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输注甘露醇外渗原因分析与护理进展

2014-01-09谢春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外渗甘露醇进针

谢春梅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开原 112300

20%甘露醇是临床上目前常用的高渗性溶液,在应用时速度宜快(要求30 min 内滴完),使其在血浆中能迅速达到所需要的浓度,从而提高血浆的渗透压,以利于形成血浆与脑组织之间的渗透压梯度,使水从脑组织移向血浆,从而达到脑组织脱水、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的目的。护士在输注甘露醇时,虽然能意识到不同于普通的输液而加以重视,但仍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极少数甘露醇溶液外渗。轻者可引起穿刺局部组织红肿及疼痛,重者可造成组织变性与坏死,甚至导致神经,肌肉和关节的损害,增加病人的身心痛苦。为了探讨静脉输注甘露醇外渗发生的原因,更好的采取防范措施,现将我院2012年住院的72例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12年1月—12月共收治72例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其中男33例,女39例,年龄22~84岁。入院季节:春季25例,夏季11例、秋季13例,冬季23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了临床资料分析。

2 结果

72例静脉输注甘露醇的患者中有8例发生了甘露醇外渗,外渗发生率为11.1%。此8例外渗患者经过护士紧急处理后,均未造成组织损伤。对8例外渗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详细结果见表1。

3 甘露醇药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3.1 护理因素

护士操作前对血管条件评估欠准确,对于那些穿刺难度较大的血管,进针的手法、进针的长度以及角度技术掌握的不熟练,进针后在皮下反复的进退,导致刺破血管壁,造成了渗漏。

进针后胶布固定不妥、不牢易造成外渗。多见于新参加工作,知识与经验有一定欠缺的护士。

表1 8例静脉输注甘露醇患者外渗的原因和后果

对病人和家属的宣教工作没有做到位。部分护士操作完毕后,对输液注意事项一带而过,没有了解患者和家属是否理解及重视,更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动作示范,如活动时怎样来保护输液部位等。

护士对于临床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在输液前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不足,对昏迷、老年、瘫痪、血管条件差等患者进行穿刺时,穿刺血管局部呈弥漫性肿胀,而患者却常无感觉,以至于使穿刺成功率大大降低。

3.2 患者因素

①有些患者不自主的活动会造成针头不稳定,移位,使针尖穿破血管壁。如:患者大小便或进餐时,患者及家属不注意保护输液部位,针尖位置随着患者活动而引起角度的改变,穿破血管壁造成了外渗;有些精神疾病患者,兴奋躁动,而患者和家属又不同意约束,也易造成针头刺破血管壁,致使药液外渗。

②输液完毕以后,局部按压的时间太短,或没有按压到穿刺血管部位,造成了局部药液外渗。

③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宣教的内容不重视,依然我行我素,易造成针头刺破血管壁,而引起药液渗漏。

3.3 血管因素

穿刺血管的营养状况、舒缩状态及病理原因造成的缺血缺氧;炎症感染和理化因素引起的静脉炎都可使血管壁的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引起药液外渗。

3.4 药物因素

药液的酸碱度、浓度、渗透压及本身的毒性作用都能够刺激血管壁,造成血管损伤,引起外渗。动物实验证明,静脉推注20%甘露醇4~8 次以后,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遭到破坏,血管内出现淤血,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及水肿等,而静脉推注生理盐水则无此改变。

3.5 物理因素

在冬季气候条件下,气温下降到低于室温,容易使甘露醇发生结晶。这时如不及时加温,溶解结晶,就会有许多微粒因此而侵入血管内,相互碰撞,使血小板减少造成出血,或导致局部缺氧,产生静脉炎,进而引起外渗。

4 甘露醇药液外渗的预防

4.1 合理选择穿刺静脉

鉴于20%甘露醇属于刺激性强的高渗性溶液,宜选择粗大的静脉,选择穿刺时由远心端向近心端,穿刺时要避免长时间、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4.2 尽量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

①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肥胖病人皮下脂肪较厚,进针角度稍加大(30~40°角),摸准静脉走向潜行穿刺;水肿病人可以用手先将患者皮下组织间液按揉推开,显露出血管形态与走向后,应尽快消毒进行穿刺;休克病人可以在扎止血带后,从穿刺部位的下方向近心端方向推揉,使血管充盈以后再进行穿刺;老年人血管易滑动,穿刺时可先以左手食、拇指固定好静脉上下两端后再进针;天气寒冷可使浅表静脉收缩,宜先用热毛巾或暖水袋进行局部热敷,待穿刺局部血管充盈、显露以后,再消毒与进针[1]。

②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 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粗直的血管,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5 d。静脉留置针采用的材料柔软,对穿刺血管刺激性减小,易固定,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同时减少病人因反复受穿刺而造成血管的损伤和精神上的痛苦[1]。

③熟悉甘露醇药液的性质提高甘露醇药液的温度,以便将甘露醇结晶完全溶解。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适当调节室内温度,注意穿刺局部的保暖。可用热宝或热水袋置于输液管近穿刺部位一端,但要保护好肢体防止烫伤。

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经常巡视输液患者。尤其对感觉丧失、意识障碍、循环不良及兴奋躁动的病人,更需要仔细观察,液体滴注是否通畅,进针部位有无皮下肿胀,并询问有无疼痛感。一旦发生渗漏现象,立即更换穿刺部位,同时积极采取治疗与护理措施。

⑤做好患者宣教 在输液时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必须活动时(如入厕、进食等)指导患者怎样保护好输液部位,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拔针后正确按压,即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拇指沿血管方向纵行向上按压棉球,将两个穿刺点同时压住(皮肤穿刺点和静脉穿刺点),按压时间不少于3min(因血小板及其他凝血物质形成“生理性凝血”需1~3min),防止渗血。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与按压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的利用率,防止皮下瘀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

5 甘露醇药液外渗后的护理

甘露醇药液一旦发生渗漏后,要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针对患者穿刺血管损伤的程度,来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①热敷能促进渗漏于组织的药液消散与吸收。可采用654-2对20%甘露醇药液渗漏引起的组织损伤进行湿热敷,也可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2 次/d,每次20 min。

②封闭疗法封闭注射可以阻止甘露醇药液与组织细胞相结合,从而大大减少药液对周围组织的损伤。临床上常用0.25%普鲁卡因、酚妥拉明或生理盐水局部封闭。

③中西药制剂按照中医祛瘀活血消肿的方法制成中草药制剂,对药液渗漏引起的水肿、淤血、疼痛均有较好的疗效。如:烫伤膏外涂肿胀部位治疗输液外漏效果好[2]。

④照射疗法可采用红外线照射,每日2 次,每次20~30min;或用紫外线照射2~3 次/d,每次20 min,可达到预防感染、抗炎收敛,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3]。

[1]殷磊,于艳秋.护理学基础[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7-250.

[2]刘永翠,徐如英.应用烫伤膏外敷治疗甘露醇外渗的护理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1994,29(1):5.

[3]马如娅,鲍曼玲.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2.

猜你喜欢

外渗甘露醇进针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