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观察

2014-01-09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沙利度胺骨髓瘤多发性

杨 敏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云南曲靖 655000

多发性骨髓瘤疾病具有耐药性较高、难以治愈、较强的复发性、缓解率较低、患者年龄偏大等特点[1],属于恶性增生性浆细胞疾病,占恶性血液肿瘤的9.8%左右,在恶性肿瘤整体病发率中占1.0%左右[2]。目前临床中VAD、M2 或者MP 等治疗方案疗效一般[3]。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沙利度胺具有较强的抗瘤活性,能够调节免疫功能,能够有效抑制血管的生成[4]。为了探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中沙利度胺联合VAD 方案治疗效果,文章选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8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60例,经检查诊断60例患者全部符合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实验前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是41~72岁,平均年龄62.5岁。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是42~70岁,平均年龄63.1岁。两组患者病程和疾病分型情况如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病程和疾病分型情况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30例患者全部接受沙利度胺联合VAD 方案治疗方法,沙利度胺服用方法:每日早晚两次口服,开始后14 d 内,沙利度胺每日服用药剂量为200 mg,然后每14 d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每日增加50~00 mg,每日最高剂量要小于400 mg,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最高耐药程度确定最终药剂量,然后持续服用6 个月。VAD 方案:治疗开始后4 d 内,每日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mg+5%葡萄糖500 mL,阿霉素10mg+0.9%NS250 mL,长春新碱1mg+5%葡萄糖250 mL,一个疗程为28 d。

观察组30例患者全部接受单纯VAD 方案治疗,具体内容与观察组VAD 治疗方案相同。

如果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小板低于2×109/L 或者有出血倾向,输注血小板治疗;如果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低于60g/L,输注悬浮红细胞治疗;如果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 或者白细胞计数小于1.5×109/L,选用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治疗;出现感染,则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疗效评价

评价主要指标:治疗后患者尿中或者血清中M 蛋白降低超过一半。辅助指标:①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超过2 级;②血尿素氮浓度恢复正常;③血钙浓度恢复正常;④骨髓检查发现浆细胞比率降低至5%以下,或者比原数量降低超过80%。如果患者仅有1项辅助指标实现,或者没有指标实现,治疗无效;如果患者主要指标已经实现,辅助指标中至少2 项符合或者尿或血清M 蛋白降低21%~51%,治疗有效;如果主要指标符合,至少3 项辅助指标符合,治疗显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χ2统计学检验,α=0.05 为检验水准,P<0.05 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清VEGF 和主要指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 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 水平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基本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 水平变化和基本指标比较结果[n(%)]

2.3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对照组30例患者中,7例白细胞下降,4例下肢水肿,9例食欲下降,4例腹痛,5例腹胀,7例便秘。其中上腹不适患者经静脉滴注雷尼替丁后症状消失,7例白细胞下降程度较轻,对治疗均没有影响。观察组30例患者中,5例头晕乏力,5例白细胞下降,2例口干,2例下肢水肿,8例腹胀,12例便秘。对观察组进行相应的利尿、通便等治疗,不良反应均缓解,不影响治疗。

3 讨论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例如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加大剂量放疗和化疗,但是部分患者身体素质无法接受这种治疗方法,所以这部分患者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依然是化学治疗,治疗过程对患者身体损伤很大,并且会导致较强的耐药性。有相关医学研究结果显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骨髓血管增生症状,患者体内血清VEGF 水平和骨髓血管密度均出现上升现象,上升程度与多发性骨髓瘤病情变化有密切联系[5]。本次试验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3.3%,单纯采用VAD 方案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3.3%。并且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状况、M 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提升等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中沙利度胺治疗有效性。另外,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出现部分副作用,但是程度较轻,对治疗均没有造成影响。试验证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沙利度胺联合VAD 方案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较好,治疗副作用较少,治疗效果较理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1]刘春华.沙利度胺联合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7):48-49.

[2]杨国林,杨科,屈敏.沙利度胺联合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38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1):40-41.

[3]李赞,苏方华,江连湖,等.沙利度胺联合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15-16.

[4]曾晚蓉,陈应照,尹恩,等.沙利度胺联合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肿瘤药学,2011,1(4):363-365.

[5]陈世明,汪玉芳.沙利度胺联合VA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1,23(11):2132-2133,2136.

猜你喜欢

沙利度胺骨髓瘤多发性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沙利度胺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4例
沙利度胺(反应停)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