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ESP课程评价策略研究——以“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为例

2013-12-23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外贸英语函电外贸

胡 敏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04)

一、外贸英语函电考核评价现状

ESP是指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Hutchinson & Waters指出:“ESP是一种以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语言教学途径。它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开设的英语课。”[1]

笔者通过网络随机调查了国内12所高职院校(以商贸类为主)“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其中,江苏省院校2所,福建省院校4所,广东省院校2所,辽宁省、河南省、山东省、浙江省院校各1所。详见表1。

这些院校在该课程的评价方式上存在着许多共性问题。

(一)考核形式五花八门,但仍无法反映学生实际岗位能力

外贸英语函电与外贸实务紧密联系,主要包括建立业务关系(Establishing business relations)、询盘(Inquiry)、报盘(Offer)、还盘(Counter offer)、订货(Order)、包装(Packing)、装运(Shipment)、保险(Insurance)、付款(Payment)、索赔(Claim)等,并且它是以函电方式在外贸业务中传递商业信息、陈述商务事实,以此来磋商业务。[2]尽管该课程的考核内容比较全面,考核形式五花八门,却无法反映出学生在外贸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

(二)期末笔试题型与现有的外贸函电题库题型类似,未能体现出能力为本的理念

ESP课程的评价目的就是要检测学习者在课程所对应岗位中的语言行为能力。而调查中60%以上的院校课程期末考试仍采取术语翻译、填空、选择、英汉互译和写作等题型,偏重对语言点的考查,而非语用能力的考查。ESP课程不是简单地学习语言,而是通过使用语言来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以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表现更加出色。因此,课程设计核心正是职业岗位能力要素。

表1 同类院校课程考核调研情况汇总

(三)实践考核在整个考核评价中的地位不够凸显

调查中只有42%的院校将实践考核纳入评价体系中,并且考核内容和所占比重比较含糊。“目前许多院校在外贸函电课程教学中多采用面授式教学方式,注重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很少让学生通过具体商务情景进行操练,难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你的效果。”[3]

(四)外贸职业资格考证未被列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ESP课程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尤其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与外贸英语函电关系紧密的职业岗位主要有:外贸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这些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全国外贸业务员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书、全国外贸跟单员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等。笔者所调查的12所院校无论是考试大纲还是课程标准,均未涉及上述职业资格考证要求。

二、对于ESP课程评价策略的建议

(一)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

ESP课程本身就是基于学习者自身需求的教学。因此,在评价策略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够从一个侧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改善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些反思,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采用形成性评价。采用自我分析、小组分析、指导教师分析三结合的定性分析评价来找出产生不足的原因,指出努力方向。”[4]变单向教学评价为多元评价,将静态教学评价变为动态评价;变学生被动应对考试为主动参与考核,将结果式考核变为分阶段、分层次的过程考核。

(二)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调查中100%的院校都是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即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过程性表现被纳入成绩评价体系中。这些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可见,以往仅以结果评价来衡量课程学习效果的片面的评价方式已得到一定的改观,高职院校逐步开始意识到过程性评价对于ESP课程评价的重要意义。所调查各院校中,结果评价在课程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如无锡某学院期末成绩占20%,扬州某学院占80%;广东某学院占60%。教师应根据外贸行业不同岗位能力要素,侧重不同方面,适当调整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比例,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三)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

ESP课程教学中常常会围绕中心任务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有些是课内能够完成的,有些需要学生课后参与。教师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等方面情况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文化意识等不易量化的方面,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笔者所调查的院校中,有6家院校在课程成绩构成中涉及了作业和课堂活动表现的比值。可见,如何将课内外评价有机结合值得进一步探讨。

(四)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

ESP课程评价应贯彻能力为本的理念,创新理论考试题型,提升实践考核的比重,将两者有机结合,兼顾实用型和技能型。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从实际出发,创设外贸商务情境,调动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提升外贸业务操作能力,真正掌握外贸英语函电的知识要点,提升在外贸行业的岗位胜任力。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同时,又促进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

(五)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

校内评价主要指校内实训教师给出的评价,校外评价则是实习单位的专家给出的评价。调查中,只有1所学校的外贸英语函电成绩构成中,明确了校内仿真实训成绩和顶岗实训成绩在总分中的比重,分别占到30%,可见其对校内和校外评价的重视程度。而其他院校均未明确实践的内容和比重,有些甚至就是理论考试。这也是许多ESP课程存在的共性问题。因此,有效地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是ESP课程评价的必然要求。

(六)课程学习与考证相结合

国家行业准入制度的广泛推行,使得与外贸行业相关的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等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日益受到青睐。这些资格认证的考试要求就应当作为外贸英语函电的课程标准。从高职教育培养企业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高技能型实用人才的目标定位出发,研究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接轨的考试体系,保证学生在毕业时取得“双证书”(即学历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5]学生在完成ESP课程学习的同时又能够获得相关的从业资格证,这无疑为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增加了一枚重要的筹码。

三、结语

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考核评价改革首先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只有当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课程学习与考证相结合,才能更全面更客观的发挥出考试的检验和评价作用。同样,高职院校ESP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也理当先从教育理念的转变开始,以提升岗位胜任力和适应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职高专技能型或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充分发挥考试的督导、检测、鉴定与评价等功能,建立健全科学而客观的课程评价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才能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技能及基本素质,客观而全面地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发展和提高的教育教学考试模式,从而保证和不断提高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

[1]王友良.专门用途英语(ESP)研究综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108-110.

[2]周春燕.高职院校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探究[J].成功:教育,2009(1):246-248.

[3]王秋英.《外贸函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新校园:理论版,2011(1):22-23.

[4]王志坚,贺春国.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践课程的改革[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12):103.

[5]杨雅莉,权赟.高校课程考试改革探索[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1(10):123.

[6]侯俊,陈芳.高职高专校EGP与ESP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92-94,98.

猜你喜欢

外贸英语函电外贸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信用证项下函电交涉技巧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外贸英语特点及其科学翻译技巧
基于西方修辞学的外贸函电课程教学研究
浅谈外贸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外贸函电语用失误的成因探析
模拟公司教学法在商务函电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