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鲍元恺管弦乐组曲《燕赵故事》技法分析

2014-01-17朱蕾

青年文学家 2014年5期
关键词:曲式技法

摘 要:鲍元恺的管弦乐组曲《炎黄风情》以脍炙人口的名额旋律和绚丽多彩的管弦乐色彩,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汉族人民的生活画卷。20多年来,通过国内外交响乐团在世界各地的演出,通过唱片、广播、电视和网络的传播,《炎黄风情》获得了各地华人的深刻共鸣,引起了西方乐坛的广泛关注并迅速称为演出率最高的中国管弦乐作品。

关键词:鲍元恺;燕赵故事;曲式;技法

作者简介:朱蕾(1989-),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2011级音乐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理论作曲。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5-0-02

作为当代中国著名作曲家,鲍元恺先生的代表作《炎黄风情——24首中国民歌主题管弦乐组曲》风靡世界各地。《炎黄风情》包括六个组曲,它们分别是:《燕赵故事》、《云岭素描》、《黄土悲欢》、《巴蜀山歌》、《江南雨丝》、《太行春秋》。每个组曲中又有四首小品,全都是脍炙人口的民歌改编而成,供管弦乐队使用。

第一组曲《燕赵故事》包括四首乐曲:《小白菜》、《小放牛》、《茉莉花》和《对花》。本文将对第一组曲《燕赵故事》进行调式调性和曲式结构的分析。

一、调性布局以及多种转调手法

调性包含调高(主音音高)和调式两方面的含义。从一个调性转入一个新的调性,并在新调上结束音乐段落,统称为转调①。

在《燕赵故事》这一组曲中,每首乐曲都使用了不同的调性布局以及转调手法。转调可以使得音乐主题在不同的高度上产生色彩的改变,即使反复使用同一主题素材,却不会让人感到重复,使得音乐更加具有色彩性。

调性的远近关系②:调性之间有远近之分,两调之间相差一个升降号为近关系,相差二至六个升降号均为远关系。

常见的转调手法有:共同和弦转调,调式交替,调性对置。

共同和弦②是前后两调共有的和弦,利用它在前后调中不同的级数、不同功能性质作为调性转换的纽带,开始向新调过渡。使用共同和弦转调是常见的转调手法之一。

在民族调式中,调式交替指的是在同宫系统中主音的转移。由于是同宫系统,因此宫音与音列完全相同,但主音的改变使得调式色彩与性质发生改变。调式交替的特征③是:在结构内部体现出不同调式的“交叉混合”或“平行对置”等,它比暂转调中的调式交换意义还要小一些,色彩对比却较为明显突出。

调性并置是指不同段落之间没有转调过渡,而是直接连接形成不同调性之间的并置。由于是直接两个不同调性的碰撞,因此加强了色彩性,削弱了功能性,更多的用于展开部。

(一)、小白菜

全曲为复三部曲式,呈示部与再现部的音乐主题素材都来源于河北民歌《小白菜》,这两部分的调性都为G徵调。中部的音乐素材则来源于另一首河北民歌《哭五更》,这部分在调性上与前后形成对比。

在第一部分中,乐曲在第20小节结束于由G徵、B变宫和D商构成的主和弦,而乐曲第二部分的开始即第21小节则承接了这一和弦,以前调的主和弦为后调的属和弦,运用共同和弦转调的手法转入C徵调。

在第二部分中,《哭五更》主题第一次呈示结束即第31小节,乐曲通过一连串的调式音列过渡到下方二度bB徵调,开始了主题的第二次呈示。

最后,在第49小节,作曲家运用调性并置的手法,乐曲回到了G徵调并结束。整首乐曲的调性布局为G徵-C徵-bB徵-G徵,全曲都为徵调式,保持了风格的统一,但通过多次的调性转换,使得乐曲对比鲜明。

(二)、《小放牛》

本曲为复二部曲式,呈示部旋律取材于河北同名民歌,第二部分为变奏曲,取材于另一首河北民歌《小放牛》。

本曲采用了调式交替的手法,呈示部从乐曲开始到第31小节,这段音乐又可以细分为两个小的部分:第1-7小节是引子,第8-31小节是主体部分,呈示部为E羽调式。第二部分为变奏曲,从第32小节至最后,调式为D徵调。第二部分的音乐在主音与调式方面发生改变,运用共同和弦的手法,转入D徵调,主音从呈示部的E音转到D音。由于前后两个调属于同宫系统即G宫系统,宫音和调式音列完全相同,并且呈示部的落音E音即为第二部分的起音,因此,两个调式转换自然,为五声性调式交替手法。在本曲中,由于羽调式具有小调柔和美,徵调式具有大调明亮美,因此尽管是同宫系统,前后两部分的色彩对比却十分明显。

(三)、《茉莉花》

本曲是一首小型的变奏曲,变奏并不体现在旋律主题上,而是体现在和声与配器上。本曲采用二度关系的调性布局,全曲为主题旋律在不同调性上的多次呈示,调式始终为徵调式。

乐曲共分为三个部分。乐曲第一次主题呈示在E徵调上,由于主和弦为E徵、#G变宫和B商,为了回避偏音并且不与后调产生冲突,于第22小节终止于由E徵、A宫和B商组成的主替代音和弦,第一小提演奏的主题旋律落于主音E徵音上。第23小节主题旋律由中提琴声部接过,和声为E羽、G宫、B角和D徵构成的Ⅱ级七和弦第二转位,以前调徵音E为后调的羽音,转入D徵调,这实际上也是使用的共同和弦转调手法。在轉调的过程中,中提琴声部与大提琴声部都以级进上行的方式向新调过渡,调性转换自然流畅。

主题在D徵调上的第二次呈示于第37小节终止,而由中提琴演奏的主题旋律落于主音D上。第38小节由第一小提和第二小提声部接过主题旋律,使用调式音列过渡的手法转入下方二度C徵调,乐曲最终结束于C徵调。本曲虽然在主题旋律上并没有改变,但由于调性的巧妙布局,给音乐带来了色彩上的对比,赋予了这首优雅细腻的沧州民歌以崭新的活力。

(四)、《对花》

全曲分为复三部曲式。呈示部与再现部都采用同民民歌主题《对花》素材,调性为D羽调。中部为一首变奏曲,与前后形成对比,采用了另一首河北民歌《放风筝》的主题旋律,运用了调性对置的手法,主题旋律在不同的调性上多次呈现。

第一部分由开始至第45小节,气氛热烈欢快。第45小节结束于D羽、F宫、A角构成的主和弦第二部分从第46小节开始,以前调的D羽为后调的D徵,以前调的主和弦为后调的属和弦连接到新调的主和弦,转入G宫调。这里虽然不是直接使用共同和弦转调,但是前后两个和弦的连接却是具有功能性的。

第二部分使用调性并置的手法,使《放风筝》的主题旋律先后在bE宫、B宫上得到呈现。第106小节,为了向再现部的调性和主题过渡,首先采用调性并置的手法使主题在D徵调上呈示,随后采用同主音转调的手法,以前调主音D徵音为后调主音D角音,转入D角调。

再现部仍旧运用同主音的转调手法,以D音为羽音,从第110小节开始至最后,调性回到D羽调并在此调结束。乐曲中间部分在调性上与前后有所对比,并且通过一连串的转调推动音乐的发展,形成高潮。

本文通过对鲍元恺先生《炎黄风情——24首中国民歌主题管弦乐曲》的第一组曲《燕赵故事》调式调性及曲式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作曲家在西方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的基础上,灵活多变地赋予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新的活力,使用了多种转调手法,让每一首作品都充满着色彩与内涵。

注释:

[1]沈一鸣.《和声学新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5月).

[2]沈一鸣.《和声学新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5月)

[3]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4月).第61页

参考文献:

[1]沈一鸣.和声学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曲式技法
诗语的构成技法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王旭东山水画技法(十二)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曲式分析“四要素”的认知与结构功能逻辑的有机关联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