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Wallenberg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2014-01-23孟庆伟
黄 伟,孟庆伟
Wallenberg 综合征,又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1895 年由Wallenberg首先报道,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延髓背外侧部损害,引起该处神经核团及传导束受损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时症状不典型,不易及时确诊。本文总结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6例Wallenberg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病人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42岁~75岁,平均58岁;既往有高血压26例,糖尿病18例,高脂血症18例,冠心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房颤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0例,吸烟史20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36 例Wallenberg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
2 结 果
2.1 临床表现 36例病人全部呈急性起病,症状相继出现,活动中起病10例,安静状态起病26例。主要症状及体征:眩晕呕吐36例(100%),吞咽困难饮水呛咳34例(94%),Horner征28例(78%),交 叉 性 感 觉 障 碍28 例(78%),共 济 失 调26 例(72%),呃逆16 例(44%),周 围 性 面 瘫3 例(8%),偏 瘫3 例(8%),复视2例(7%),意识障碍1例(3%)。并发症主要有吸入性肺炎6例,呼吸衰竭2例,应激性溃疡2例,新诊断心律失常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
2.2 影像学检查 36例病人发病后立即行头颅CT 检查,延髓背外侧均未发现病灶,2d~7d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发现延髓背外侧梗死灶,病灶呈长T1,长T2,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表现,其中3例伴小脑梗死,1例伴桥脑梗死,全部行头颅血管检查[头颈部CT 血管造影术(CTA)或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其中7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闭塞,12例一侧椎动脉(VA)远端近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7例一侧VA 起始段重度狭窄或闭塞,2例VA 合并基底动脉重度狭窄,4例一侧椎动脉重度狭窄,另一侧椎动脉先天纤细,4例未见异常。
2.3 预后 死亡3 例,1 例住院第3 日突然呼吸心跳停止死亡,1例入院后合并吸入性肺炎出现呼吸衰竭于入院第10日死亡,1例合并小脑大面积梗死出现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家属拒绝手术治疗于入院第6日死亡。其余33例治疗10d~14d好转出院,随访4周,33例眩晕,走路不稳症状缓解,3 例未完全缓解,但均有不同程度好转。32例吞咽功能恢复,4例未恢复,仍需保留胃管鼻饲饮食。Horner征,感觉障碍均未完全恢复,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3 讨 论
3.1 病因及危险因素 过去Wallenberg综合征临床被视为等同于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发展,人们对Wallenberg综合征的病因有了新的认识,意识到PICA 闭塞并非是引起该综合征的唯一病因,更多原因为VA 颅内段或起始段的狭窄,闭塞或VA 起始段的血栓脱落[1],国内有研究证实PICA 闭塞仅占10%,约75%由一侧VA 闭塞引起[2]。Kim[3]对130例头颅MRI表现为单纯延髓背外侧受损的病人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发现67%为VA 病变,10%为PICA 病变,与国内结果相近。本组中观察头颈部血管检查发现VA 病变25例,占69%,PICA 病变7例,占19%,与文献报道相符。本组中1例既往有扩张型心肌病史,1例有持久性房颤史,二者头颈部CTA 检查均未见异常,考虑病因为心源性栓塞。除此之外文献报道一些其他少见原因也可以导致Wallenberg综合征,如延髓出血、后颅窝肿瘤、椎动脉夹层、椎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颈椎按摩后等,提示Wallenberg综合征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组多病因综合征。Kim 认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是本病的危险因素,本组观察显示Wallenberg综合征与其他脑血管病相同,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与文献报道相符。
3.2 临床表现 Wallenberg综合征经典五大症状[4]包括:眩晕,恶心,呕吐伴眼震(前庭神经核受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病变侧软腭麻痹以及吞咽反射减弱(疑核受损),同侧面部及对侧躯体痛觉,温度觉减退或消失(三叉神经脊束核及脊髓丘脑束受损),同侧Horner征(交感神经通路受损),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绳状体,脊髓小脑后束受损)。本组中还出现了复视、轻偏瘫、病理征、周围性面瘫、呃逆等症状,可能是由于血管变异及脑水肿波及桥脑的展神经核、面神经核及同侧或对侧锥体束,形成Opalskis’s综合征[5]。呃逆是由于病变或水肿累及迷走神经核所致。本组中1例合并小脑大面积梗死者出现了意识障碍,考虑的原因为急性卒中后幕上积水导致。除了以上症状和体征外,临床中还会并发一些其他系统的症状,由于球麻痹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而出现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本组中6例出现了此并发症,因此早期吞咽功能评估,鼻饲饮食及正确气道管理意义重大,延髓呼吸中枢受累出现呼吸衰竭,自主神经受累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本组中2例急性期并发了室性心律失常,因此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做相应的监测及治疗。本组中以5大经典症状为主要表现,其中眩晕的发生率最高,且三分之二是以首发症状出现的,轻重不一,可视为较特异的症状,有时可早于其他症状出现数天,临床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本组中1例病人,因眩晕就诊门诊,眩晕与位置有关,门诊查头颅CT 未见异常,诊断为良性位置性眩晕,经治疗症状无好转,收入院后仔细查体发现Horner征,交叉性感觉障碍,共济失调,头颅MRI检查后确诊为Wallenberg综合征。
3.3 影像学特征 本组36例病例头颅CT 均未发现病变,考虑与后颅窝骨性结构多及伪影所致,说明头颅CT 对本病分辨差,无诊断价值。头颅MRI检查均提示延髓背外侧病变,说明头颅MRI更适合诊断本病,DWI能早期清晰显示病灶部位,可分辨出急性和亚急性期梗死,大大提高了本病早期诊断率,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提示临床若可疑Wallenberg综合征一定要完善头颅MRI检查。本组中头颈部血管检查发现颅内外血管严重病变32例,因此确诊病例有条件者应完善头颅CTA 或MRA等血管相关检查,明确病因,血管情况,侧支代偿情况,指导临床及二级预防。
3.4 预后及防治 文献报道[6]单纯Wallenberg综合征预后相对良好,除非合并以下三种情况:合并小脑梗死,梗死灶大出现小脑占位效应,引起延髓受压,严重致死;病人迅速死亡,因为迷走神经背核受累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或自主呼吸中枢受累;双侧椎动脉均有闭塞性病变,出现梗死灶对侧延髓缺血性症状。本组死亡病例中1例合并了小脑大面积梗死,1例突然呼吸心跳骤停死亡。与文献报道相符。除了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危险因素外,及时控制并发症也是预后的关键。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影响预后,故存在球麻痹者必须做吞咽功能评价,早期下胃管鼻饲饮食,加强护理勤翻身叩背。本组中1例入院后未及时下胃管合并了吸入性肺炎致呼吸衰竭死亡。另外本组随访观察发现:眩晕及共济失调恢复较容易,症状多在2周~3周内逐渐缓解,眼震亦不持久,吞咽困难一般在3周逐渐恢复,Horner征及感觉障碍完全恢复较难。
Wallenberg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单纯型预后良好,复合型往往预后不良,临床怀疑本病者,一定要完善头颅MRI检查,避免误诊而贻误治疗,确诊病例有条件应完善头颈部CTA 或头颅MRA 等血管检查以明确可能存在的病因,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多证据。
[1] 王丽,张莉,姜亚平.延髓背外侧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9,4(5):343-345.
[2] 杨期东,贾建平,罗祖名,等.神经病学(供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17.
[3] Kim JS.Pure lateral medullary infarction:Clinical-radiological correlation of 130acute,consecutive patients[J].Brain,2003,126(8):1864-1872.
[4] 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36.
[5] Kimura Y,Hashimotoll,Tagaya M,et al.Lpsilateral hemiplegia in a lateral medullary infarct-Opalski’s syndrome[J].J Neuroimaging,2003,13(1):83-84.
[6] Caplan LR.Caplan脑卒中:临床实践[M]//王拥军,译.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