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古典诗词中空间隐喻的认知解读——以“南/北”和“东/西”为例

2013-12-24张建丽郝桂冠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古汉语隐喻诗词

张建丽 郝桂冠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引言

隐喻一直以来都是认知语言学关注的焦点话题,尤其是对其结构、功能以及认知本质的研究已经使得隐喻由一种简单的辞格转变为深刻的思维品格。空间隐喻一词源自Lakoff和Johnson(1980)对概念隐喻的分类。Lakoff和Turner进一步认为,空间隐喻是将空间方位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的隐喻,使我们可以通过空间概念来理解思考和谈论非空间概念(1989:99-100)。鉴于多数抽象概念是通过空间隐喻得以理解和表达的(蓝纯2005),空间隐喻对人类概念形成与表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换言之,空间隐喻不仅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手段。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不少学者致力于揭示空间隐喻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普遍性,例如,Hill(1982)对英语和豪萨语的up/down,front/back,和left/right进行了对比研究。然而,梳理相关文献之后我们发现系统探讨汉语古典诗词中空间隐喻使用情况的研究比较少见。我们尝试从认知角度对古汉语诗词的空间隐喻进行解读就是这样的一种尝试,力求刻画汉语古诗词中存在的空间隐喻类型及其隐喻拓展功能的发挥,从而刻画古代汉语诗歌认知与空间隐喻之间的关系。厘清汉语古典诗词中空间隐喻的使用情况,一方面可以验证空间隐喻理论效度的普适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探讨汉语古典诗词的空间隐喻建构机制提供相关证据。随着近来汉语在全世界的普及,如何有效地帮助汉语学习者习得汉语既是国家语言政策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解决一线汉语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从认知角度来解读汉语隐喻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一、诗歌中的空间隐喻认知

国外诗歌中空间隐喻研究最具影响的是Lakoff和Turner合著的More Than Cool Reason。另外,1995年的《语用学》杂志还出了一篇诗歌隐喻研究专辑,登载了四篇文章,分别从不同侧面分析了西方四位著名诗人作品中的比喻意象。这一专辑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为出发点,强调隐喻的认知性,强调诗歌隐喻源于日常语言中一些已经约定俗成的隐喻概念,强调隐喻构成中的重要作用,力图在此基础上发掘诗歌中的隐喻体系。由此可见,空间隐喻研究不但可以为概念隐喻理论提供具体的、实证性语言素材,还可以从认知这一深入的层面揭示语言背后的基本机制。这无疑是对莱考夫概念隐喻系统的延续与论证。国内学术界由于受到传统语言理论的影响,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国学者对隐喻的认知还仅局限于修辞层面,如唐钺(1923)和陈望道(1932)基本上都是在修辞格框架下论证隐喻。相应地,把古汉语诗词中的隐喻同认知相结合的研究则更显匮乏。随着汉语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古文化学习者和欣赏者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无法理解古汉语,尤其是古汉语诗歌中运用的大量的空间隐喻。鉴于传统的修辞研究手法无法彻底解决人们对古汉语诗词的意义解读,因此从认知角度来分析汉语古典诗词中空间隐喻的特殊性,进而准确描述空间隐喻跨语言的普遍性就显得格外必要。本文通过对具体的汉语古典诗词中的空间隐喻进行认知分析,尝试应对这一挑战。

二、汉语古典诗词中的空间隐喻解读:个案与分析

隐喻在诗歌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人云:“诗言志”,鉴于诗歌又是以隐喻为基础的(耿占春 1993),那么隐喻必定在诗歌表达思想和感情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Lakoff和Turner(1989)所著More than Cool Reason就主要论述了隐喻与诗歌的关系,提出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的说法,并利用意象图式对诗歌隐喻进行了剖析,进一步展示了诗歌中人的思维与直接认知之间的关联性。下面我们将就汉语古典诗词中的两对空间词“南/北”和“东/西”展开研究,探讨它们在诗歌当中的空间隐喻建构情况。我们之所以选择“南/北”和“东/西”主要是考虑到是基于如下三点考虑:第一,西方学者(尤其是Lakoff)已对它们的空间隐喻属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标明论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认知,这为解读它们在汉语古典诗词中建构空间隐喻的基本情况提供了前期参照蓝本。第二,以汉语古空间隐喻的普遍性(Ning Yu 1996),并可以为概念隐喻的相对性提供论据。第三,出于研究观察对象可行性原因,我们考虑到“南/北”和“东/西”在人类的认知中具有基础地位,并且许多隐喻拓展和转换都已经词汇化,因此更加便于我们搜集语料。基于上述几点原因,本文拟从认知视角出发,就汉语古典诗词中的“南/北”和“东/西”这两对空间隐喻建构词汇进行深入解读。

1.“南/北”的空间隐喻解读

1)“南”“北”隐喻时间

R.Gibbs指出:语言表达中隐喻表达式的出现是成系统的,这不仅反映了人的心理结构,而且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模式也在起作用。“南”和“北”在古汉语中就表现出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如:

例1

a.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b.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章台夜思》韦庄)

c.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d.梁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胡茄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岑参

例1a中“南飞雁”是一种候鸟,九月而南,正月而北(《唐诗三百首》)。所以“南”在此处是隐喻时间,九月。“秋雁南回”说明天气开始变寒,大雁要飞到南方过冬,所以,这里的南也指夏末秋初,寓意大雁要去南方温暖的地方。与“南”相对应,“北”则表示冬天,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最显著特征是冬天刮北风。例1c和1d中,“胡”和“天山”均指陕甘一带,位于中国西北内陆。那里冬天来得早,八月就以渐进冬日开始飘雪了,所以北指冬天(林之光1995)。在中国古汉语诗歌中,季节总是与诗歌的抒情密不可分的。如“南”“北”隐喻的时间域与诗人的羁旅漂泊,离乡孤苦有关。例1中的四首诗篇a和b从反面写离乡之思,c和d写羁旅之苦和任务之艰,条件之苦。正所谓“春,女悲;秋,士悲。(毛传)”。概而言之,“南”指夏,“北”指秋冬。

出现这种以“南”“北”隐喻时间的进而抒发情感的现象与中国的气候有关。中国属于季风气候,春夏刮偏南风即暖风;秋冬刮偏北风即冷风。还与中国古代的哲学逻辑——五行有关。五行说认为南象征夏属火,北象征冬属水。因为南方炎热,与火相似。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象征南。所以总是用“南”与温暖的事物相连,而“北”则总是与雪和寒风并行。

2)“南”“北”隐喻社会地位

例2

a.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在狱咏禅》--宋之问)

b.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别云间》夏完淳)

c.北阙临仙槛,南山送寿林。(《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同用开字》赵彦昭)

d.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e.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不遇咏》王维)

例2a和b中“南冠”为囚犯。例2a和b证明“南”在古汉语诗词中常与贬谪一类贬义词连用。例6cde中的“南山”“北阙”相互参照,是一对重要的意象,象征君臣关系。“北阙”象征至高无上的君王,“南山”则是至卑至恭的朝臣(康震2004)。所以推测北尊南卑。Sherpard&Hurwitz(1985:165-166)指出,由于早期的航海家和地图绘制者多来自北半球,所以北极更受他们的青睐,随着瀚海事业的日益重要,“北”就被定为地图中的上方,以示重要;而具体到中国则充满了文化色彩。《周礼》记载:“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因此,择方位就成了大事。追本溯源的讲,古代方位的选择主要依据就是儒家“礼”制,如例2所证,其在唐朝表现最为显著。在唐朝建筑中,宫城位于城北部的正中央,体现天子卧北而立,西南而治的儒家传统 “礼”制思想 (康震2004)。

2.“东/西”的空间隐喻解读

与“南”和“北”相似,“东”“西”也具有其鲜明的文化特色,为古汉语诗词增光添彩,同时也为古汉语诗词学习者提出了难题。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古汉语诗中“东”“西”的隐喻拓展。

“东”“西”隐喻情感

例3

a.秋色从西来,苍茫满关中。(《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岑参)

b.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长干行》李白

c.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春思》贾至

d.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飞莺语歌帘栊,杏花疑似倚东风。《浣溪沙》张泌

在例3中,“西”象征秋天。例3b中“西陆”在古汉语诗词中是“秋天”的代名词。例3c中的“东风”则都代表“春天”。因为中国的五行学说。西象征秋属金。日落于西,与金相似,具有清洁肃穆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金。所以肃穆的秋天与西对应。东象征春属木。因为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象征东。所以象征生机盎然的春天当与“东”相连(南怀瑾 2012)。但“东”“西”是怎样与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相联系的呢?总体来讲,例3中的诗句在文学上属于“伤春悲秋诗”。如例3a写离别,c和d写春思眷恋。

“以秋写悲”表现出了中国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也就是说这里并不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也是在为千万人说话,从而使其作品具有了更身后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夏商周时代,人们以原始农业为生,生产力极低,劳动产品剩余不多,少数奴隶主为了统治极为暴虐,反抗的百姓都要接受死刑,而处死烦人的时间就在秋天;其次是古代的苛捐徭役,往往发生在春秋,但以秋为主,所谓“沙场秋点兵”就是生动写照,所以秋就成了“悲”的代名词(寇鹏程1999)。但是自然界中最富生机的季节就是春天,然而,生机盎然的春光对于身心备受压抑和舒服的人来说,非但不会引起愉悦之感,反而会触发其内心深处难言的苦闷和悲伤。这主要是因为春光的短暂和人生的短暂具有相似之处。因此诗人常常把对人生的感伤与无奈寓于伤春,悼春的诗词中去(陈坤,李纯明,孙军 1996)再结合“西”象征秋,“东”象征春,即是“西”表示的情感是“悲秋”,“东”则是“伤春”。

可以看出,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不同的空间此可以完成不同的形象思维。古人在特定的时候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与方位词,有时候并不直接诉说自己的心绪,但我们能够读懂并引起共鸣,这都与上述空间词的隐喻功能密不可分。

结束语

以上我们通过对古汉语诗词中的空间隐喻进行解读,结果发现古汉语诗词中的空间隐喻并不是随意或偶然的结构映射,而是表现出明显的系统性。具体来说“南/北”和“东西”对时间和心理情感的隐喻证实了概念隐喻中空间隐喻的普适性。另一方面,“南/北”和“东西”在古汉语诗词中的隐喻也表现出浓厚的汉语特性。这为概念隐喻的相对性提供了实际语料。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并且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得出全面而准确的解释的问题。

Gibbs,R.(1997).Taking metaphor out of our heads and putting it into the cultural world.Ed.Gibbs,R.W.JR.&Steen,G.J.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House.

Hill,C.A.(1982).Up/down,front/back,left/right:a contrastive study of hausa and English.Eds.Weissenbord,J.&Klein,W.Here and There:Cross Linguistic Studies on Deixis and Demonstra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

Lakoff,G.&Johnson,M.(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G.&Turner,M.(1989).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hepard,R.N.&Hurnitz,S.(1985).Upnard Direction,Mental Rotation,and Discrimination of Left and Rights Turns in Maps.Eds.Pinker.Visual Cognition.London:MIT Press.

Yu,Ning(1996).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House.

陈坤,李纯明,孙军 (1996).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伤春意识 [J].内蒙古:阴山学刊 (3)。

陈望道 (1932).修辞学发凡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耿占春 (1993).隐喻 [M].北京:东方出版社。

康震 (2004).唐代诗歌与长安城建筑文化:以“北阙”和“南山”的意象解读为中心 [J].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6)。

寇鹏程 (1999).中国文学悲秋主题探源 [J].河南:商丘师专学报(1)。

蓝纯(2005).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林之光 (1995).中国地理知识丛书 [M].北京:商务印书馆。

南怀瑾 (2012).易经杂说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唐钺 (1923).修辞格 [M].北京:商务印书馆。

猜你喜欢

古汉语隐喻诗词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诗词之页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