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病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会

2014-01-21朴月善卢德宏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神经科神经病病理

朴月善,卢德宏

神经病理作为病理学的一个亚专科,是所有神经科疾病的基础,病理组织学诊断是神经科疾病确诊最可靠的、不可替代的金标准。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结构的巅峰更是至关重要[1]。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现将本科室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科室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的位置。

1.1 首先要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积累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病理诊断尤其是活体脑组织病理诊断强调与临床及影像的密切结合。在神经病理的诊断实践中,带教老师要求研究生首先掌握基本的神经科知识、术语以及影像学观察的要点,具体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现病史及既往史,脑脊液生化等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所示病变的位置、单发或多发、皮层或白质等信息,使从有限的活检组织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成为可能[2]。例如,当遇到静脉窦血栓所致的出血性脑梗死病例时应该进一步仔细寻找线索,探究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可能原因(包括脑膜癌病等罕见原因),为临床进行有针对性的病因治疗提供依据。

具体实施的培养方法包括:①要求研究生轮转的临床科室包括影像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功能神经外科;②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理论课程的学习。其中“神经病理”课程是国内绝无仅有的专业课程,几乎涉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所有方面,从神经系统基本病变、血管性疾病、炎症脱髓鞘疾病、难治性癫痫相关的病理、脑肿瘤、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乃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授课教师均结合日常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实践从基本病变、基本知识到崭新的学科进展,以生动的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授课。

1.2 横向和纵向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建立 除了日常工作中每个具体病例的诊断积累,还应高度重视多学科查房、剖检与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o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的作用。病理解剖可以验证临床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效果,发现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存在的问题,并且用病理所见解释临床症状和病理生理。通过CPC的形式,能够实现病理和临床的交流与统一。CPC可为年轻医生和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诊断思路,提高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并吸取教训、学会辩证地分析客观现象[3]。通过大量的切脑及后续的阅片观察掌握基本的解剖关系,可为规范化的处理难治性癫痫手术切除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海马结构,如果标本处理和取材不当,无法观察海马结构的几个分区,致使不能做出精准的诊断和分级分度。

2 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基本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培训方面,带教老师通过文献阅读、课题设计、科研实践以及论文写作的过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与此同时,本科室也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培训要点:

2.1 重视个案报道 面对临床上纷繁复杂的病例,既要遵循指南或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又要敢于对罕见疑难病例提出独到的观点。每当遇到疑难罕见病例时,带教老师都会指导研究生通过文献检索、比对和思索后提炼自己病例的特殊之处和闪光点。罕见病例的可贵之处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病例数的积攒,为医生逐渐认清一个疾病的谱系提供了证据。

2.2 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及发言 在课件的制作、文献复习、临床病理联系的分析以及科内试讲过程中,研究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甚至是回答提问的技巧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2.3 论文撰写 鼓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准的论文尤其是核心期刊及英文论文。对于特殊罕见病例不能仅满足于CPC或是会议发言,应该写出高质量的论文进行报道。我科研究生在读期间多已在“中华系列”杂志和SCI收录的英文期刊上发表论著。

3 医德医风的培养

“先做人再做医生”,这首先就要求带教老师在医疗工作中热情耐心地对待患者及家属,业务上努力进取、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诊断治疗的水平,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医生在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时刻牢记“患者的利益高于一切”,认真做好来自全国的神经科疑难病例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好评。带教老师能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那么在无形中学生就会效仿。再加上适时正确的引导和与患者沟通技巧的训练,学生会逐渐做到尊重患者、理解患者、爱护患者,最终成长为有着良好医德的优秀医务工作者。

1 宋洁, 王贵平, 贺涛.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思考[J]. 教育管理, 2009, 2:98-99.

2 卢德宏, 朴月善, 陈莉, 等. 临床神经病理学——迎接现代影像学技术挑战的有力武器[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509-512.

3 高旭光. 简明神经病学[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92-94.

猜你喜欢

神经科神经病病理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药师参与3例神经科临床药物治疗的体会
越测越开心
综合医院神经科焦虑、抑郁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你是“神经病”吗?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