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2013-12-26梁红霞

湖北体育科技 2013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因子

梁红霞,王 哲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由具有共同体育爱好和特长的学生自愿组成,经高校行政部门审批登记,具有体育互益性、非营利性、民间性的体育活动组织。它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其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其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教育上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湖北省高校体育社团发展中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影响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制约因素,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中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法,以湖北省138所普通高校为抽样对象(教育部2011年5月23日数据),抽取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医药学院等省会和地方城市两个层次、4类院校共10所高校为调查对象(见表1)。

表1 湖北省普通高校抽样分布情况

1.2 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在专家访谈和实地考查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设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通过专家对问卷的效度检验,95%的专家认为所列问题表述准确,问卷能全面反映研究内容,说明问卷效度较高,满足研究需要。问卷信度检验采用“再测法”,2周后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r≈0.91和r≈0.89,结果表明两份问卷的可靠程度均较高。

问卷发放采用现场发送和邮寄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时间为2011年9月20日-12月20日,共发放问卷1 000份。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2。问卷的回收数量和有效率满足论文研究分析需要。

表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影响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相互交叉和作用。为使问题更加清晰和准确,根据文献研究和专家意见,对初选的29个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并筛选出专家赞同率在95%的17个影响因素作为测度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建立了4个方面的系统指标。如表3所示。其中,学校环境指标包括学校领导的重视水平和支持力度,以及在体制机制建设和体育文化环境上的表现。物质保障是学生体育社团开展的人、财、物要素。而个体因素是指学生在年龄、年级、性别、个性上的差异。管理运作是指社团在管理和运行方面的内容,对于社团的发展壮大起着支撑作用。

表3 学生体育社团指标体系

2.2 因子分析

对影响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17个因素指标进行探索性分析,KMO值为0.881,巴特莱特球度检验值P=0.00<0.01,表明这些数据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根据提取因子特征值,提取特征值大于0.915的公共因子6个,累积贡献率达74.371%。测度指标与公共因子的共同度(共性方差)均在0.613以上。这说明所提取因子可以较好的反映原始变量的信息。经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后得到因子载荷矩阵。如表4、5所示。

表4 因子提取与方差解释(N=833)

表5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N=833)

结果显示,如表6。因子1在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干部能力和场地器材上具有较大载荷,它们共同反映了学生体育社团的实际运行的能力和效果,因此,可以命名为管理运行因子。因子2在学生学业问题、学生时间保证、对外宣传、指导老师上载荷较大。由于学业压力和学生的空余时间是制约学生参加社团的客观因素,同时,社团的对外宣传和有没有指导老师是吸引学生参与社团的重要诱导因素,因此,可以一起命名为诱导制约因素。因子3在学校支持、社团项目和学生兴趣爱好上载荷较大,它们从学校和学生个人两个方面反映了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在社团项目开展上的共同趋向,是当今人们教育和生活观念的集中体现,可以命名为观念意识因子。因子4体现了学生在体育意识、体育能力和学校体育氛围的一致性上,它们集中反映了某一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效果,因此,命名为基础环境因子。因子5主要反映了学校的政策和制度层面的现状,定义为制度保障因子。最后,因子6是活动经费,是学生体育社团开展过程中的主要物质保障因素,命名为物质保障因子。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学生社团发展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管理运行因素、诱导制约因素、观念意识因素、基础环境因素、制度保障因素和物质保障因素六个方面的影响。

2.3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对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各公因子包含的各测度指标值进行平均数计算,再依据各测度指标的平均值算出各公因子的平均分值,然后进行排序。计算结果显示,影响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物质保障、观念意识、管理运行、质度保障、基础环境、诱导制约因素(见表7)。

2.4 讨论

1)分析结果显示,在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中,物质保障亦即能否获得充足的活动经费、场地器材以及师资是一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调查数据显示,湖北省高校大部分学生体育社团的年体育活动经费在2 000元以内,以1 000-2 000元的居多(见表8)。

表6 因子分析结果

表7 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影响因素排序(N=833)

表8 学生体育社团的年活动经费(N=833)

据资料显示,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经费来源一般有以下5各方面:一是学校划拨,二是会员会费,三是社团活动创收,四是社会赞助,五是其他方面的来源。调查发现,湖北省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经费来源仍然是以会员会费为主,其次为学校划拨的款项,一般社会赞助的经费数量较少。总体来讲,社团经费来源渠道较少,来源数量不足长期制约着体育社团活动发展,成为制约社团发展的主要障碍。

其次,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也是一个普遍的想象。在对176个体育社团学生干部的调查中,认为有指导老师的占26.7%,认为没有指导老师的占13.6%,认为偶尔有的占59.7%。

大学生社团发展缺乏活动经费是一个普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体育活动本身是一种娱乐消遣方式,伴随的就是消费行为。另一方面社团作为一种自愿结合的互益组织,它的非营利性决定了社团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当前,社团活动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且数量不多,主要依靠学校行政拨款和会费显然不足以支撑社团长期开展各项活动或举行大型活动。因此,对于社团今后的发展来说,如何开源节流,需要各高校把它作为一个重点课题来研究。

2)观念意识在社团发展因素中也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学校领导的认识和支持是教育水平和方向的体现,两者在体育社团的项目上进行交汇,集中体现了学生体育社团发展过程中的观念和意识水平。其中,学校领导的对学生体育社团的认识水平、重视和支持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社团发展的组织和制度建设程度,以及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各个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水平和经费划拨。

调查数据显示,有63%的学生认为学校对于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比较重视和支持”或“非常重视和支持”,25.6%的认为“一般”。这说明,在新的时期,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校领导对于学生教育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作为一种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需要学校切实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并加强管理和引导,而不能仅仅停留在领导的口头讲话里和学校的文件里。

当前,湖北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二是社团的活动经费不足,三是指导老师欠缺,四是缺少评价和激励机制。对于湖北省来说,要想促进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根本发展,就要从人、财、物这三个方面下功夫,要拿出实际行动。从具体措施上讲,就是要把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之中,作为一项长久发展的与人事业来发展,建立长效机制,切实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3)管理运行和制度保障在学生体育社团发展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和运行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的规范性、管理能力的高低以及实际运行效果的好坏。管理和运行一方面是社团本身发展好坏的体现,同时,它也成为影响社团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好,会吸引更多的社团成员加入,社团规模不断扩大,社团活动层次不断提高。同时,也有一些社团,成立之初成员较多,人气火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由于活动开展不利,缺乏场地器材和指导老师,久而久之逐渐失去吸引力,社团成员逐渐流失。

调查发现,与在校生人数相比,学生体育社团的人数规模总体偏低。一般社团的人数在100人左右,250人规模的社团仅占10.2%。在社团的活动形式上,82.4%的体育社团是进行运动训练,43.2%的学生体育社团是进行体育竞赛,而体育知识讲授和裁判培训等形式的活动比例较小。学生在体育需求方面存在着多样性、多层次性和多变形的特点,学生体育社团需要根据社团的自身的特点紧扣社会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主体,通过健康知识讲座、培训和比赛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文化活动才能满足学生多样性的需求。

学校行政是提升学生体育社团作用的重要保障和关键,比赛活动是活跃学校气氛和发展社团的重要方面。目前,高校中通过体育社团进行的体育竞赛和训练并没有很好地开展,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担负和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增进人际交流和传播体育文化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

扩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影响力,首先应该从社团本身的组织和管理入手,丰富社团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层次,增强吸引力,逐渐形成品牌效应。此外,还要从社团外部环境建设上入手,从体育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在人、财、物和制度上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全面支持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为社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生存环境。

3 结语

影响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和多层次的,其中,物质保障、观念意识和管理运行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三个影响因素。促进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需要学校领导层面具有更加广阔的教育视野,也需要广大师生具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高校不仅要在政策制度和物质保障上支持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更需要在日常管理上,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1] 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何维民.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载体效用及其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5):39-41.

[3] 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4] 黄亚玲.中国体育社团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155-157.

[5] 王向东,李梦义,马宝玲,等.大学生自发体育社团的现状及管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4).

[6] 莫 凡.大学生体育社团功能与组织管理研究[J].体育科研,2007(3):85-86.

[7] 周小敏.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困扰级评价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2):156-158.

[8] 张知超,程其练,周美芳.高校体育社团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2):71-74.

[9] 向剑文.重庆市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5):566-569.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团因子
缤纷社团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影响因子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