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电影的启示

2013-12-26彭耀宇

学理论·中 2013年11期
关键词:沙鸥

彭耀宇

摘 要:1934年摄制的《体育皇后》表现出“体育真精神”与电影新审美、1957年摄制的《女篮五号》以谢晋的家国叙事歌颂新中国体育,1981年摄制的《沙鸥》运用更加电影化的影像语言表现拼搏金牌。这三部中国体育电影印证和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为中国电视体育报道提供了很多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体育电影;《体育皇后》;《女篮五号》;《沙鸥》电视体育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03-02

作为姊妹艺术,电影与电视一直相互影响,从电视体育报道的视角看中国体育电影的几部经典作品,能够获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体育皇后》:“体育真精神”与电影新审美

孙瑜导演在1934年拍摄的《体育皇后》被认为是“1928年洪深的《一脚踢出去》之后,又一部成功的在形式上更为完备的体育片”。更多是称其为“中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联华公司的女演员黎莉莉在影片中成功塑造了活泼、健康的短跑女运动员林璎,以富有时代性的新女性形象成为银幕上璀璨的明星。

《体育皇后》对电视体育报道的启示首先在于体育题材的选择和“体育真精神”的提倡。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故事片中,体育大多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呈现出来的,或者是现代生活的一种时尚,成为人们向往与追求的目标,比如1933年影片《小玩意》中黎莉莉给孩子们做操的场面洋溢着现代气息,1934年影片《神女》阮玲玉饰演的母亲看见儿子表演做操,为儿子学会了新的本领而欣喜万分。

20 世纪初期的中国,一面是大批留日学生归国,将日本奉行的军国民教育带回国内,渐次推行;一面是洋务运动后人们鼓吹“强兵、强种、强国”的体育救国观念。这样的背景就使《体育皇后》导演孙瑜决意“写女子体校的知识分子”,“搞体育普及”,“写有青春朝气有反抗精神的乐观的青年”[1]。影片中,体育教师云鹏在课堂上畅言“体育的真精神”:“平均发展每个人的体魄,需要普及社会……绝不是要造成少数的英雄!”在“体育真精神”感召下,女主人公林璎放弃夺冠,舍却“体育皇后”名号。在影片结尾,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在操场上做广播体操,他们列队有序,动作整齐,在运动中焕发出青春光彩和自强精神;最后,扛着钢枪、穿上军装的青少年整队出发,走向远方。这些镜语正是导演对体育真精神的浓墨渲染,也寄托了孙瑜对中国未来富强独立的希望。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东南沿海城市与民族经济的繁荣,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知识阶层和城市上层社会开始形成电影新的观众群体,并进一步影响到国产影片的制作路线和市场走向。由此我们看到:联华公司的女演员黎莉莉在影片中成功塑造了健美活泼的短跑女将林璎,以富有时代感的新女性,令观众耳目一新,成为银幕上璀璨的明星。所以今天的研究者指出:《体育皇后》则无论在人物形象还是都市叙事方面,都更具“现代性的姿容”。

作为左翼电影的《体育皇后》以先锋思想和新的审美情趣展示女主角黎莉莉和其他女运动员健美躯体,既是影片制作、票房保证以及市场需求和观众群体性质的综合因素所决定的,也是与传播一种更为文明的生活方式,譬如女运动员们的刷牙洗浴,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与“体育真精神”的宣扬,在当时无疑是作为社会文明的特征显示社会的进步。

二、《女篮5号》:新中国体育与谢晋家国叙事

1957年谢晋导演了新中国的第一部体育彩色故事片《女篮五号》。

拍摄《女篮 5 号》是“命题作文”,按照导演谢晋的说法,拍摄的缘起是领导决定他写体育题材的电影剧本,要求第一位的主题就是体育事业在新旧社会的对比,而谢晋概括这部戏的最高任务是“热爱生活、乐观、健康”[2]。

因此,《女篮五号》对于电视体育报道的启示首先在于对新中国体育的热情表现。影片以清新的格调和明快的节奏生动展现新中国女子篮球队员朝气蓬勃的生活与紧张热烈的训练球赛,表现运动员为国争光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田振华和林小洁两代篮球队员在新旧社会不同的人生、事业、爱情命运,体现出体育运动事业在新旧中国的不同境遇。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电影置放在一个新的体制和话语体系中,体现出新中国的国家意志。从电视体育报道的视角,我们还在《女篮五号》中看到谢晋擅长的社会/家庭伦理叙事,或通俗性话语,看到具有鲜明谢晋电影风格的家国叙事风格:在道德层面的扬善惩恶,弘扬人性,传统道德价值观的继承和现代性延伸;道德弘扬和人情世故的故事中触及社会问题;关注女性命运,戏剧式叙述,故事有头有尾,讲究起承转合,电影语言明白晓畅,浓化悲欢离合的叙事效果。田振华和林洁这一对恋人旧社会分离、新社会终成眷属的悲欢构成电影的故事主线,镶嵌在故事框架里的体育与爱情与民族、与革命紧密联系着。早在 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出品《一脚踢出去》,其中“爱情+运动”成为后来许多体育励志题材电影惯用的表现模式。1933年中国明星影片公司拍摄《二对一》,第一次把足球竞赛与爱国意识、民族精神联系起来。谢晋导演《女篮 5 号》显然继承了这种体育励志和爱国意识的传统,影片结尾处女篮运动员们身着鲜红的球队队服,在招展的五星红旗下豪迈出征,为国争光。同时,一对昔日苦难恋人在新时代终成眷属,家国梦想和个人幸福的水乳交融,言体育而不止体育,写青春而不限青春,表现出新中国充满希望的民族想象。

《女篮五号》就这样将这关于民族、国家、家庭、爱情的主题植根在一个体育故事之中,一个具有情节性的体育故事,一段长达18年的失而复得的爱情,同时又有一组符合社会意识规范的人物关系。在鲜明的新旧社会对比中高杨起爱国旗帜,旧社会让篮球沦为金钱的奴隶,新社会使之成为强国健民的手段;旧社会使恩爱情侣失散,新社会使他们鸳梦重温。比较的策略同时运用在影像方面,旧社会的空间狭窄而阴冷,新社会的景致开阔而明亮。在这个有新有旧,有爱有恨的球场故事中,谢晋缝合了宣教与娱乐,使政治化的主题在赏心悦目中完成。它既歌颂了新中国,同时也有对个人命运、感情和幸福的关注,既是体育,也是政治。

三、《沙鸥》:拼搏金牌与更加电影化

《女篮 5 号》在出品当时曾被指责“金牌主义”,而真正表现誓夺金牌的体育电影是1981张暖忻导演的《沙鸥》。影片开端,女排运动员沙鸥有一段内心独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打败日本队,当世界排球冠军……我日夜盼望着这场比赛的到来,只要能打赢,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和牺牲。”

《沙鸥》以中国女排为国争光的事迹为故事原型,讲述国家女排运动员沙鸥在事业失利,爱人牺牲的双重打击下,顽强走出个人不幸的阴影,矢志不移。在重返世界排坛的训练中,她明知伤病严重也愿意用生命赢得比赛;在赛后回国的轮船上,她痛苦地将个人的银牌投入大海;在数年后,经她培养的新一代中国女排终于在亚运会上战胜日本队夺取冠军,沙鸥坐在轮椅上观看电视直播比赛禁不住流下幸福的眼泪。

《沙鸥》是中国体育电影乃至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导演张暖忻自觉地践行此前两年发表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中的多项主张和吁求,在影片结构、造型手段、表现领域等多方面进行积极尝试和探索,是中国电影从封闭走向现代、从工具论走向本体论的先声。

《沙鸥》对于电视体育报道的启示首先是结构方式上特别尝试了从“戏剧化”到“生活流”的转变。作为《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的作者,张暖忻敏锐感觉出“世界电影艺术在现代发展的一个趋势,是电影语言的叙述方式(或者说是电影的结构方式)上,越来越摆脱戏剧化的影响,而从各种途径走向更加电影化”[3]。作为电影《沙鸥》的导演,张暖忻有意识地呼应和追赶“更加电影化”的潮流,刻意消解戏剧式的结构和叙述痕迹,力图使影片表现生活的本来质感。“努力排除虚构的情节,力图创造一种生活在自然流动中的真实感觉。在通过这个人物表述我们对生活的看法,表述一些哲理性的思考时候,不让影片带有教训人、指导人的面孔。我们在艺术上虽有许多设想,但是却要求把这些设想隐藏在貌似平常的外表下,让观众看不出精心构思的痕迹,使影片自然流畅,成为一种创作者个人气质的流露和感情的抒发。而正因为我们这些创作者的风格和气质是和当代人的感情合拍的,所以在艺术的表露上愈是自然、质朴、真实,就愈会使影片在风格和气质上具有现代感”。

同时《沙鸥》也在努力探索新的电影造型手段。导演张暖忻借鉴20世纪70年代一些世界优秀电影“通过光影、色调,人物的表演、动作,声画的配合、分立,节奏的变化等诸种视觉与听觉综合运用的表现手段,来展现内容,发挥艺术感染的作用”的成功经验,有意识地减少传统电影的蒙太奇表现手法,代之以更能反映自然生活的长镜头,用高速摄影这种当时还很前卫的手法使影片的节奏放慢。当沙鸥听到未婚夫罹难的噩耗后的一段闪回,高速摄影中的沙鸥与沈大威在雪中嬉戏,慢节奏营造出的浪漫温馨气氛更加凸显了沙鸥失去恋人的悲痛。当沙鸥接受按摩治疗时,插入了她回忆或想象中扣球的高速摄影镜头,“这几个慢镜头与现实中沙鸥的特写镜头的组合,似乎将她的内心视象放大。”

这样的电影语言今天已经被广泛运用,但在当时确属前卫与探索,并证明了《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与电影《沙鸥》的互文关系。如果说《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是新时期的中国电影走向现代化的理论宣言,那么电影《沙鸥》就是这一宣言的直接和最近的践行。导演丝毫不掩饰她的艺术野心,她说“在这次的创作实践中,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用自己的电影作品来进一步证明,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20年来世界电影的飞速变化,在我们的电影艺术里来一番变革,从故步自封、闭关锁国的保守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中国电影适应和赶上世界电影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封禾陈.孙瑜自述[J].电影艺术,2000,(6):59.

[2]谢晋电影选集:体育卷[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136.

[3]张暖忻.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C]//罗艺军.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18.

(责任编辑:许广东)

猜你喜欢

沙鸥
作为历史转折时期文化镜像的体育电影
牛血清白蛋白/壳聚糖双层修饰载肉桂醛脂质体的制备
沙鸥数点向青天
诗剧
天地一沙鸥
眼儿媚·无题
心随沙鸥飞何处?
萌动早春
旅夜书怀
论电影主题中体育意识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