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老中医贺瑞麟学术思想

2014-01-23凯,高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胆石症排石胆道

姜 凯,高 凯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沈阳110034)

贺瑞麟教授为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一生致力于急腹症的科研和临床工作,在60余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学术思想。

1 将中西医结合腹部外科理论体系系统化

20世纪70年代后期,贺瑞麟教授广泛搜集中医古籍中有关急腹症方面的论述,总结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借鉴参考国内知名专家先进经验及理论,全面系统整理了中医急腹症科学理论,于1978年主编了《常见急腹症诊疗手册》。在该书中详细地从中医角度论述了腹部外科疾病与脏腑经络的关系,概括地论述了急腹症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对中西医外科学的理论进行了初步梳理。疾病命名大多直接采用西医病名,还介绍了相关的应用解剖、一般检查及常用的治疗操作方法和一些手术治疗的方法。此书运用了包括辨病、辨证、辨型为内容的“三辨诊断”法,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具体学术思想和精髓。

20世纪80年代至今,还倾注了大量心血相继主编及参编了教学参考书《中西医结合排石疗法》、《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当代肝胆疾病治疗学》、《中西医结合内科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等系列重要专著。这些专著是对中西医结合腹部外学理论的系统整理,成为中西医结合外科工作者的必备书。

2 重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贺教授对于外科疾病的认识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透过局部症状、体征的变化,去寻找内在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结所在,并据此进行调理。他认为脏腑辨证是中西医结外科的核心。在其编著的每一部书中,均从证属关系、生理关系、病理关系、诊断关系等不同角度,论述外科疾病与脏腑经络的关系,意在告诫人们,学习中西医结合外科之前,必须牢牢树立中医整体观念[1]。

贺教授在不遗余力地规范中西医结合腹部外科疾病中医病名的同时,非常强调对每一种疾病要区分不同的证型。贺教授认为,中医的“证”是有物质基础的,辨证就是要抓住这个固定不移的物质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才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例如,贺教授将胆石症证型分为肝胆瘀滞、肝胆湿热、毒热内蕴、血瘀阻滞四型[2],分别采取疏肝利胆,清热利湿,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治则,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大量治疗经验及病理检验证实,肝胆瘀滞、血瘀阻滞型胆石症属单纯性胆石症,肝胆湿热、毒热内蕴型属化脓型胆石症或合并脓毒症者,必须分证论治,方可达到理想临床效果。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腹腔脏器疾病的总称,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因复杂等特点。贺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建立了“三个结合”诊疗新模式[3],即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因、定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即借助现代化的诊疗设备明确西医的诊断、病位、病性,结合中医的辨虚实、病邪、分期、证型及辨证施治,使两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提高了疗效。临证方面严格掌握急腹症的外科手术适应证,筛选病例将中医诊疗过程贯穿应用于适合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病人的围手术期中,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缩短了病程,加快了病人的康复过程。

贺教授认为急腹症为六腑之病,而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任何影响其“通”、“降”功能的因素都可能成为发病之因。根据“六腑以通为用[4]”、“热者寒之”、“塞者通之”、“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的原则,以通里攻下治法为主,同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尽早祛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为治病之根本。贺教授将急腹症分为气滞、血瘀、热壅、湿热、正虚邪恋五种证型,并采用通里攻下、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通下、清热解毒法分证论治。还强调了急腹症病因错综复杂、多为兼证故需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治疗方能有的放矢,同时急腹症大多病情变化迅速,故应在中西医非手术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及全身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遣方用药方面更有独到之处,例如针对常见急腹症自拟了通胆排石冲剂[5]、尿路排石汤、腹立通膏、清胰腺汤等系列汤剂,在临床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4 首创总攻排石,特色疗法突出

总攻排石[6]疗法是在长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病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疗法。贺教授提出,变“被动排石”为“主动排石”的治疗构想,将中西医几种药物及措施协同应用,集中优势,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以加速排石,则事半功倍。同时还强调排石中应注重审症求因,合理使用中药以提高疗效,并以理气活血、清热利湿、通里攻下为治疗大法辨证论治。贺瑞麟教授在其主编《常见急腹症诊疗手册》中首先提出并详细阐述了总攻排石疗法的具体方法及理论依据。胆石病治疗时,将中药排石汤、针刺、硫酸镁、吗啡等,以及脂肪餐等多种治疗措施加以适当组合,使在短时间内排石,达到治疗效果。本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以中药增加胆汁排出;其次应用药物将胆总管下端oddi括约肌收缩,使胆汁暂时潴留,胆囊胀大,胆压增高;最后在病人能忍受的情况下(一般40 min),利用利胆药物,电针、排石仪等开放括约肌,收缩胆囊,大量利胆,在胆管压力突降,胆汁大量排出的过程中,使胆管内结石一举攻下或加速排出。

经过多年实践和不断总结经验,贺教授认为,由于治疗胆石症的“溶”、“碎”、“取”、“排”等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及适应证,对病情复杂的病例,用单一方法很难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必须采取综合疗法,方能提高疗效。如对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病人,近年开展术后内服中药并配合“总攻”排石,推按运经仪、胆肾综合治疗仪物理治疗,胆镜反复取石,使取净率显著提高,同时大大降低了胆道结石的复发率。

总攻排石疗法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医学的融合,中西医互补,提高了临床疗效。随着胆道外科的发展,各种内镜技术的应用,胆石症的治疗手段更趋丰富和多样化,但中医药的作用仍然无法替代。尤其在胆石症的围手术期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治疗[7],以及预防结石再发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价值与优势。

贺瑞麟教授一生从事中西医结合腹部外科临床研究,科教研硕果累累,为急腹症的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大批人才。我们坚信中西医结合腹部外科之路必将大有作为,我们将继续沿着前辈足迹,继承学术思想,不断创新并争取取得更大的成就。

[1]孙国岗.中医整体观念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653.

[2]贺瑞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的进展与展望[J].中医杂志,1983,24(7):551.

[3]曹作军.贺瑞麟诊治胆石症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6):430.

[4]姚旭.“六腑以通为用”的临床意义[J].湖南中医杂志,2009,25(2):97.

[5]李淑叶,尹本茹,牟晓虹.通胆排石冲剂利胆效应的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6(3):195-196.

[6]陈松春.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的进展与展望[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5):117-118.

[7]曹作军.胆道镜配合中药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196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3,9(5):375-376.

猜你喜欢

胆石症排石胆道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如何通过运动排出肾结石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胆石症的易感因素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教你一套排石操
脂肪肝与胆石症可以“异病同治”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中药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76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