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微博使用行为、动机与孤独感关系

2014-01-10黄文森,江宇

今传媒 2014年1期
关键词:孤独感大学生

黄文森,江宇

摘 要:近年来快速崛起的微博,已成为当下互联网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之一,广泛而深刻地影響着大学生群体的性格、情感和学习生活等方面。本研究通过对广西大学194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孤独感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行为、动机的关系进行初探,以更好了解并引导大学生上网使用行为。结果显示,大学生孤独感越强,使用微博的动机越强烈;孤独感与微博使用强度不相关,与使用习惯显著相关。

关键词:微博使用;孤独感;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33-03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微博(Micro-blogging)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获取、分享、传播以及互动的平台,其发展起源于美国的Twitter——由Evan Wiliams等人于2006年创建的由参与者自行组织内容的网站[1]。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随后其他门户网站搜狐、网易、腾讯也先后推出微博服务,用户数量以每周50%的速度增加。据CNNIC2012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将近半数网民在使用微博,比例达到 48.7%;另据统计,我国微博用户量约为3.27亿,19岁及以上的微博用户占比已达到88.81%。

微博作为互联网新兴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大学生网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潜在的问题,从心理学来看,互联网对用户的认知过程、社会性、情绪和性格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国内外不少学者关注互联网用户幸福感(well-being)的研究,而孤独感作为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 being)的重要指示器,是研究的焦点之一[2]。Weiss(1973)和Peplau、Perlman(1979)等人都认为,“孤独”是由于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不愉快的心理感受或体验[3]。

Kraut、Patterson等人(1998)较早采用定量方法研究互联网与社会参与及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其中一个主要发现就是过度使用互联网与使用者的孤独感体验相关。孤独感与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属于社会心理与CMC(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的关系研究内容,研究中一直存在两种相反的假设:一种认为对互联网的使用会引起孤独感。斯坦福社会定量研究机构对4113名美国成年人的一项调查发现,在每周使用互联网超过5个小时的被试中,25%的人承认上网缩减了他们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4]。刘加艳对浙江某大学的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研究发现,上网时间和UCLA得分呈显著相关(r=0.177,P<0.05),即网络使用卷入度越高,孤独感越强。另一种假设则认为孤独的个体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Y.Amichai-Hamburger等人认为孤独的人倾向于使用网络结交朋友并寻求情感支持,在他们感到孤独、沮丧或焦虑时他们会选择上网。刘连龙等人认为,大学生的孤独感可以预测其网络成瘾程度,且孤独特质是形成大学生网瘾的根源。当然也有研究将两种观点结合起来,如田丽、贾哲敏对3058份网民样本调查发现,一方面我国网民中孤独感越强,对网络依赖的程度越深,对互联网各项功能的应用程度越深;另一方面,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弱化网民的孤独感。

那么,当微博介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后,长期以来对孤独感和互联网使用关系的认知是否会随着微博的出现而发生新的改变,目前国内尚缺乏从该角度对微博的研究。从国外对Twitter的研究来看,如Gina Masullo Chen(2011)以“uses and gratifications”(“使用与满足”)视角研究使用者的活跃使用Twitter与满足社交需要的关系[5];David John Hughes等人则通过Twitter与Facebook的比较研究,揭露了网络使用者人格与网络社交、信息搜索/交换的相关性以及不同人格特征与使用两类网站的关系[6]。但这些研究都未涉及微博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微博不仅可以让大学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还提供了一个自由抒发情感、与名人近距离接触的平台。但过分沉溺微博可能会使人与现实社会隔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进而形成强烈的孤独感。因此,本文将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着重考察孤独感与大学生微博使用行为习惯、微博使用强度、微博使用动机间的关系,以了解大学生的使用微博的规律和动机,为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的网络使用行为提供理论借鉴。

二、研究方法

基于初探的研究目的及成本的考虑,本研究选择广西大学在校全日制大学生进行调查。为了尽可能扩大样本的覆盖范围,本研究采用了配额抽样,即根据该校男女比例和年级人数分布两个变量并结合样本规模(n=210)进行抽样,共收回有效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2.4%。其中,男生105人(54.1%),女生89人(45.9%);大一36人(18.6%),大二42人(21.6%),大三40人(20.6%),大四32人(16.5%),硕士研究生40人(20.6%),博士研究生4人(2.1%);18岁以下5人(2.6%),19~22岁128人(66.0%),23~26岁60人(30.9%),27~30岁1人(0.5%);工科54人(27.8%),理科44人(22.7%),文科96人(49.5%)。

1.孤独感量表(UCLA)。UCLA孤独感量表(第三版)含20个积极或者消极方面的陈述,问卷采用Likert 4点计分,包括“从不”、“很少”、“有时”和“一直”四个评价等级,量表各项加总得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6) ,和重测信度(两个月后为0.73),并具有较高的同时效度。在参考UCLA孤独感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语言习惯,本次研究构造了对大学生孤独感测量的孤独量表。经测,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58,量表内在一致性较高。问卷的KMO值为0.82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7]。在因子分析中,提取生4个特征值大于1.0的因子,并命名为:社交孤独、归属情感、社会支持和人际渴望。

2.微博使用动机量表。根据对文献的回顾梳理,本研究在前人(Liu et al.2010)提出的八个使用Twitter的动机基础上归结了微博使用动机的4个方面:人际交往、内容表达、信息获取(包括娱乐)和逃避,并编制了11个题项,采用Likert量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采用1~5计分)。该量表内部信度良好,信度系数为0.746。问卷KMO值为0.744,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共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四个动机因子,解释程度为62.01%,分别为:信息获取、社会交往、逃避现实和自我表达。

3.微博使用行为量表。微博使用行为包括使用强度和使用习惯。其中,“使用强度”主要包含使用微博的时长、频率和浏览数量3项;根据微博的常用功能对使用习惯进行操作化得到8个指标,采用李克特量表5级计分(从“一周少于一次”到“一天多于10次”)。通过对以上11个题项的因子检验,验证了各题项间合理的内部一致的可靠性(信度为0.825),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强(KMO=0.820)。因子分析指定提取4个因子(变量解释程度为70.20%),分别为使用强度因子和3个使用习惯因子(包括表达使用、信息使用和人际使用)。

本文主要使用 SPSS13.0统计软件作为分析工具,采用了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三分之一大学生存在孤独感,不同的性别和年级之间无差异

大学生孤独感得分平均值为38.34(Std.D=8.19),其中,25人(12.9%)被试者孤独感得分为48分以上,属于高度孤独者;36人(18.6%)处于42~47分档,属于一般偏上孤独者,71人(36.6%)处于35~41分的中间水平,其余62人(31.9%)处于一般偏下(18.0%)或低度孤独者(13.9%)得分结果几乎近似标准正态分布(Std.D=1.20),与经验观察情况基本吻合(如图1所示)。此外,男生孤独感平均得分为38.7±7.6,女生为38.0±8.9;大一39.2±9.1,大二37.3±7.9,大三39.9±8.7,大四38.4±7.8,硕士研究生37.4±7.6,博士研究生34.3±5.7。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和年级之间的孤独感得分无显著差异,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8]。

图1 大学生孤独感得分分布(以广西大学为例)

(二)大学生孤独感越强,使用微博的动机越强烈

经过回归计算,194个被访者在各因子上得到每個个案的因子得分,并将因子变量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交孤独”与微博使用动机“逃避现实”成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0.189**,P<0.01),“归属情感”与“社会交往”有显著的相关关系(0.155*,P<0.05)。

由表1可知,大学生群体“社交孤独”感越强烈即在现实社会交往中得不到满足,越倾向于使用微博逃避现实,如通过使用微博消解孤独寂寞,或起到暂时从现实的学习生活中解脱的作用。与我们的预测不同的是,“社交孤独”与“社会交往”动机并没有呈现显著相关,也就是说现实的社交孤独并不会成为大学生使用微博结交或联系网上的朋友的动机。

另一方面,“归属情感”越缺乏的人即是认为自己现实交往中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人,往往出于“社会交往”的目的来使用微博,希望得到微博好友的帮助或与其沟通交流。在“社会交往”动机中,数据显示题项“能够与朋友保持联系,互相了解彼此的动态,增进交往”的平均得分为4.12,“能够认识更多的朋友,扩大交际圈”的均分为3.78。由此可见,虽然都是出于社交需要,但稍多的人使用微博是为了与朋友保持联系、增加群体归属感,而非“另起炉灶”、扩大交际圈。

(三)孤独感与微博使用强度不相关,与使用习惯显著相关

数据分析显示(如表2所示),大学生微博使用强度与孤独感无相关关系,说明微博的使用频率、时间和程度的增加,不会造成孤独感的增加;反过来假设,孤独感亦不会造成大学生对微博的过度使用。这在结果上与早前(Kraut,Patterson,et al.,1996)的研究结论——过度使用互联网与使用者的孤独感显著相关相悖。

微博使用习惯则与孤独感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归属情感”与“人际使用”成显著相关(0.198**,P<0.01),说明微博使用者对自己群体归属的感知越差,越倾向于使用微博的人际功能(“@”或私信)与微博的好友进行联系和交流。

四、讨 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孤独感体验,但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的孤独感没有差异。Weiss(1973)提出“孤独”包括社会孤独和情感孤独两类,在本文的孤独感因子中“社交孤独”和另外三个因子(“归属情感”、“社会支持”以及“人际渴望”)分属这两种类型。大学生由于社交孤独而选择使用微博来“逃避现实”,而又出于情感孤独而在微博上寻求“社会交往”。与社交网站不同,微博的社交服务功能远不如其信息平台功能优势,而且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微博粉丝(或听众,腾讯微博对关注者的称呼)基本局限于现实的好友(或QQ好友),因而孤独感越强的人,往往使用微博来逃避现实、消遣或者维系现实的人际,很少通过微博“索要”现实无法得到的人际交往。这是微博时代网络使用与孤独感关系的新特点之一。

微博使用强度与孤独感不显著相关,这是本研究意料之外的。该结论以个案的形式拒绝了之前一直流行的研究假设(Kraut,Patterson,1998;Lavin,et al.,1999)。导致结论相反的原因可能有三:其一,微博仅作为单一网络平台其与大学生孤独感之间的影响作用尚不突显,尤其是主要影响孤独感的社交和娱乐游戏等[9]网络服务功能在微博中并不突出。其二,大学生群体的不同人格特征或人际环境对不同个体心理的影响,间接干扰我们对孤独感与微博使用关系的测量,其中心理要素(如人格、性情等)、人口学因素(如性别、经济地位)、网络服务类型(如信息服务、社交服务)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因素;最后,不排除主观判断造成的样本规模以及系统误差的影响。孤独感与微博的使用习惯存在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归属情感”较差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微博的人际使用功能(包括“@”功能和私信功能);反过来,说明微博的人际交往功能可以缓解大学生现实的人际关系紧张。以上发现与前人对社交网站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虽然SNS与微博的功能不尽相同),阴良[10](2010)在对人人网的研究中发现“孤独感强烈的人,并不是在使用的频率、深度上表现得突出,而是在‘认识更多的朋友方面表现突出”。同样,孤独感强的人试图通过使用微博来弥补现实的社交缺陷或以此获取慰藉,并没有在媒介的使用频度和深度上有所增加,而是表现在与微博好友的联系互动。这是孤独感与微博使用关系的又一新特点。

虽然微博使用与孤独感的相关关系已得以验证,但它们之间的指向问题以及孤独感作为心理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尚待研究;同时,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多的中介影响如羞涩、依恋、自尊、家庭功能和人际信任等变量应该被考虑进来,以在把握大学生微博使用与心理动因规律的基础上,更科学地引导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行为。

参考文献:

[1] 刘晖.Twitter:微博客时代的到来[J].传媒,2009(10).

[2] 刘旺,黄克乐.互联网使用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1(11).

[3] Weiss RS.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isolation.Cambridge,1973, Peplau,L.A.,& Perlman, D.(1979). Loneliness: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NewYork: Wiley Interscience.

[4] Morahan- Martin J, Schumacher P. Loneliness and so -cial uses of the interne t. Compute rs in Human Behav ior, 2003,19(6).

[5] Gina Masullo Chen,Tweet this: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on how active Twitter use gratifies a need to connect with other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27(2).

[6] David John Hughes,Moss Rowe, Mark Batey, Andrew Lee, A tale of two sites: Twitter vs. Facebook and the personality predictors of social media usag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2,28(2).

[7] 薛薇.基于SPSS的數据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 刘加艳.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4(3).

[9] Monica T.Whitty,Deborah McLaughlin, Online recre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eliness,Internet self-efficacy and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for entertainment purpos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7(23).

[10] 阴良.孤独感、社会认同与SNS使用之研究——以人人网为例[J].新闻大学,2010(4).

猜你喜欢

孤独感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