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 台湾通俗文学研究

2013-12-23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观光金庸张爱玲

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主持人语: 多年来,上海一直是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研究的核心地域,不仅因了它近现代以来形成的市民社会以及无比强大的文化生产力,更因了它由此而生的多元共生的文学生态。但是,从地域来看,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研究仅仅局限于上海一地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1949年以后,由于历史及政治等方面原因,民国上海通俗文学的眩目景象已然失去光辉,却在台港两地得到了发展和延续。李欧梵先生曾用“双城”来描述上海与香港的文化血亲关系,恰也可以用来反观通俗文学这一意味深长的地域流变轨迹。因此,近现代通俗文学乃至大众文化研究步入当代以后,在空间上构成了一种别样景观,即以上海为源头,之后遍涉台湾、香港两地的通俗文学格局,因此,无论是通俗文学作品,还是研究者,都呈现出彼此交错纠葛、彼此承接延续的空间形态。但正如国立台湾大学梅家玲女士所言:(“近现代”各类文史研究)“在大陆和海外向来堪称显学,学者成绩斐然,但研究关怀并不及于台湾;台湾过去基于政治因素,对此一时域多所顾忌,研究者原本较为有限。解严之后,‘日据时期’成为研究热点,又因侧重本土,对彼岸的关注相对不足。”(梅家玲主编:《文化启蒙与知识生产》,麦田出版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近年来,两岸学术交流日伙,但形式上多集中于会议交流,辐射范围极为有限。有鉴于此,我们与台湾岭东科技大学的叶雅玲女士携手共同策划了本期专题,希望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范式,都可以对两岸的相关研究和学术交流有所推动,有所促进。

张爱玲作品研究,目前已呈井喷之态,在这样的研究情境中寻找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进入张爱玲作品,实为不易。逢甲大学洪英雪女士的《是旅行文学,也是文学式的旅行—论与张爱玲相关的旅游书写与观光效应》一文,从旅游研究的视角切入张爱玲作品的系列研究,角度新颖独特,文思敏捷,令人耳目一新。这一研究从旅游者角度进入,其实就是从某一类的读者群体角度进入张爱玲的研究,认为“这一个由张爱玲迷们组成的、可称之为朝圣之旅的观光行为,甚至可以跨越官方与商业操作,以民间的、小众的力量自行生产‘观光景点’”,并由此认为“文学作家的影响力跨越文学领域引发观光效应”。其实,这种“观光效应”恰恰是“张爱玲迷”对张爱玲作品的再创作,推而广之,这一研究范式关涉接受美学以及文学生产等相关领域,对于当下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相关研究具有相当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金庸小说研究是当代通俗文学研究的一大重镇,但囿于地域限制,史料获取困难,大陆学者的金庸小说研究只能局限于文本内部的意义阐释,无法对金庸小说发表的历史现场和与文本相关的诸多事实有更深入的关注。香港邱健恩教授的金庸小说版本学研究对这一遗憾作了很好的弥补,研究成果令人瞩目。同样,本期台湾国立联合大学陈韵琦女士的《论台湾1950—1990年代的“金庸现象”》一文,对台湾1950—1990年代金庸小说在台湾从“创作”到“戒严时期”再到“开放出版”的全部出版及流通历程予以系统爬梳,辅之以台湾彼时的文化生态绍介,对金庸小说台湾版本的诸种因由予以动态阐释,还原历史语境,与邱健恩先生的相关研究可以互为对照。同时,对于台湾1950—1990年代的出版环境及历史现场的相关爬梳,也为大陆研究者提供了非常翔实的背景资料,对之后大陆与台湾的平行研究将有所助益。

近现代以来,电影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它以其视觉图像优势发挥了无比强大的文化功能,却也有异常丰富的生产方式及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育达商业科技大学的陈薏如女士的《台湾“电影书”之探讨》一文,以台湾“电影书”为研究文本,对台湾“电影书”的五种形态“电影书衣版”、“电影小说”、“电影剧本”、“拍摄纪事”及“电影写真”作了系统梳理和描述,在看似平实的平行结构中常有辩证及不凡见解,对电影书在视觉图像与纸质阅读中的跨界功能予以关注,并由此形成电影书这一独特图像文字间质形态的独立性特征。但遗憾的是,或许限于文章字数及篇幅,作者的讨论至此戛然而止。期待作者对电影书这一图像文字间质形态特征予以进一步深入开掘,将会有更多精彩发现。

相信本期专题对大陆包括通俗文学研究在内的文学研究者,从研究视角、方法以及范式等方面,都会有所帮助。特别向岭东科技大学的叶雅玲女士表达诚挚谢意,若没有她的热忱和不懈努力,本期专题难以成行。遥祝她身体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观光金庸张爱玲
九月雨
适合观光采摘的主要果树品种
为金庸因一错字查证道歉叫好
谁是金庸小说第一情圣
金庸的财富江湖
盐城地区观光果园增值对策探讨
荡秋千
梦里梦外——评张爱玲《天才梦》
张爱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