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2014-01-09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时相诊断率扫查

石 莹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彩超室,河南郑州 450007

超声波对肝硬化和肝癌的诊断率相对较高,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不过在遇到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情况下,早期的诊断有时候会相对困难,主要因素包括肝内小肝癌的声像图不显著、肝脏形态结构和回声异常等。目前我国临床大部分都通过CT、MRI、血管造影等一些影像方法来诊断,不过这些手段对于小于1 厘米的微小病变定性检出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分析肝硬化合并小肝癌超声造影灌注时间、增强模式和肿瘤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8例肝占位病变患者,全部给予声学造影,经过手术病理明确诊断44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共49 个病灶,均小于3 cm,其中男性39例,年龄在35~82岁,女性5例,年龄在29~78例,平均年龄为(57.6±9.8)岁;病灶小大范围在0.8~1.0cm 2 个,1.1~1.5cm 9 个,1.6~2.0cm 15 个,2.1~3.0cm 24 个,平均大小(2.51±0.68)cm;17例甲胎蛋白升高,占38.6%,其中10例大于400ng/mL。44例小肝癌病人在超声造影前半个月与后半个月之间行CT 检查,共由4 名有工作经验的放射、病理医师采用双盲法给予诊断。

1.2 选择仪器和方法

选用博莱科公司的超声造影剂SonoVue,新型脂质膜六氟化硫,微泡直径(粒径)范围1~10μm,平均2.5μm,其中<8μm 的达到90%,pH 值在4.5~7.5 之间。应用之前用5 mL 的生理盐水对造影剂冻干粉进行溶解,通过振荡混匀以后,抽取2.4 mL 从肘部浅静脉予以注射,控制在2~3 s 内注入完成。

超声仪:本次研究所用的仪器为百胜超高档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TechnosDU6、DU8 和CnTI 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

造影方法:对所有患者的肝脏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扫查,同时对扫查出的患者病灶的位置、直径、数量和回声的特性进行详细的记录备案,对造影前进行一次初步的诊断;对于患者肝肿瘤的扫查,需要仔细的找出可以以最大程序的显示多个结节的位置,之后运行CnTI,每位病人的个体因素各不相同,要按照不同胖瘦、病灶的深浅对仪器的功率进行调试,以便能够符合机械指数状态。在这个时候在显示屏上无法看到肝灰阶图像,仅可以接收到造影剂的二次谐波信号。超声仪内置计时器需要在给病人注射造影剂的时候运行,于病人主要部位病灶的灌注和回声会有不同强度的转换,对此情况应该进行动态观察;对于目标主灶每个时相的记录要确保完整,注意不能遗漏,之后观察主灶附近部位病灶的灌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在造影时,为了保证能够捕捉到微小病灶的时相,需要把探头固定,而且叮嘱病人自己要控制呼吸程度;还有一项不能忽视,就是对肋间的扫查,扫查的时候要注意让开肋骨干扰。在整个扫查完成之后,可以获得具有诊断意义的时相记录,在此项环节结束后,应该迅速扫查病人的整个肝脏,能够发现造影剂已经退出呈弱回声的新病灶。若是显像不足或者是需要观察不同部位时,可以间隔10 min 进行再次造影。

通过高清晰度录像带记录的大概为7 min 左右的造影过程对各时相进行判断,并通过磁光盘备份单帧静态图像。进行每一次的观察记录目标时可以选择1~3 个典型的病灶。由4 名工作经验在十年以上的医生对造影前进行超声评分和造影扫查,参照图像资料对全部的灌注时相和消退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再对操作时的录像进行仔细观看,至少要在2 次或者2 次以上。统计并分析资料,最后给出所有造影评分和诊断。

超声能够清楚的观察到造影剂注入患者体内后灌注肝动脉、门静脉与肝实质的增强和肃清的全部过程,所以超声造影可以与螺旋CT 或者是MRI 造影的评测效果无异;从肝动脉、六静脉主干及其二级分支开始显像的时间作为肝动脉期、门静脉期的开始;之后肝实质慢慢增强,代表进入实质期。超声造影的时相比CT 稍微提早,特别是实质期非常的明显。

1.3 评价方法

根据肿瘤回声、形态、晕等二维声像图、彩超检测肿瘤内血供状态等诊断经验,与造影灌注时相的特征进行合理的结合,对病人造影前、造影后的超声诊断给予评分;肯定良性=1 分,怀疑良性=2 分,不能确定=3 分,怀疑恶性=4 分,肯定恶性=5 分;造影后提高了2 分或者是2 分以上的病人可以确定为有效提高诊断率。而对于未能给予确认的患者,需要再次给予超声造影术或者也可以选择引导18G 粗针进行穿刺活检。

1.4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0.0 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比较采用F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与Fisher 精确检验法。

2 结果

病人在超声造影前半个月与造影后半个月实施二维超声、CT检查,对病灶进行严格扫查,并且利用穿刺活检等方法,共确认了46例小肝癌;在这些癌灶中,共发现处于S7、S8 区膈下有4例4个<2 cm 小癌灶,确认1例为合并胸水、腹水病人,这些在超声造影后都可以得到确切的反映,另外有3例由于病人合并酒精肝、后方回声明显衰减而造成漏诊。通过此次扫查结果,可以推算出超声造影对检出小肝癌的概率高达95.65(44/46例)。

2.1 49 小肝癌超声造影时间表

行超声造影后小肝癌灶开始增强、高峰、消退的各个时间可见下表1。

表1 49 小肝癌超声造影时间表

2.2 小肝癌造影增强模式

见下表2。

表2 49 小肝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

2.3 49 小肝癌超声造影前后超声诊断评分结果

造影前声像图大部分不典型,49 个病灶中只有28 个病灶给出了明确诊断;造影后有15 个病灶评分了2~4 分,17 个病灶提高了1 分,可见下表3。

3 讨论

3.1 灌注时相与回声变化的特点

本次研究表明,肝硬化基础上小肝癌增强时相与灌注方式中,动脉期、实质期最为典型,门脉期与之穿插较比较多见,肿瘤灌注很有可能是由于与动脉期类似而反映出呈不断增强趋,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可能与实质期回声类似,所以动脉期、实质期的灌注模式更加能够帮助观察与鉴别。

3.2 对微小病灶的诊断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的病例共有52.1%的比例显示出肝硬化基础下≤2 cm 的微小病灶,声像图大多数不够典型,无法确认或者造成漏诊,在这些不明确的病例中,共有20 个病灶诊断不确切,考虑可能是增生结节。在行超声造影的过程中,会出现增强与消退,这种特性不但使小病灶的检出率得以提高,同时还可以为定性诊断提供更为无误与可信的依据。在26 个小病灶中一次性获得确认高达22 灶,4 个可疑恶性、不明确经造影引导下18G 针穿刺活检获得明确诊断。检出的3 个新病灶中,大小只有0.8~1.1 cm。超声造影检出小病灶可以帮助提升肝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1]韦柳.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肝硬化背景上小肝癌与不典型增生结节的研究[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2.

[2]刘茂霞,梅浙川.超声造影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1):946-949.

[3]戴琳.小肝癌的超声、超声造影与多层CT 影像诊断对照研究[D].广州:第一军医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时相诊断率扫查
钢板超声波自动扫查方式对探伤覆盖率的影响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滑冰式滑雪动作体系的建构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3D VOI 技术在SPECT三时相骨显像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应用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比较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PET/CT四维显像的影响
浅谈高速铁路钢轨焊缝探伤标准化作业
超声自动全容积扫查系统不同扫查方法对乳腺结节检出率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