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角度比较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的新闻特稿的故事性
2014-01-17刘任之
刘任之
摘 要:本文通过比较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的新闻特稿的故事性特征,发现两者叙事特点均包含人文人情、个性化和生动化细节等,并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比较了两者的区别,叙事内容不同和叙事角度不同,毕竟这两家报纸的媒介性质和报道理念是不同的,因此才会在特稿的叙事处理上有所区别。
关键词:叙事;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新闻特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5--02
引言
我国随着新闻产业的改革发展,外国的新闻业务实践也进入了我国,特稿这种载体不仅仅只局限于单一的报道形式,它也在逐渐的丰富和发展中。今时今日,中国特稿的出现更加适应我国新闻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因此成为了《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知名媒体从业者努力学习、效仿、创新的报道产物。
一、《南方周末》新闻特稿的叙事特点
《南方周末》在面对我国转型的加速时期,认识到其中的复杂决定以每期4个版来报道同一个素材,采取专题式报道。自2002年起,南方周末开始刊登了一系列的优质都市特稿,如《办公室政治》、《保卫湿地战》等。南方周末在2003年的时候尝试拓展创作素材,并参考了国外特稿写作模式,陆续发表了《悲情航班MU52106》、《举重冠军之死》等大量的精彩报道。2005年的时候,《南方周末》“特稿组”正式产量稳定,脱离效仿期,成功诞生了大量的“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既有故事又有意义”的创作。应该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特稿是从《南方周末》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本文将试图研究南方周末新闻特稿的叙事特点。
(一)人文主义
特稿以其故事化的方式、巧妙的细节,无形之中地传播着正能量,读者能够在特稿文本的事态信息,情态信息中,解读暗含的精神,是新闻深层价值的呈现。许多的特稿中都有几个塑造丰富的关键人物,怎样让读者认可这些人物可信度,有理有节,则要求记者进行大量的采写直接引语的描述,以此提高特稿内容的准确性,刻画人物的特征。2008年南方周末以新闻特稿写作致敬献给了《中国青年报》第671期冰点特稿《回家》。南方周末给出的致敬评论是:“在八万多人生的离死别灾难中,有一篇描述普通百姓故事的《回家》脱颖而出;却仅仅只有一篇,的确着实令人惋惜的。在如今所有的媒体耽于信息快报的时代,仅以几千字的篇幅聚焦一个普通‘百姓的故事,已彰显情怀,回到最纯粹的寻找好题材的干劲,获得了一致好评。”《回家》叙述了在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后,居住在水磨镇的程林祥在映秀镇漩口中学废墟内找到了儿子程磊的尸体,并打算把儿子背回家,“让儿子在家过一夜”。记者利用真实的采访和质朴的文字讲述,体现出了一個百姓家庭在大地震面前,所造成了无法抚平的伤害与痛苦,震撼了广大读者的心灵。在大地震面前,实属比较难见的报道内容,记者耗费了大量精力来表现普通人的故事,这种人文关怀的态度,为这一场大灾难的写作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二)个性化细节
新闻细节是对新闻报道的事件、人物、背景、细节中抓住表现传播新闻方向的描写。《南方周末》特稿的细节一般能够理解为个性化,细节描写可巧妙地喻观点于新闻题材之中,巧妙地表达了媒体的倾向性。就算是针对一样的新闻事件,每个媒体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观点也是不一样的。就拿以往媒体对“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而言,一直以独立、客观的《南方周末》另创了一种风格,报道了“北川灾后真实的一面”,描述了真实的灾难。这是媒体的价值倾向在报道上的表达。在新闻细节筛选上,这种价值观的不同非常重要。
(三)诗性语言
过去担任过《南方周末》高级记者的南香红从事新闻事业二十余年。她的作品如《野马》、《三峡无法告别》等等诸多报道,具有鲜明的“南香红”特点。这些作品令她成为《南方周末》探索性特稿写作的重要人物之一。她的作品,一直被命名为“中国式特稿”。南香红的写作特点包含了诗意的色彩,她在创作野马的文章中写道:“腾空而起的尘土,在马圈上空弥漫着,蹄声震颤着戈壁的空寂。”但是对一个大盗则这样写道:“盗墓的人在沙漠里,具有野狼一般进出荒野的嗅觉。” 在《地球最完美的废墟——交河故城》中,南香红赞叹道:“抚摸满身创痍却傲然屹立高崖上的古寺,观察大佛寺傍边干涸的河床,岁月悠悠在我眼前流逝。仿佛我来到了寺院庙宇高大佛寺凌云经蟠飘飞,耳旁听到了仿佛晨钟暮鼓的敲击声。”
二、《中国青年报》新闻特稿的叙事特点
(一)人情人性的故事
故事化新闻报道是利用故事的写作形式去报道新闻的一种写作方式。新闻中合理运用故事化叙事的特点,这种写作方法提高了报道新闻的客观性等,使新闻报道具有了趣味性等,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不错的崭新渠道。在“特别报道”的批评报道中,这一故事化的叙事形式获得了良好的运用和成功。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外逃高官胡星归案记》。在这一篇报道中,以“谁也没想到,胡副厅长在会后就离奇失踪了,直到看到A级通缉令,人们才惊慌失恐——?砸车事件”中难道蕴含着什么敏感的信息?它又和胡星失踪是否存在逻辑关系?——整个广州的住宿记录中都找不到“二胡”,唯独在白云宾馆的监控录像中惊现了他们的身影,公安部颁布了A级通缉令——神秘的“李力”落入了追捕组视线持——“李力”港澳通行证逃到香港的其实不是胡星本人,追捕组前往了异国追逃之路——胡星要逃离新加坡了,追捕组仍然没有申请边控——你的出逃非常不理智,起码不是男人的作为"为框架,分成了9个部分叙述了高官外逃胡星归案记的具体经过。
为了带动读者的阅读心情,提高阅读快感,布局谋篇时记者故意采取结构的跳跃以求产生悬念,而且还运用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首先抛出了两条平行的事件线一胡氏兄弟潜逃的路线和事件,追捕组的追逃的过程,以保证叙述逻辑明确。但在文字描述时,则故意打乱这样的逻辑线,以旧体章回小说的方法品评制造“想要知道故事接下来会如何发展,且听下回分解的”文笔技巧,充分打破直线式流水账叙事形式,倒叙、插叙的写作方法相互替换,使文章整体精彩绝伦,剧情跌宕起伏,让读者津津乐道、拍手称快。
(二)生动性细节
特别报道的批评报道不但布局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也十分注意形象化的描述,惯于通过对话、描写、设置场景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每一个真实的细节,使平面化的新闻报道变得丰富精彩,显著提升了新闻报道的魅力,促使报道更加贴近真实的生活,符合了读者的阅读需求。
例如《中国青年报》编辑部在改版词上描述的:我们提倡这样一种表达,探讨思想的本质,追寻历史的真相。人们注重细节,人们也更关注缩影,因为写意的影像常常隐含着时代意义。
在特别报道的批评报道中诸如此类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在《外逃高官胡星归案记》的报道中,胡星出逃时乘坐的轿车是什么款式的?什么颜色的?车牌号码的价值? 待命在深圳口岸时吃饭的追捕组,吃的是干粮还是大餐?胡星与其弟弟出现在广州酒店时,身着是什么衣服等等?胡星在新加坡被追捕组逮捕时签署自愿回国申明文件时,他有何话想说、手脚是不是在发抖?等等诸如此类的疑问,这些细节贯穿在稿件中,生动、形象,在现实的前提下人物非常生动,使读者有一种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样。
三、《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的新闻特稿的故事性比较—以汶川地震故事为例
(一)叙事内容不同
由于两报报道的是相同的事件,所以本文按照报道内容对两报的报道实施分类统计比较。笔者分别对2008年5月13日到3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和5月15日、22日、29日《南方周末》三期报道展开统计,列出五大类别:对党和政府机构以及领导人的报道;对志愿者、官兵救灾人员的相关报道;对灾情与受灾人群的报道;周刊文章、讨论;诸如其他交通信息、各地捐助等的报道。其中前3项最能突出报纸的价值观。按照笔者的粗略统计,得知《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价值:展示抗震救灾官兵和志愿者的爱国精神和献身精神;体现灾区群众在大灾面前的坚强的精神;党和政府起到的关键功能。《南方周末》的报道则过多体现于关注对受灾人民的情感关怀。
(二)叙事角度不同
假设说新闻内容利用“不报道”、“报道”以及“报道部分”来体现倾向性,那么报道视角则是从“怎么报”上来表现倾向性。尽管两报对地震局的直接报道都只有一则,但却可以简单地看出两报的倾向不同。在笔者统计的相关报道中,仅在5月13日《中国青年报》刊发头版新华社通稿《国家地震局:除震中地区外,全国包括四川其他地区近期发生强地震的可能性很小》。这是一则典型的标题新闻,只有150个字,读者很难从该报中获得地震局相关的其他消息。5月15日《南方周末》刊发《记录震后26小时内的国家地震局》,记者采取时间顺序观察记录震后二十多个小时内我国地震局的情况,使读者对新闻事件多了一个了解的途径,对新闻事件的认识更加的广泛。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目的倾向于注重为政府服务。《南方周末》则更关注以事件本身为中心,真实、客观的报道新闻。
四、两大报纸新闻特稿叙事性区别的因素
(一)媒介性质不同
《中国青年报》是团中央机关报,作为全国性的日报,是政府和党中央的耳目喉舌,其拥有明显的党性。在党性原则的规范下,它的主要作用是一种舆论的工具,倾听党和政府的聲音。所以“宣传”是《中国青年报》的重要职能,在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以一定的比例对党和政府单位或国家领导人的生动报道。
由省委机关报主办的<南方周末>,是城市类报刊。面对读者,《南方周末》除了担任引导舆论风向标的使命外。还需要接受信息传播市场的激烈竞争,他的主要职能不再是局限于以往媒体的“宣传”,而是逐渐地转变为“传播”,“传播”是《南方周末》的重要责任,以“作为党报的补充”的新形象存在。
(二)报道理念不同
《中国青年报》是共青团中央的机关报,人们一直都以促使社会进步、引导青年成长为重任。陈小川任《中国青年报》的总编辑,他曾经说过。前半句解读了<中国青年报>的特点,后半句则明确了《中国青年报》的社会使命:“促进社会和谐、引导青年成长”。带动社会发展是远大的目的,引导青年成长是方法,用模范人物典型引导青年是青年报刊的光荣使命。
转型后的《南方周末》,其新闻价值确立为“在这里,了解中国”。对<南方周末>来说,新闻除了是认识中国的产品,还是一个了解中国的媒介。<南方周末>既是存在于其中,而且还能够站在其外地观察中国,一方面从国际的角度分析中国。另一方面又以中国的角度看待中国。
结语
我国的新闻媒介常常兼顾党政和普通群众的要求。《南方周末》与《中国青年报》一方面相同,另一方面又互补,从媒介生态学而言这正是一种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程世寿,《深度报道与新闻思维》,新华出版社,2011
[2]张建伟,《深呼吸》(下),《经济日报》,2010
[3]展江,《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
[4]魏永征、王强华,《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5]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11
[6]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评析》,新华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