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斜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4-01-23刁新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脑膜瘤脑干入路

刁新峰

河南南阳医专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南阳 473058

岩斜区脑膜瘤由于位置较深,毗邻Ⅲ~Ⅻ对脑神经、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脑干等重要解剖结构,故手术治疗难度较大,手术全切除十分困难,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多,手术伤残率和病死率高。随着颅底外科手术技术的成熟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岩斜区脑膜瘤的全切率有了明显提高,能够提高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全切率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我院2004-10—2012-10选择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和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4-10—2012-10我院收治的12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23~66岁,平均49岁;病程3个月~5a,平均27个月。病理类型:纤维型8例,砂粒型2例,混合型2例。

1.2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头痛、头晕、恶心等颅高压症状6例,有面部麻木、耳聋耳鸣、复视等神经损伤症状2例,出现肢体功能障碍4例。

1.3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I扫描并增强扫描,确定为岩斜区脑膜瘤,肿瘤直径2~6cm。

1.4治疗方法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选择有经岩骨前方入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乙状窦后和联合入路。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最大优点是能提供岩斜区肿瘤的最短的手术路径和多视角的操作,张俊廷等认为经岩骨乙状窦前人路是处理PCM的最佳人路[1]。本组均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在全麻下行显微手术尽可能全切除肿瘤手术。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本组肿瘤全切6例,次全切4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吞咽功能障碍2例,面瘫1例,颅内感染1例,均经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手术效果好,手术伤残率低。

2.2术后随访术后随访8例,均经复查MRI等检查,无肿瘤再生长或复发;对残留肿瘤有2例行伽马刀治疗后未见肿瘤再生长或复发。

3 讨论

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主,经过近几年的临床经验,使我们认识到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配合熟练的显微技术操作,能提高肿瘤的全切率,降低致残率,改善病人预后。手术入路的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前提;而术中熟练的显微技术操作,对脑干、脑神经、重要血管的最微创的处理治疗是保证患者神经功能健全的关键[2]。我们总结出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1)手术入路的选择: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仔细阅读CT及MRI片,结合肿瘤方向选择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是最佳选择;(2)暴露骨窗:尽可能的暴露出横窦、乙状窦及两者的的交界部;(3)肿瘤切除:采用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处理肿瘤的基底部,由于肿瘤质地一般较硬,阻断肿瘤的供血动脉后,分块切除肿瘤;(4)保护好脑干和血管:保持手术野的清晰,避免脑干、颅神经、血管损伤;(5)尽可能全切除肿瘤:充分暴露肿瘤,尽可能全切肿瘤,而对于与神经、血管和脑干粘连紧密的肿瘤,不勉强全切肿瘤[3],以保证预后良好;(6)熟悉岩尖区的解剖;(7)术中处理:严格止血后缝合硬脑膜,必要时修补硬脑膜,用肌肉瓣或骨蜡消灭手术死腔以防止脑脊液漏的发生、减少颅内感染的几率;(8)预防术后并发症: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颅神经功能障碍,其次为基底动脉及分支血管痉挛,要给予解除血管痉挛药物药物,术后予以神经营养药物及激素治疗,同时鼓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

总之要想对于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要想在保留神经功能完整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全切,需要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和娴熟的显微手术技巧;这是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基本要求[5],也是手术成功的保证,能提高肿瘤的全切率,降低患者的残疾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余新光,周定标,张远征,等 .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l8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15(1):66-68.

[2]陶钧,李婷,陆威成,等 .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33例体会[J].山东医药,2009,49(4):89-90.

[3]吴承元,刘玉光 .临床神经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4.

[4]李达,吴震,张俊廷 .岩斜区应用解剖及手术入路研究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1,16(3):139-141.

[5]张俊廷 .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4):327.

猜你喜欢

脑膜瘤脑干入路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C57BL/6J小鼠与豚鼠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比较研究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如何治疗脑膜瘤?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膜瘤分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
非典型性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