龄60~81岁,平均76岁;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1例,误诊为烫伤1例,误诊为腰肌劳损1例,误诊为耳后皮肤过敏1例;发病至确诊时间2~4 d,平均3.3 d;患有2型糖尿病1例、高血压2例、冠心病2例、高脂血症1例;临床表现为乏力(3例)、低热(1例)、后背肩胛间区痛(1例)、右前臂大水疱(1例)、腰腿痛(1例)、右耳后皮肤瘙痒(1例);皮疹部位:后背(3例)、腰部(2例)、腹部(1例)、右耳后(1例)、右上肢(1例)、右侧面部(1例),均出现簇样分布的红斑、水疱、丘疱疹。

1.2 典型病例 例1,女,81岁。自诉心前区及后背肩胛间区不适1天。因旅途劳累出现心前区及后背肩胛间区不适1天,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入院后查心电图示:胸前导联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给予扩冠、活血化瘀治疗后,自觉症状较以前减轻,查心电图示ST-T较前改善。2天后后背肩胛间区至腰部出现簇状分布的水疱。诊断为带状疱疹,局部涂药、口服抗病毒药物、肌注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半个月后水疱变小或干涸结痂,遗留色素沉着。

例2,女,78岁。右耳后乳突处不明原因瘙痒不适2天。既往有过敏性皮炎史。查体发现右耳后皮肤片状红斑,有抓痕,考虑为接触性皮炎,给予皮炎平外涂,效果不佳,1天后右耳垂下出现2个小水疱,1天后耳后及唇周出现水疱、丘疱疹,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阿昔洛韦软膏外涂、病毒灵口服等治疗,1周后水疱消失。

例3,女,83岁。2天前右前臂内侧接触热水后起水疱,诊断为烫伤,给予京万红软膏外涂,无效,水疱变大,3天后右肩部至右侧上肢出现带状小水疱,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局部涂药、抗病毒和营养神经等治疗,10天后疱疹结痂、消失,遗留色素沉着。

例4,男,60岁。自诉右侧腰部隐痛不适,发病前曾搬运过重物,考虑腰肌劳损,卧床休息1天,上述症状不能缓解,右侧腰部和右下腹部皮肤出现散在小红斑、小水疱,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局部涂中药、静脉滴注抗病毒药物治疗,15天后疱疹逐渐变小、结痂后消失,遗留色素沉着。

2 讨论

4例患者的发病诱因为劳累或受凉,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疾病早期的表现均不典型。临床误诊原因分析:(1)4例患者年龄偏大,平均76岁,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各方面减弱,合并多种疾病,皮肤反应差,临床体征不典型;老年人在讲述既往病史时可能不够全面、确切;上述原因容易误导医生,延误诊断和治疗。例1患者有冠心病史,患者的主诉和心电图检查与冠心病诊断相符,容易造成漏诊、误诊。(2)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特征之一,许多文献报道疼痛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老年患者神经炎症较重,疼痛多剧烈。但本文4例患者中除误诊为冠心病者疼痛明显,其他3例疼痛并不明显。例2在发病初期至治愈过程中从未诉疼痛症状,临床上较为少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3)老年患者带状疱疹疼痛区域以三叉神经和肋间神经支配的区域为主,因此容易导致误诊。本文例1和例3累及肋间神经支配的区域,例2患者累及三叉神经支配的区域。

总之,应提高对老年病的复杂性认识,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做好鉴别诊断。

1周海露,张如根.老年带状疱疹的特点及临床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0,16(2):105.

(收稿:2012-05-14 修回:2012-07-02)

1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第二疗养区,266071

2解放军92196部队医院,青岛,266011

猜你喜欢

右耳肩胛后背
肩胛盂的骨性解剖结构
肩胛下肌损伤分型及治疗研究进展
肩胛下旋综合征研究进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汽车后背门开关设计要素分析
用右耳听 记得更牢
用右耳听记得更牢
用右耳听记得更牢
晒晒后背补肾气
肩胛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颈骨折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