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计量资产智能化的建设和难点对策

2013-12-26曾欣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12期
关键词:难点对策

曾欣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企业为了实现集约化管理,积极推行电能计量资产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电能计量资产管理作为电力计量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对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保障计量资产能够及时、准确地应用于当前企业生产以及销售服务工作中,要强化计量资产智能化建设。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计量资产建设难点,从而具体阐述计量资产智能化建设对策。

【关键词】计量资产;智能化建设;难点;对策

在电力企业中,电能计量资产主要包括电能表、互感器、标准设备以及不计量自动化终端等装置。从总体上看,计量资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即单个设备价值低、数量大。立足于属性角度,计量资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具有近计量属性,是资产管理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其中资产计量中的成本原则作为会计计量中最普遍的属性,当市场价格变化相对较小时,能够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二是具有重置成本属性,主要是在假定情况下,当某期取得类似资产时,支出现金数额以及等值物品;三是具有现行市价属性,一般情况下,在进行资产的销售时,可以获得现金以及等值物品;四是具有预期脱手价值属性,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有望获得未来现金以及将要支付现金;五是具有未来现金流量属性,在资产经营使用过程中,有望可以带来未来现金流入现值。

一、当前计量资产建设的重要性

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电能计量资产管理作为电力计量工作中一项重要管理工作,主要依据我国相关的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定,通过建立电能计量装置资产档案,构建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有标准装置、标准器具、以及工作计量器具等的采购、入库、配送、仓储、拆回、报废、封存等。在现阶段,由于电能计量器具存在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特点,在缺乏工作人员的情况下,不易进行分类管理。为了保证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的高效性,必须要加强计量资产的智能化建设。其次,为了保障计量器具的公平、合规,对计量器具要进行集中检定,从而实现集约化管理以及标准化建设。由此可知,全面启动计量资产的智能化建设,改革计量资产库,完善配置以及库存策略,提高电能计量器具资产管理水平已日趋重要。

二、计量资产智能化建设难点

在现阶段,由于受传统计量资产管理模数的束缚,过分注重计量物资的事务管理、设备性能以及购置成本,在资产价值观念上认识不足,由于管理目标不明确,导致计量资产管理水平偏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开始向一体化、精细化方向转变。基于这种情况,计量资产在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计量资产管理策略不当

从公司的战略方向上来考虑,计量资产管理策略作为管理工作得以开展的首要前提,首先要做出明确的界定,即要划分计量资产管理对象、目标、模式以及手段。在现阶段,计量器具以及计量装置不统一,在业务语言产生上产生误区。其次,在市场销售过程中,没有明确总体的管理目标。同时,在管理策略上,没有构建反馈机制,明确考核要求,没有形成完善的计量资产闭合管理模式。再有,在管理手段上,主要偏向具体问题,整体体系化建设不健全。

(二)计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不规范

在计量资产生命周期工作中,对各个阶段的采购。库存、运行以及报废等业务流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主要参考的依据是采购价格,没有形成全局观念;二是制定的需求计划相对较粗放,没有构建系统的供应商评价机制;三是库存、运行等方面集约化程度低,没有正确分析计量装置运行质量;四是在报废管理上,库存积压量大,报废鉴定制度不完善。

(三)计量技术问题

在计量技术上,计量工作人员没有充分掌握计量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引用各种电能表、标准设备以及互感器等应用技术。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技术人员专业技能低,业务理解能力差;第二,计量资产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四)计量资产管理绩效指标以及信息支撑问题

绩效指标作为评价计量资产管理效率的关键衡量标准,在整个资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没有明确定义绩效指标,主要偏向于计量器具管理以及质量评价,生命周期成本维护指标界定不清晰。同时,计量报表没有明确反映资产运行状况,报表口径不一致。再有,计量信息管理系统覆盖面积小,各级编码标准不一致,录入的数据精准度不高。

三、提高计量资产智能化建设对策

要想提高计量资产智能化水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出发。

第一,完善计量资产管理制度,强化与使用部门的沟通。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要先制定盘点计划,利用信息自动化平台,组织人员核实库房实物,在种类以及规格等上与系统数据进行比对。同时,完善人员分工、工作内容以及进度安排和库房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

第二,强化入库管理建设。首先,要约定领退料时间,构建预约制,理调配人力,做好物资后勤保障。其次,加强发放管理,完善发料部门、领料部门与财务部门工作。最后,定制计量专用报废彩标,科学记录各退料部门报废计量资产数量,提高退料进度,保障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把握市场需求动态。进行计量业扩需求准确率指标的设定,通过分析基础数据以及指标,从而实现与使用单位的数据交互工作。在掌握业扩需求动态的前提下,强化指标的跟踪报道。同时,在计量资产管理过程中,积极把握动态跟踪资产需求结果,及时调整采购动态,完善成本控制策略。最后,在人力资源以及物质分配上,要不断完善策略,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加强库房管理工作。首先,抽查系统数据与实物数据结果是否存在出入。在进行对标比评时,要计入抽查结果。其次,强化各使用单位的内部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库房管理机制。通过加强与库房的联系,从而挖掘库房工作的核心,及时组织资产管理工作交流会议,总结先进做法。最后,在各库房操作标准上要进行统一,构建器具库房标准管理机制,推动资产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电能计量工具不断更新换代的背景下,要想保障计量资产能够及时、准确地应用于当前企业生产以及销售服务工作中,必须要加强计量资产智能化建设,完善计量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入库管理建设,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动态,加强二级库管理工作,积极提高计量资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红兰.宣城电网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田爱红.浅谈电能计量自动抄表技术[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2).

[3]周宁.浅谈电能计量中集抄系统的构成与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9).

[4]苏振华.自动抄表技术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09(18).

[5]付瑾.安全库存管理在电能计量资产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及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0).

[6]周瑞萍,刘锦华.电能计量资产定位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08).

猜你喜欢

难点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重启难点与策略思考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