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军兵种《军语》编纂的历史回顾
2014-01-11□杨鲁
□ 杨 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十分重视军语的编纂和使用,并将其作为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在组织编纂出版六版全军综合性《军语》的同时,有关军兵种也组织编纂出版了若干部《军语》。这些军兵种《军语》与本军兵种的作战和建设任务相适应,与全军综合性《军语》相衔接,不仅满足了各军兵种指战员的需要,同时为各军兵种部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联合作战和建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一、已步入全军军语系列化建设轨道的《陆军军语》编纂
陆军是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要在陆地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出版的六版全军综合性《军语》中,陆军军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收词数量较多。其中,1972年版《军语》(军内试行本)把陆军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铁道兵等兵种作为独立的类目设置;1982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把陆军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学兵、铁道兵等兵种作为独立的类目设置;1997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把陆军的炮兵、装甲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种作为独立的类目设置。1951年版《军语汇编》、1957年版《军语画一》和2011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都把“陆军”设置为独立的类目。
2011年,经军委批准的《全军军语系列化建设实施纲要》确定编纂《陆军军语》,由总参军训部牵头组织。这将填补我军军语系列化建设和陆军基础理论研究的空白。首版《陆军军语》拟设置:综合、陆军作战、陆军建设、陆军非战争军事行动、陆军指挥、陆军军事训练、陆军体制编制、陆军政治工作、陆军后勤工作、陆军装备工作、陆军军事地理…测绘…导航、陆军气象…水文…空间天气、陆军动员、陆军法规、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工程兵、防化兵、侦察兵、通信兵、特种部队等25个类目,计划收词约8000条,配图表约200幅。总参军训部确定,组织协调四总部有关二级部和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等单位参加《陆军军语》的编纂,前期工作已按计划启动。
二、收录军兵种军语数量最多的《海军军语》编纂
海军是我军的战略军种,是海上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军组织编修了1975年版《海军军语》(试行本)、2006年版《海军军语》(收词数量居历年出版的军兵种《军语》之首)。根据《全军军语系列化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海军将组织编修新版《海军军语》。
(一)1975年版《海军军语》(试行本)编纂简况。根据军委关于尽快统一军语的指示,海军在1972年版全军综合性《军语》(试行本)编纂出版后,由海军司令部军训部具体组织编纂了首版《海军军语》(试行本),以统一海军军语的使用和解释,便于作战指挥和战备训练。该版《海军军语》(试行本)设置:兵力组织名称,水面舰艇名称,武器、技术器材,战役战术综合用语,潜艇,海军航空兵,军事训练、舰艇组织,航海、水文气象,船艺,后方勤务等10个类目,收词866条。1975年7月,由海军司令部印发海军各单位施行。
1975年版《海军军语》(试行本)的印发施行,填补了《海军军语》编纂的空白,首次规范统一了海军的常用军语。
(二)2006年版《海军军语》编修简况。随着军事科学的发展和海军建设步伐的加快,为给海军指战员提供统一、规范和易于理解的海军新军语,推动海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海军指战员的战斗力,适应海军新世纪新阶段履行使命任务的需要,经海军首长和海军司令部批准,自2002年6月开始,组织修订1975年版《海军军语》(试行本)。编修工作由海军司令部军训部牵头,海军司令部编研室组织,海军有关院校、科研单位承担,经历了调研论证、上报、下达任务、制定编修规则和体例规范、拟定词目总表、组织审稿等阶段。该版《海军军语》编纂确定的基本思路如下:一是以全军综合性《军语》的体例规范为基本依据,在词目释文等方面与全军综合性《军语》相衔接。二是以全军和海军的条令条例为依据,词目释文内容不能与条令条例相违背。三是紧密联系海军实际,突出海军特点进行选词和撰写释文。四是坚持继承创新、完整实用的原则,以保证选词、释文的规范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五是与当前的海军作战、训练、管理等工作需求相适应,着眼于国际军事发展,并充分考虑与国际海军惯例接轨。
该版《海军军语》设置:综合,海防与动员,海洋法与海战法规,海军法规,海军战略,海军战役,海军合同战术,海军信息作战,海军作战与指挥,海军侦察情报,海军技术观察,海军通信、机要与指挥自动化,海军电子对抗,海军战场建设,海军防化与核安全,海军防旧与损管,军事航海与船艺,海军地理与海洋测绘,海洋水文气象,海军体制编制,海军军事训练与院校教育,海军行政管理,海军政治工作,海军后勤,海军装备工作,海军导弹武器,舰炮武器,水中武器,潜艇与潜艇战术,水面舰艇与水面舰艇战术,海军航空兵与航空兵战术,海军陆战队与陆战队战术,海军岸防兵与岸防兵战术等33个类目,收词10623条。2006年11月,经海军批准,该版《海军军语》印发海军各单位施行。
2006年版《海军军语》的颁发施行,对规范和统一海军军语,在海军战备、训练、管理和国际交流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新版《海军军语》编修简况。根据《全军军语系列化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海军拟于2015年启动新版《海军军语》编修工作,计划于2017年完成。新版《海军军语》计划收词约8000条、配图表约200幅。
三、发端于空军军语译名统一的《空军军语》编纂
空军是我军的战略军种,是空中作战行动的主体力量。1956年12月,空军司令部发出《关于统一军语问题的通知》,要求统一“空军现有的军语译名”,并提出“军语译名必须合乎科学含意和原文原意,必须简明易懂,合乎汉语规范”,由此开辟了《空军军语》编纂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以来,空军组织编修了1983年版、2012年版《空军军语》。
(一)1983年版《空军军语》编纂简况。1983年版《空军军语》是根据1979年3月军委关于增修《军语》的指示精神,按照空军作战、训练的实际需要,在完成1982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空军”类目编修工作后编纂而成。送审稿由空军司令部、空军后勤部、空军工程部分别组织验收,并联合批准颁发试行。参加编写的有空军学院、工程学院等13个单位。该版《空军军语》共设置:总类、航空兵、航空技术装备、飞行、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领航、飞行管制、气象、航空工程工作、后方勤务等14个类目,收词1664条,配图86幅。其中从1982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中收录了“空军”类目和其他有关类目的术语450条。附汉语拼音索引和笔画索引。
1983年版《空军军语》的颁发试行,对规范和统一空军军语,加强空军与全军及其他军兵种,空军各兵种、各系统之间的交流与协调,提高空军部队的战备、训练、工作、科研水平和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2012年版《空军军语》编修简况。为贯彻落实军委依法从严治军方针,扎实做好空军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提高空军各级机关工作水平和效率,保证空军部队作战、训练、管理、保障、科研等方面的统一协调,促进空军全面建设,空军决定重新编修《空军军语》,并于2006年2月启动编修工作。为此,空军专门成立了空军军语管委会及办公室。空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有关二级部(局)及空降兵某部参与编修工作。空军机关和有关院校、科研单位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审定工作。空军司令部领导要求新版《空军军语》编修工作要突出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新要求,突出新时期空军作战、训练、管理的特点,使新版《空军军语》满足空军各级指挥人员的需要,成为与上级机关、兄弟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军事用语规范。空军军语管委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选词、定词、撰写、审稿、征求意见等工作,至2012年10月形成终审稿,先后报空军首长和空军军语管委会审定、全军军语管委会审批,于当年12月出版,发行至空军团以上单位和有关基层分队。
该版《空军军语》设置:综合、空军作战…指挥、空军侦察情报、空军军事训练、空军军制…行政管理…动员、空军政治工作、空军后勤、空军装备工作、航空装备…航空理论、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空军电子对抗兵、空军通信兵、空军防化兵、空军地理…测绘、空军气象等19个类目,收词6227条,配图表157幅,所有词目均标注了英文译名,附英文译名索引和汉语拼音索引。在1983年版《空军军语》的基础上,新增设了“空军作战…指挥”等5个新类目,增加了4500余条适应空军信息化建设和联合作战新特点、新要求的新词目,删除了部分已经陈旧、很少使用的词目。
2012年版《空军军语》是全军军语系列化建设启动以来出版的首部《军语》。它与2011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相衔接,是空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和军事实践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具有鲜明的空军特色和时代特征。
四、军兵种《军语》问世最早的《第二炮兵军语》编纂
第二炮兵是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是我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炮兵组织编修了1972年版《第二炮兵常用军语》(试行本)、1984年版和新版《第二炮兵军语》。
(一)1972年版《第二炮兵常用军语》(试行本)编纂简况。1972年版《第二炮兵常用军语》(试行本)收词219条,是第二炮兵领导机关于1966年成立后,在1972年版全军统一使用的综合性《军语》(试行本)编纂出版之际,组织编纂的首部《第二炮兵常用军语》,也是编纂出版最早的军兵种《军语》。
(二)1984年版《第二炮兵军语》编修简况。1984年版《第二炮兵军语》是根据1979年3月军委关于增修《军语》的指示精神,在参与完成1982年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导弹…核武器…航天器”等有关类目编修工作后,在1972年版《第二炮兵常用军语》(试行本)的基础上,针对第二炮兵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训练等方面的特点增修而成,由第二炮兵颁发所属机关、部队、院校和科研单位试行。该版《第二炮兵军语》设置:火箭和导弹,核武器,导弹阵地和地面设备,训练和发射,作战指挥,保障,导弹武器装备论证、试验和定型,其他等8个类目。收词913条,较1972年版《第二炮兵常用军语》(试行本)增加694条。
1984年版《第二炮兵军语》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规范性军兵种《军语》,具有鲜明的二炮特色,切合当时二炮部队的实际和需要。
(三)新版《第二炮兵军语》编修简况。为适应二炮建设跨越式发展和加强二炮军事科研的需要,新版《第二炮兵军语》编修工作于2010年4月启动。二炮司令部领导明确提出,《第二炮兵军语》编修工作要“高起点展开,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完成”。为此,二炮专门成立了军语编审委员会和编审办公室,同时成立了军语审修专家组。二炮指挥学院、工程学院、装备研究院、士官学校和二炮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有关二级部参加了编修工作。编修工作是在继承1984年版《第二炮兵军语》的基础上,根据30年来第二炮兵军事领域的发展变化和部队作战、建设的实际需要,采取“增、留、改、删”的方式进行编修,经历了筹划准备、部署任务、选词定词、释文撰写和初审、二审、三审等阶段,计划于2014年完成编修任务。
新版《第二炮兵军语》拟设置:综合、战备、作战、军事训练、军制…行政管理、政治工作、后勤保障、装备保障、装备技术、侦察情报、目标…诸元、测绘…导航、任务规划、气象…水文、工程…伪装、机要…通信、核军控…核安全…核生化防护等17个类目,收词6400余条。
二炮部队指战员正在期待体现二炮特色和时代特征、具有权威性和法规性的新版《第二炮兵军语》的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