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届中国报人散文奖颁奖典礼在西安举行

2013-12-29王晋华

美文 2013年23期

2013年10月20日,由《西安晚报》和《美文》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报人散文奖颁奖仪式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报人散文奖的设立就是希望以新闻的理性纪实和散文的感性抒发为轴向,建立一个文学新坐标,让“报人”们用敏锐的视角捕捉和传递时代最新的信息,用简约而隽永的文字影响大众,从而丰富中国历史的记忆。

第三届报人散文奖的专家评委都是当代中国对文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专家、大家,经过专家评委的评审,共有十位报人获得“中国报人散文奖”。在颁奖典礼现场,各位专家还就报人散文这个话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和讨论。

《美文》杂志主编、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在谈到“报人散文奖”时说到:报人有着观察社会、切入生活的独特视角,同时思想深刻、有大局观,报人界真的称得上是藏龙卧虎,本次获奖的作品整体质量也非常高。而且,任何东西都应该与时俱进,散文也需要关注社会,突破以往局限性,所以《美文》杂志很早之前就提出了“大散文”的观念。经过十多年前的散文革命,目前散文的整体发展趋势还是比较好的,希望散文界以后多有革命动作,让新的思想、新的思潮多多注入。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先生说:现代散文在19世纪后期,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现代报社的建立而出现和兴起,现代散文就是报纸的产物,即所谓的“媒介即内容”。“中国报人散文奖”的根本精神是媒体人的散文奖,把具有敏锐感知、公共关怀和文化承担的新大众媒体人纳入进来,重申了散文和报纸的渊源,也重申了媒体对散文发展的推动作用。希望以后的报人散文奖能够继续贯彻落实“大散文”的思想,将地域和眼光放大、放远,同时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将这个奖项办的更具重量。

著名学者、作家、《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先生认为散文要注重思想,文章要为思想而写,同时也要为美而写,希望爱创作的年轻人能够遵循这两条原则。同时,梁先生建议设立报人散文排行榜,将散文的题材和门类都扩大些,更有利于散文的发展。殷实先生则建议年轻人多多关注这个时代的整体,从而了解什么思想,帮助文章更加充实和有内涵。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则提到“报人散文”重点是散文、特点是报人,报人写出来的散文集新闻性与文学性为一体。同时散文的思想性非常重要,思想能走多远,散文就能走多远。

相比之下,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先生和《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先生的发言更加富有诗意。麦家先生对各种文体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散文是心跳声,报告文学是脚步声,诗歌是说话声,小说则是哑剧、皮影戏。他一直在偷偷学习创作散文,希望贾平凹老师能教会他写散文,教会他有心跳声。彭程先生认为散文是心灵自由的吟唱,无所不可写,表达方式也最为自由。提倡“大散文”就是要最大限度给问题自由,最大限度地放开束缚,给内容以最佳的表达方式。同时,彭程先生也倡导散文观念的进一步更新,希望不断更新的散文观念能够更多地落实于作家们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