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枝汤合方辨治杂病的思路与方法※

2014-01-23

中医药通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阴虚证桂枝汤大枣

●王 付

桂枝汤合方辨治杂病的思路与方法※

●王 付*

从用药要点、方药配伍、用量比例解读桂枝汤。合方辨治太阳中风证(风寒表虚证)与心热证、心阳虚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肝热证、肝寒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脾胃郁热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气阴两虚证、肺热证、肺寒证、肺阴虚证、肺气阴两虚证、肾虚不固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阴阳俱虚证。如风湿性心脏病、室上性心动过速、慢性前列腺炎、阳痿、早泄,以此合方用之能取得显著治疗效果。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桂枝汤 经方 合方 思路与方法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为何设诸多病变用发汗方药治疗后发生新的变化?为何同用发汗方药而出现不同的心、肺、肾、脾胃、膀胱、大肠等病证?其论述的辨治思维是什么?为何论述用发汗方药治疗出现的变化病证为切入?其在临床实际中有何特殊指导意义?结合临床治病体会,笔者认为五脏六腑病变皆可与太阳中风证相兼,辨治病证若能以桂枝汤为基础方,并能因病变而合方应用,则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于此试将合方辨治思路与方法探讨于次,以抛砖引玉。

1 方药解读

1.1 诠释用药要点 方中桂枝辛温解肌发汗;芍药酸寒益营敛阴止汗;生姜辛温发汗解表,调理脾胃;大枣、甘草益气和中。又,方中用桂枝、生姜辛温,桂枝偏于温通,生姜偏于辛散;芍药味酸补血敛阴;大枣、甘草益气,大枣偏于补血,甘草偏于生津。桂枝与生姜配伍,旨在辛散,与大枣、甘草配伍,旨在补益;又,大枣、甘草配桂枝、生姜旨在化阳助卫,配芍药旨在化阴益营;方药相互为用,以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为主,兼以补益。根据桂枝汤方药组成,既可辨治表证,又可辨治里证。

1.2 剖析方药配伍 桂枝与生姜属于相须配伍,增强解肌发汗,调理脾胃;桂枝与芍药、生姜属于相反配伍,发敛同用,芍药制约桂枝、生姜辛温发汗伤津,桂枝制约芍药敛阴留邪;大枣与甘草属于相须配伍,增强补益中气;芍药与大枣、甘草属于相使配伍,芍药助大枣、甘草益气化血,大枣、甘草助芍药补血化气;桂枝与大枣、甘草属于相使配伍,桂枝助大枣、甘草辛甘化阳,大枣、甘草助桂枝益气温中。

1.3 权衡用量比例 桂枝与芍药用量比例是1∶1,提示药效发汗与敛汗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以治营弱卫强;桂枝与生姜用量比例是1∶1,提示药效通经与发汗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以治卫强;甘草与大枣用量比例关系1∶5,提示药效益气与生津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以治气虚;桂枝与大枣、甘草用量比例是3∶10∶2,提示药效辛温解肌与益气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以治阳虚;芍药与大枣、甘草用量比例是3∶2∶10,提示药效益营敛阴与益气生津之间的用量调配关系,以治营弱。又,方中用药5味,辛温药2味如桂枝、生姜,用量总和是18g;补益药3味如芍药、大枣、甘草,用量总和是45g;桂枝、生姜既可解表又可治里,芍药、大枣、甘草以治里为主,其用量比例是2∶5,从用量分析方药主治,病是太阳中风证,或脾胃虚弱证。

2 合方思路

在通常情况下辨治表里兼证,病以表证为主者治当先表,以里证为主者治当先里,表里俱重者且当表里同治;可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发现,病变即使以表证为主其治也要兼顾于里,或即使以里证为主也要兼顾于表,以此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2.1 太阳中风证病变及心

2.1.1 太阳中风证与心热证 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心有蕴热而侵入,或心热证而影响肌表营卫固护又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心热证。或心有蕴热,心气失和未能协调于营卫,或营卫受邪而侵袭心,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心热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心热证如心烦或心痛,失眠,舌质红,苔薄黄。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心热证。可选用桂枝汤与栀子豉汤合方,药用:栀子14g,香豉10g,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枣12枚,炙甘草6g。方以栀子豉汤清心泻热,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1.2 太阳中风证与心阳虚证 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心阳虚弱而侵入,或心阳虚弱而不能温固肌表又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心阳虚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心阳虚证如心悸,或心痛,手足不温,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心阳虚证。可选用桂枝汤与桂枝加附子汤合方,药用:桂枝18g,白芍18g,生姜18g,大枣24枚,附子5g,炙甘草12g。方以桂枝加附子汤温补心阳,以桂枝汤解肌燮汗。又,桂枝汤与桂枝加附子汤相重复的药有5味,亦即桂枝加附子汤是桂枝汤加附子而成,选择两方相重复药用量之和。

2.1.3 太阳中风证与心血虚证 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心血亏虚而侵入,或心血亏虚而不能滋荣肌表营卫又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心血虚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心血虚证如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心血虚证。可选用桂枝汤与酸枣仁汤合方,药用:酸枣仁48g,知母6g,茯苓6g,川芎6g,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枣12枚,炙甘草6g。方以酸枣仁汤养心安神,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1.4 太阳中风证与心阴虚证 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心阴不足而侵入,或心阴不足而不能滋荣肌表营卫又被寒邪侵袭。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心阴虚证如心烦,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心阴虚证。可选用桂枝汤与百合地黄汤和芍药甘草汤合方,药用:百合14g,生地黄50g,桂枝9g,芍药21g,炙甘草18g,生姜9g,大枣12枚。方以百合地黄汤和芍药甘草汤合方滋补心阴,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2 太阳中风证病变及肝

2.2.1 太阳中风证与肝热证 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肝有蕴热而侵入,或肝热证而影响肌表营卫疏泄又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肝热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肝热证如情绪急躁,或情绪低落,胁痛,头痛,目赤,耳肿,舌质红,苔黄。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肝热证。可选用桂枝汤与栀子柏皮汤合方,药用:栀子15g,黄柏6g,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方以栀子柏皮汤清泻肝热,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2.2 太阳中风证与肝寒证 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肝阳不足而侵入,或肝阳不足而不能温煦营卫而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肝寒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肝寒证如胁痛,或胀痛,头痛,舌质淡,苔薄白。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肝寒证。可选用桂枝汤与吴茱萸汤合方,药用:吴茱萸24g,人参9g,生姜18g,大枣12枚,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方以吴茱萸汤温肝散寒,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2.3 太阳中风证与肝血虚证 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肝血不足而侵入,或肝血虚弱不能滋养营卫而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肝血虚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肝血虚证如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指甲凹陷,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肝血虚证。可选用桂枝汤与胶艾汤合方,药用:川芎6g,阿胶6g,炙甘草9g,艾叶9g,当归9g,白芍12g,干地黄18g,桂枝9g,生姜9g,大枣12枚。方以胶艾汤滋补肝血,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2.4 太阳中风证与肝阴虚证 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肝阴不足而侵入,或肝阴亏虚不能滋养营卫而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肝阴虚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肝阴虚证如胁痛,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肝阴虚证。可选用桂枝汤与百合鸡子汤和芍药甘草汤合方,药用:百合14g,鸡子黄1枚,桂枝9g,白芍21g,炙甘草18g,生姜9g,大枣12枚。方以百合鸡子汤和芍药甘草汤合方滋阴补血,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3 太阳中风证病变及脾胃

2.3.1 太阳中风证与脾胃郁热证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脾胃郁热而侵入,或脾胃郁热而影响肌表营卫固护又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脾胃郁热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脾胃郁热证如胃脘不适,心下灼热,或烧心,牙痛,舌质红,苔黄。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脾胃郁热证。可选用桂枝汤与泻心汤和栀子厚朴汤合方,药用:大黄6g,黄连3g,黄芩3g,栀子14g,厚朴12g,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方以泻心汤和栀子厚朴汤清泻脾胃郁热,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3.2 太阳中风证与脾胃虚寒证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脾胃虚寒证而侵入,或脾胃虚寒证而影响肌表营卫固护又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脾胃虚寒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脾胃虚寒证如胃痛,怕冷,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白。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脾胃虚寒证。可选用桂枝汤与理中丸合方,药用:人参9g,白术9g,干姜9g,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9g,生姜9g,大枣12枚。方以理中丸温补脾胃,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3.3 太阳中风证与脾胃气阴两虚证 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脾胃气阴两虚而侵入,或脾胃气阴两虚而不能和协于外又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脾胃气阴两虚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脾胃气阴两虚证如胃痛,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脾胃气阴两虚证。可选用桂枝汤与麦门冬汤合方,药用:麦冬168g,半夏24g,人参9g,粳米9g,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方以麦门冬汤益气养阴,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4 太阳中风证病变及肺

2.4.1 太阳中风证与肺热证 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肺热而侵入,或肺热证而影响宣发肌表营卫又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肺热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肺热证如咳嗽,或气喘,或黄痰,舌质红,苔黄。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肺热证。可选用桂枝汤与泽漆汤合方,药用:半夏12g,紫参15g,泽漆150g,生姜15g,白前15g,黄芩、人参、桂枝各9g,白芍9g,炙甘草9g,大枣12枚;方以泽漆汤清泻肺热,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4.2 太阳中风证与肺寒证 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肺寒而侵入,或肺寒证而影响肌表营卫不能固护于外又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肺寒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肺寒证如咳嗽,或气喘,痰多色白,舌质淡,苔薄白。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肺寒证。可选用桂枝汤与小青龙汤合方,药用:麻黄9g,桂枝9g,细辛9g,干姜9g,半夏12g,五味子12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方以小青龙汤温肺散寒,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4.3 太阳中风证与肺阴虚证 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肺阴亏虚而侵入,或肺阴虚而不能滋养于外又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肺阴虚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肺阴虚证如咳嗽,或气喘,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可选用桂枝汤与百合知母汤和百合地黄汤合方,药用:百合14g,知母9g,生地黄50g,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方以百合知母汤和百合地黄汤合方益阴清热,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4.4 太阳中风证与肺气阴两虚证

太阳中风证之病邪可乘肺气阴两虚而侵入,或肺气阴两虚而不能和协营卫又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肺气阴两虚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肺气阴两虚证如咳嗽,或气喘,五心烦热,倦怠乏力,舌质淡红。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肺气阴两虚证。可选用桂枝汤与麦门冬汤合方,药用:麦冬168g,半夏24g,人参9g,粳米9g,大枣12枚,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方以麦门冬汤益气养阴,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5 太阳中风证病变及肾

2.5.1 太阳中风证与肾虚不固证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肾气不固而侵入,或肾气不固而不能温固营卫又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肾虚不固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肾虚不固证如遗精滑泄,夜间尿多,或小便失禁,腰酸腿软。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肾气不固证。可选用桂枝汤与天雄散合方,药用:天雄9g,白术24g,桂枝18g,龙骨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方以天雄散益肾温固,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5.2 太阳中风证与肾阳虚证 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肾阳虚而侵入,或肾阳虚而不能温固营卫又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肾阳虚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肾阳虚证如遗精滑泄,小便量多,怕冷,手足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肾阳虚证。可选用桂枝汤与茯苓四逆汤合方,药用:茯苓12g,人参3g,生附子5g,干姜5g,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方以茯苓四逆汤益气温阳,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5.3 太阳中风证与肾阴虚证 太阳中风证病邪可乘肾阴虚而侵入,或肾阴虚而不能滋养营卫又被寒邪侵袭,可演变为太阳中风证与肾阴虚证。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肾阴虚证如腰酸腿软,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肾阴虚证。可选用桂枝汤与百合地黄汤和百合鸡子汤合方,药用:百合28g,生地黄50g,鸡子黄1枚,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方以百合地黄汤和百合鸡子汤合方滋阴凉血,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2.5.4 太阳中风证与肾阴阳俱虚证 太阳中风证之病邪可乘肾阴阳俱虚而侵入,或肾阴阳俱虚而不能温养滋荣营卫又被寒邪侵袭。根据病变及症状表现是太阳中风证伴有肾阴阳俱虚证如腰酸腿软,五心烦热,或手足不温,怕冷或怕热,倦怠乏力,舌质淡红。对此既要治太阳中风证又要治阴阳俱虚证。可选用桂枝汤与肾气丸合方,药用:干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2g,附子3g,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方以肾气丸滋补阴阳,以桂枝汤解肌燮汗。

3 验案举隅

3.1 风湿性心脏病、室上性心动过速案 詹某,女,52岁,郑州人,有多年风湿性心脏病、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近因受凉感冒而加重心悸前来诊治。刻诊:心悸,动则加剧,多梦,发热(体温38.3℃),恶寒,身体疼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倦怠乏力,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辨为太阳中风证与心阴虚证;治当解肌燮汗,养阴安神。予桂枝汤与百合地黄汤和芍药甘草汤合方加味,药用:百合14g,生地黄50g,桂枝10g,白芍21g,生姜10g,大枣12枚,酸枣仁45g,红参10g,知母10g,炙甘草18g。6剂,第1次煎35分钟,第2次煎30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每天分3服。二诊:药服3剂,体温即恢复正常,5剂后感冒症状解除,以前方6剂。三诊:心悸好转,盗汗减少,以前方6剂。四诊:病证稳定,未有明显不适,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10g,每日分3服,治疗5个月,诸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 根据受凉感冒、汗出辨为太阳中风,再根据五心烦热、脉细辨为阴虚,因倦怠乏力辨为气虚,又因心悸、多梦辨为心神不安,以此辨为太阳中风与心阴虚证;方以桂枝汤解肌燮汗,益气和中;以百合地黄汤和芍药甘草汤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加酸枣仁养心安神,知母滋阴清热,红参补益中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3.2 慢性前列腺炎案 许某,男,53岁,许昌人,有多年慢性前列腺炎病史,近因少腹拘急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少腹拘急,每周遗精2~3次,发热(体温正常),怕冷,汗出,腰酸,夜间尿频多至少3次,手足不温,倦怠乏力,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略弱。辨为太阳中风证与肾虚不固证;治当解肌燮汗,温阳固肾。给予桂枝汤与天雄散合方加味,药用:生川乌10g,白术24g,桂枝18g,龙骨10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12枚,乌药12g,益智仁12g,牡蛎24g,炙甘草6g。6剂,第1次煎35分钟,第2次煎30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每天分3服。二诊:汗出减少,怕冷好转,以前方6剂。三诊:仍有腰酸,倦怠乏力好转,加山茱萸15g,以前方6剂。四诊:腰酸好转,以前方6剂。五诊:每周遗精1次,夜间尿多止,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治疗40余剂,诸证解除,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 根据发热、汗出辨为太阳中风,再根据遗精、夜间尿多辨为肾虚不固,因倦怠乏力辨为气虚,又因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辨为寒,以此辨为太阳中风与肾虚不固证。方以天雄散益肾温固止遗,以桂枝汤解肌燮汗,调和营卫,加乌药、益智仁温肾固涩止遗,牡蛎潜藏收敛,又加山茱萸酸敛温肾止遗。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3.3 阳痿、早泄案 钱某,男,38岁,郑州人,有6年阳痿、早泄病史,经多次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内服药、针灸以及保健等方法均未达到治疗目的。刻诊:阳痿,早泄,动则汗出,身热,怕冷,手足不温,腰酸腿软,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沉细弱。辨为太阳中风证与肾阴虚证;治当解肌燮汗,滋补肾阴。给予桂枝汤与百合地黄汤和百合鸡子汤合方加味:百合30g,生地黄50g,鸡子黄(煎药稍凉服用时加入鸡子黄)3枚,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巴戟天24g,沙苑子24g,红参10g,山茱萸12g,水牛角30g,大枣12枚,炙甘草6g。6剂,第1次煎35分钟,第2次煎30分钟,合并药液,每日1剂,每天分3服,每次服药加入1枚鸡子黄。二诊:盗汗减少,以前方6剂。三诊:怕冷好转,以前方6剂。四诊:手足较前温和,以前方6剂。五诊:阳痿、早泄好转,以前方6剂。六诊:阳痿、早泄基本恢复正常。之后,以前方治疗30余剂,诸证解除,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 根据阳痿、早泄、腰酸辨为肾虚,再根据动则汗出、身热、怕冷辨为营卫虚弱,因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辨为阴虚,以此辨为太阳中风与肾阴虚证;方以百合地黄汤和百合鸡子汤合方滋阴凉血,以桂枝汤解肌燮汗,加巴戟天温补阳气,沙苑子益肾固涩,红参益气固摄,山茱萸温肾固精,水牛角清热凉血益阴。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运用桂枝汤合方辨治寒热夹杂证,①太阳中风证与热证相兼,如太阳中风证是寒邪,病以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为主;若在里夹有热证,在通常情况下辨相兼病证以口渴,舌质红,苔薄黄为主;②太阳中风证与阴虚证相兼,太阳中风证是寒邪,病以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为主;若在里夹有阴虚证,在通常情况下辨相兼病证以口渴,舌红少苔为主。

河南省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项目(No.112PLJRC360)

王付(又名王福强),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河南省中医方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48余部,临床诊治多种疑难杂病。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450046)

猜你喜欢

阴虚证桂枝汤大枣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若要皮肤好 粥里加大枣
桂枝汤在温病中的应用规律研究*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9 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的用药规律分析
大枣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肝阴虚证证候特点及辨证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桂枝汤辛温解表质疑
大枣橘皮汤助消化
略论桂枝汤的补益中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