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文化研究”栏目研讨会专家发言摘录

2013-05-03童李君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苏州学报栏目

刘丹(苏州市职业大学党委纪检书记):

“吴文化研究”栏目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吴文化研究,从来没有离开过“苏州”和“吴地”这样的主题,学报的专栏也紧扣这些主题,所以这个专栏有生命力,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第二,“吴文化研究”栏目有比较大的原动力,主要是由于有一批包括吴文化研究院内的非常敬业的老师,他们在吴文化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学报把这些研究成果集中起来,通过这个栏目提供给读者,所以我们的栏目能越办越好。今后栏目要继续抓住重点,致力于本土文化价值的研究和弘扬,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的效果,传递能量。

吴恩培(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前列,优越的投资环境不断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开拓投资。这促进了苏州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随着苏州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无论是老苏州人还是新苏州人,都迫切需要了解苏州、了解支撑苏州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因素—苏州的历史文化。

1995年,我在本校学报发表的《吴文化论》,是我校学报的第一篇吴文化研究文章。由此,我与学报“吴文化研究”栏目结下了不解之缘。

其后,我又相继出版了《文化的争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2002年获苏州市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2003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4年获苏州市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与此同时,在校、系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在苏州高校中首次开设了吴文化课程,并成立了吴文化研究机构—吴文化研究所(于2012年底升格为“吴文化研究院”),也由此开始了与学报的积极互动。

在时任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先生的支持与帮助下,吴文化研究所承担了吴文化普及读物《吴文化读本》(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2006年获首届苏州阅读节优秀地方文化读物奖)的编写工作。同时,作为高校的文化研究机构,吴文化研究所申报并获批主持了江苏省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吴文化》(经江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审查通过,古吴轩出版社2006年出版,苏州及苏南部分小学使用)及高校人文素质教材《吴文化概论》(江苏省教育厅200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等吴文化教材的编写。以上的研究成果,部分发表于学报的“吴文化研究”栏目。

“吴文化研究”不是仅作纯学术的研究,它还必须结合吴地的文化现实进行深入研究。在苏州文化中,一个绕不开的课题就是苏州城墙问题。20世纪5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苏州城墙大部分被拆毁。2008年至2010年,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所承担了三个有关苏州城墙的科研课题。在苏州市测绘院的协助下,完成了《2009苏州城墙实测全图》《2009苏州城墙实测全图及历史套图》等。这些成果既真实地反映了苏州城墙的现状,更为日后城墙的恢复修建准备了坚实的基础性资料。其后,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吴文化研究所编写了《苏州城墙》一书,而学报也在2012年至2013年,刊登了“吴文化研究:苏州城墙”上、中、下三期组稿。既促进了吴文化的深层次研究,更将学报的“吴文化研究”栏目提高至一个新的层次。

徐伟荣(市政府原研究室主任、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江南研究院院长):

借此机会我就“吴文化研究”栏目的发展方向问题,提一些自己的意见。我完全赞同吴恩培教授所界定的吴文化应该是区域文化的范畴,而不是断代史文化的范畴,也因此而认为,吴文化研究固然应该以典籍研究和考古发现为基础,但更要注重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弘扬,并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当前吴文化研究领域的现实情况是,对吴文化的源流及其演进变化还存在诸多的疑窦、缺失、争议和认识上的误区,与现实中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我认为,“吴文化研究”栏目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能否在探源、溯流和“接地气”上多下一点功夫。

曹林娣(苏州大学教授):

我认为研究“吴文化”内容应该扩展,不能局限在“吴文化自泰伯奔吴始”,这样割断了历史的经脉。事实上,如历史学家李学勤所说,吴文化应该是“泛指吴地的文化,把吴国文化前后的源流,以至后世吴地文化的蓬勃发展都概括在内”,指吴地自有人类开始,直至现今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创造。吴文化大致分三个时期:

第一,先吴文化(或称荆蛮文化),指自吴地有人类活动以后到泰伯仲雍奔吴之前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主要来自考古发现。

第二,勾吴文化、或称春秋吴国文化,从商末泰伯建“勾吴”,到公元前473年为越王勾践所灭,时间延续约650年。古吴国一度成为长江下游的强大国家,西破强楚,南败于越,北击齐侯,黄池会盟,争霸中原,促进了东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对东瀛日本和环太平洋文化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第三,后吴文化,指吴灭亡以后直到今天的吴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目前的吴文化研究,对先吴文化的研究关注较少,泰伯开化“蛮夷说”涂抹了太多的王权意识和救世色彩,如认为江南农桑文化的源头在梅里,从泰伯来到江南后才开始。考古事实是:江南是稻作文化的源头。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了稻谷印痕、炭化稻、水稻硅酸体,说明距今大约9 000年前长江流域已栽培水稻。苏州草鞋山出土距今6 000年至7 000年前的稻谷遗存,比所传泰伯奔吴变蛮夷之地至少早了1 000年至4 000年。灿烂的先吴文明,也颠覆了旧史料中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中心”说。

在勾吴文化的研究中,目前还存在诸多质疑甚至颠覆的声音,如阖闾大城城址之争。近年来,随着一些地方的考古发现,有些人对苏州前身为阖闾大城提出了质疑,主要有“无锡说”和“苏州灵岩山侧”两说。胡埭阖闾城遗址位于无锡市胡埭镇阖闾村和常州市雪堰镇城里村之间,曾出土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方格纹、回纹、菱形填线纹硬陶器以及原始青瓷器等,东城闾江口曾发现近两亩地的水城门遗迹。阖闾城东南部有一台形遗址,传为“兵器库”遗址,东北的胥山据传是伍子胥的屯兵处。整个城址依山傍湖,地势险要,是扼守太湖北部的重要城址。据此,有研究者认为此即伍子胥所筑阖闾都城。苏州以木渎为中心的山间盆地及其周围发现了春秋古城址群。该城址群是长江下游地区继良渚文化之后,第二次文化发展高峰期—吴文化的典型遗存。该城址群呈网络状布局,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具有聚落考古意义的中心遗址群,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因地制宜、因势而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据此,有研究者主张伍子胥所筑阖闾都城在灵岩山侧,进而认为现在的苏州古城建于汉朝。

重大的考古发现固然可以刷新传统观点,但必须是在全面勘测、大规模进行考古挖掘,找到了足够的依据之后。我以为,时至今日,还没有可以动摇阖闾大城城址就在苏州市的证据。对此,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原苏州博物馆馆长张英霖,原苏州大学历史系周国荣教授都作了有力的论证,本人支持他们的观点。

《吴地记》载:“其后至寿梦,始别筑城,为宫室于平门西北二里。”

《吴地记》哉:“都亭桥,寿梦于此置都驿,招四方贤客。基址见存。”寿梦曾置都驿招待四方贤客,今苏州东中市犹有都亭桥,即其旧址。

寿梦为了“盛夏乘驾纳凉”的需要,“凿湖为池,置苑为囿,故今有苑桥之名”,即“夏驾湖”,是在一片盛产菱藕芡茨的湖荡上开凿而成,位置在“吴县西城下吴趋坊西”(明王鏊《姑苏志》),长洲县前东南(范成大《吴郡志》)。

有诸樊始徙吴的记载,所筑小城为“吴子城”。

《吴地记》载,苏州在隋开皇九年(589),改郡邑至横山东,新立城郭。唐武德七年(624)移新州,复旧址,前后40余年,今其地有新郭镇。

《吴郡图经续记》:

隋既平陈,江南未服,聚众盗贼,隋文帝以杨素为行军总管讨之,追击至苏州,移郡邑于横山下,盖欲空其旧城耳。此新郭者当时之遗址也。或曰越王城亦在焉。

如果说,《吴地记》是唐末人所写,记载不可靠,那么《越绝书》和《吴越春秋》都成书于东汉初,也是最早记载苏州城市建筑的书,两书记载的内容都依据先秦典籍和传说。

《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有许多带有城市性质的记载:

阖庐之时,大霸,筑吴越城。城中有小城二。

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阖庐所造也。吴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

吴小城,周十二里。其下广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门三,皆有楼,其二增水门二,其一有楼,一增柴路。

伍子胥城,周九里二百七十步。

小城东西从武里,面从小城北。

居东城者,阖庐所游城也,去县二十里。

余杭城者,襄王时神女所葬也。

巫门外麋湖西城,越宋王城也。

麋湖城者,阖庐所置麋也,去县五十里。

欐溪城者,阖庐所置船宫也,阖庐所造。

巫欐城者,阖庐所置诸侯远客离城也,去县十五里。

马安溪上干城者,越干王之城也,去县七十里。

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

石城者,吴王阖庐所置美人离城也,去县七十里。

娄北武城,阖庐所以候外越也,去县三十里。今为乡也。

齐乡,周十里二百一十步,其城六里三十步,墙高丈二尺,百七十步,竹格门三,其二有屋。

《越绝书》和《吴越春秋》明确记载阖闾冢,在阊门外的虎丘。

事实上,春秋时期吴国都城四周曾先后建有大批不同类型的“城”,史料有明确记载的就有近20座,仅称为阖闾城的就有无锡、上海、湖北省阳新县等。

吴文化研究中的另一个热点是对苏州园林的价值评价。

独步天下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艺术具有原创性、恒久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特性。诚然,这种以自娱为根本目的的园林形式,由于她涵蕴的文化过于含蓄和高雅,活跃在私家园林舞台上的主要是一群骚人墨客,琴棋书画诗酒茶,吟花弄月,享受自然和文化,只看花开落,不问人是非,将风风雨雨封闭在高墙外,到今天已经“知音”不多了。

在当今“欧陆风”“北美风”刮得十分强劲的时候,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两种极端态度都有所显现。

当前,妄自菲薄者多起来,唯洋人马首是瞻。一些设计者满足于西方的所谓景观造型,一做设计就是大草坪、植物带拉弧线,甚至还点缀着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员的裸体雕塑,园林被异化为“水泥林”中的植物堆积和若干仿古建筑元素的点缀,新建的园林都似一个母胚中克隆出来的产儿。千城一面,甚至千镇一面。玻璃幕墙和钢制家具,这种冷漠的、极度简约的、缺乏民族特点的设计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一些洋专家或华裔洋人在中国留下了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作品,非文化非科学的折衷主义或者大杂烩式的城市景观,成为无可挽回的败笔,令人失望。但国人甚至专家们却像童话中观看皇帝的新衣一样,一味唱着昧心的赞歌。光辉灿烂的古典园林传统湮没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狂潮中。

有些人对祖先的这份遗产的价值缺乏认识,认为它是过时货,只可放到博物馆里,供人观赏;有的甚至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被一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对中国来说是一种耻辱;有的将当今城市建设中的奢侈豪华和漫无节制的“政绩工程”统统归罪于古典园林,一面批判皇家古典园林的皇极意识,奢侈如花石纲;一面又用不堪的语言嘲笑游览“狭促的园子更像是进行文化手淫”,居然把计成称为“教父”,把《园冶》比作《圣经》等,这类没有自己民族语言的“景观设计理论”,恰恰是当今的“审美危险”,这些貌似“爱国”之论,实际上是数典忘祖的“弱国心态”。

有些所谓“海归精英”,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却将苏州古典园林作为攻击的靶子,他们不去寻找当今生存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什么“小巧精致的审美价值取向在古代的集中体现,也许就是裹脚仕女”、“古代宫庭、士大夫阶层的这种趣味,直接导致了小巧精致的园林景观文化”、“过度装扮的景观文化只能走向灭亡”、“中国传统园林的所谓自然天成,天人合一,如果用当今的环境现实和生态伦理去评价,是何等的虚伪和空洞”、“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遗产保护理论,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钢筋水泥、玻璃和钢及各种人工材料,都使经验的《园冶》成为过去的遗产”等等,肤浅且目空一切!他们在国内外发文章、演讲,影响很大。

基于此,我建议“吴文化研究”栏目开设“吴文化争鸣”专题,希望利用“吴文化研究”栏目这个平台,就上述之类的现实的话题,展开讨论与争鸣,从而达到保护吴文化、维护城市形象的目的。

周秦(苏州大学教授):

从2003年形成固定栏目算起,“吴文化研究”已经走过了整整10年的历程。尤其是2007年改版以来,先后开设通俗文学、历史名人、昆曲、吴语、园林、苏州城墙、吴门书画以及桃花坞木版年画等研究专题,邀请知名学者主持组稿,累计发表论文140篇,成为汇集该学术领域最新成果的重要阵地和观照体验吴地文化的靓丽窗口,获致良好的社会反响。

“吴文化研究”必须坚持准确定位,凸显自身特色,与《苏州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的同类栏目错位发展。首先要在努力吸引知名学者高质量稿源的同时,继续向学有专长的高校青年教师、在读研究生和本地学者敞开大门,组织发表普通作者的优秀成果。要不拘成见,鼓励争鸣,将“吴文化研究”营造成一个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的学术园地。在研究专题的设置方面,要拓宽视野,立足现实,注重引导对“活”的吴文化的研究,比如评弹、苏剧、吴歌、江南丝竹、苏绣、苏扇、宋锦、缂丝、明式家具、苏帮菜肴以及吴地民风习俗等,恰恰是这些历来不登正统学术研究“大雅之堂”的文化形态,活态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古老基因,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吴文化的特色,值得我们潜心研习,努力弘扬。“吴文化研究”还可以联手吴文化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不定期邀请海内外学界名流,举办一些小型的专题研讨活动,从而部分解决高层次稿源的问题。

袁牧(苏州大学教授):

我认为吴文化其实是一种形态,因此,吴文化研究不能局限于一个小小的地方,必须与周边如南面的越文化、北面的楚文化等相联系。研究的面要宽,不能固步自封,周边地区的好文章,是他山之石,也可以发表、交流。我们以往的研究往往注重文化的“态”,而忽略了文化的“形”,苏州市职业大学及学报的性质,要求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对吴文化当中的“形”,那些能够呈现文化本质特征的具体物态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学报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我还想提一个具体的建议,即学报要讲究排版和视觉效果,因此能否考虑在排版、彩页加插、图片配置上面更加具有可读性,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扩大期刊的受众面,加强对文化的推进。

居易(苏州科技学院教授):

在此,我想以“吴文化与明文化”为题,来谈谈吴文化的传承与“吴文化研究”栏目建设的相互关系。

其一,“明文化”是比较实实在在的“吴文化”。这么说并非是要对“吴文化”重新定义,而只是想说明,从“明文化”传承而来的“吴文化”,是我们今天,特别是我们苏州最容易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从书画美术,到竹木牙雕;从评弹昆曲到美食服饰,甚至是建筑家具、园林盆景,包括环境艺术、精致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根溯源,几乎无一不是成于明代、盛于明代、传于明代的。所以,“明文化”可以是我们研究和认识“吴文化”的一条重要捷径。

其二,注重“明文化”基础上的“吴文化”传承。我们一直非常高调地倡导传承“吴文化”,但同时我们又特别地强调“吴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事实上“吴文化”也确实是“博大精深”,单一“吴文化”的概念,实际上至今似乎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对“吴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必然形成严重的障碍和制约。而假如我们能在“博大精深”的“吴文化”中找到一个“支点”,即注重“明文化”基础上的“吴文化”传承,那么因着“明文化”看得见、摸得着的属性,一切或许就可能顺理成章、事半功倍。

其三,从“明文化”破题,“吴文化研究”栏目将挡不住地个性鲜明、活色生香。办刊物,做栏目,归根结底,是要出成果、出影响,而其前提和保障,不外乎就是“个性”和“特色”。有鉴于“吴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吴文化研究”栏目如果要在海量的“吴文化”中包罗万象或者都想“插一手”,其结果必然是徒有形式,劳而无功。相反,假如能立足于从“明文化”破题,从家具、玉雕、丝绸、建筑、园林,抑或是美食、曲艺、民俗等载体入手,那完全就可能形成一系列个性鲜明、活色生香的研究体系和传承模式,就可能使我们学报的“吴文化研究”栏目成为全国高校甚至是全国文化研究刊物中的“经典”和“奇葩”。

李涵(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授):

十分有幸受邀参加学校学报“吴文化研究”栏目建设研讨会。听了专家们的发言,很有同感。吴文化作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地方文化,其影响力、生命力和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我校学报自创办“吴文化研究”栏目以来,为吴文化的溯源、弘扬、传承和保护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此向编辑部的各位老师深表感谢。现就这个栏目的建设提两点建议:

第一,吴文化起源于吴国的建立,但其真正的发展与声名鹊起则应该在明清时期,这不仅仅是需要2 000年的文化积淀,更主要的是作为非主流的地域文化的基础—明代市民阶层的兴起。可以这么说,吴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世俗的市民阶层之上的。因此我很同意其他专家关于吴文化栏目的“普世”概念,要突出吴文化的世俗性和市民文化的特点,吴文化的高雅应更强调其“雅”,而不必过多地追求“高”,否则曲高和寡。作者既要有声名卓著的学者(否则缺乏权威性),也要有颇有见地的普通研究者。文章要兼顾学术性的同时,把可读性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可使吴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第二,吴文化研究既要做深又要做广。我看了一下历年来该专栏的文章,应该说有些方面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有些方面却很少涉及,尤其是濒危的文化遗产,它们恰恰最缺少人们(特别是专家)的关注和研究。我十分赞同苏州大学朱琳副教授在书面发言中,呼吁“呵护弱势学术”的观点。吴文化研究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就是传承和保护、抢救已经濒临灭绝的优秀文化遗产,使这些优秀文化在当今文化生活中得以复活,为现代社会服务。如一些传统工艺、民俗活动,这些文化遗产如能在我们手中得以延续,甚至发展,那将功德无量。建议在“吴文化研究”栏目下可设一些有关的子栏目,作为专题研究。

石娟(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

谈到“吴文化研究”栏目的发展,以过去个人的经验,感觉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突破:

第一,文章二次转载有待突破。专题研究使栏目特色鲜明,但由于范围较广,涉及学科领域众多,引起有影响力的二次转载期刊如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的关注较难。因为人大复印资料都是以学科分类的。如果从文化研究角度予以关注,我们的诸多层面又显得过于细化。这是从期刊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或许以后随着期刊数字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评价标准发生变化,这一客观困难可以突破。而目前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有赖在座各位学者向二次文献引用期刊积极地推荐和宣传本刊。

第二,稿源相对不足。“吴文化研究”是地域性栏目,这是栏目的特色所在,但问题恰也在此。限于地域,研究群体多集中于苏南一带,因此,与辐射全国的特色栏目相比,这一栏目的研究人数相对较少。自然来稿相对不足。目前主要依托本校吴文化研究院和苏州各高校提供支持。若有可能,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在召开与吴文化相关内容研讨会时,能够及时与编辑部联系,编辑部同人能够有机会走出去,在了解本领域发展前沿的同时,结识更多的专家学者,以给栏目的可持续发展更多的支持。

第三,与相关研究机构的联系有待加强。吴文化研究,彰显的是以苏州地域为中心的吴地文化特色。而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开掘地域文化资源,一直深受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苏州市政府每年在这些方面都投入一定的研究经费,有些还是专项研究经费。可以关注每年苏州市政府甚至省里相关部门审批的相关课题,包括一些政府部门组织的相关研讨会,关注这些课题的负责人。在开阔栏目视野、拓展稿源范围的同时,发挥刊物的媒介效应,提升栏目服务地方的水平和能力。

未能到会的专家、学者,都通过文稿,表达了对栏目发展的建议和祝愿。

王伟林(苏州市文联副主席):

王伟林先生百忙中为本刊题词:“致广、大极、精微”(见图1),对本栏目的发展、探索进行了肯定,并表示期待。

图1 王伟林先生的题字

汤哲声(苏州大学教授):

吴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历史之久、科举之盛、学子之众、藏书之富、文学之灿、工艺之精、曲艺之雅、园林之秀、吴语之糯……都是具有鲜明吴地特色的文化呈现。“吴文化研究”栏目以专题研究形式,从文学、艺术、建筑、语言等诸多层面呈现吴文化之特色,难度很大,从中不难看出编辑部同人为之付出的汗水与努力,令人敬佩。

作为一个地方性院校的刊物,要能够在全国引起关注,一定要办出刊物特色。要论地方性院校刊物的特色,研究地方性文化无疑是最好的途径。这些年来《苏州教育学院学报》之所以能产生很好的影响就是依靠几个特色栏目引起全国学界的关注。办刊最忌随大流,随大流很容易被淹没。

由于各种原因,就学术前沿来说,地方性刊物难以与那些全国性刊物比肩;但是就地方性文化研究的深透程度来说,那些全国性刊物是比不上文化所在地的刊物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吴文化研究”栏目也就是最优秀的有关研究的专题栏目。十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要想研究吴文化,不看《苏州教育学院学报》“吴文化研究”栏目的文章就无法起步,它是中国吴文化研究的宝库,也是任何一个研究者的起点。

对于“吴文化研究”栏目今后的发展,我的看法如下:1.与时俱进。就如吴文化是个发展过程一样,吴文化研究在发掘吴文化内涵的同时,在当下应该特别关注吴文化的时代变化和时代面貌。吴文化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吴文化研究关注吴文化发展的脉搏不仅仅是整理研究的意义,还有引导和启发的作用。2.敢于批评。当下社会那些打着文化的旗号,做些假大空的建筑和编造一些文化事件、人物的现象实在太严重。在吴文化地域内也有这样的现象。从研究的角度批评这样的现象,展示真实所在,也应该是文化研究者承担的责任。3.扩大视野。吴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吴地人的研究。吴地的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吴地人,这些文学艺术和语言文字就没有灵魂。纵观这些年来的吴文化研究栏目,这一点恰恰是薄弱环节。从古到今,吴地人才,群星璀璨,从吴文化的角度研究他们,必将为中国的学术以及我们的学报带来新的面貌。

曹炜(苏州大学教授):

接到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的热情邀请,很想去现场为我所钟爱的这么一个邻家女孩般的栏目唱几句赞歌。这年月,能撩起我去唱赞歌心绪的事儿实在是太少了,满目苍夷,斥骂是常态。但是,因为忙于组织博士生、硕士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和博士后的出站答辩,无法亲临现场,只好借助这一片纸笺,聊抒胸臆。

对任何一种学术刊物而言,办一个特色栏目不难,难的是能十几年、几十年地坚持办下来。纵览眼下国内高校学报,几乎都有几个特色栏目,然而走马灯似的来去匆匆的多,能长期坚持办下来的绝少。这其中,有诸多因素,如主编的更换、编辑的去留、兴奋点的转移、稿源的枯竭,等等等等。而最主要的原因则是缺乏一种“坚守”的品质。

坚守,需要的是独具慧眼。

在吴地的学术刊物主办“吴文化研究”栏目,显然是顺应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是,这并不是每家学报都能意识到的。这些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升,随着苏州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攀升,吴文化已经呈现出引领中华文化向国际化、全球化迈进的态势。但是在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之前,吴文化还不是现如今这么一种强势的地域文化,在那么一种萧瑟背景下能主办这样的栏目,是需要刊物的主办者慧眼独具的。这一点,苏州大学的学报没做到,江南大学的学报没做到,苏州科技学院的学报没做到,常熟理工学院的学报也没做到,而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学报却做到了。真可谓小丫扛大旗。学报编辑部领导的眼光、魄力,让人钦佩。

坚守,需要的是甘于寂寞。

新世纪以来,热点问题频发,大有江山岁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天之势。关注热点问题,可以吸引人耳目,提高刊物的被引用率,融入热门栏目大家族,从而提升刊物的知名度。不少年轻的学术刊物渴望短期内爆发,引人关注,就是这么做的。但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学报却没有这样做,他们对喧嚣的外部世界熟视无睹,甘于寂寞,一门心思、心无旁骛地经营着“吴文化研究”这一亩三分地。

坚守,需要的是坚韧自信。

一个地方文化研究栏目一办就是十多年,其间的困难艰辛可想而知。人世间许多美好的事物都没能扛住岁月的雨打风吹而销声匿迹。但是,“吴文化研究”栏目却神奇地坚持了下来,这需要何等坚韧的毅力,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十年八年,而是近二十年,一个婴儿长成七尺男儿的时段。而坚韧的背后,应该是能够办好这么一个栏目的底气和自信。

坚守,需要的是志存高远。

没有小刊物,只有小编辑。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学报从层次看似乎是一份小刊物,但学报编辑们硬是在这么一个刊物上办出了一个在国内有影响的特色栏目,从中可以看到他们的高远志向。人是需要有一些高志向、大追求的。正是这种高远的志向,使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一路走到了现在。他们的高远志向足以让一些从层次上看似乎应该是大刊物却碌碌无为的同行门赧颜。

看看他们的成绩吧,自2001年初至2013年4月,“吴文化研究”栏目共发表论文140篇,其中,各高校教授们来稿29篇,占20%以上,博士及博士后们来稿23篇,占近17%,两者相加占了1/3以上。真是了不起啊!

作为这个美丽神话的创造者之一,我不仅为这个特色栏目近二十年的绵延不断而感到骄傲,也为学报编辑们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卓越的成绩而感到骄傲,更为自己能参与到这个栏目的主持、写作及组稿工作中来而感到骄傲。

坚守,不是固步自封。我深信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学报编辑们会以他们的智慧和劳作给我们献上更加璀璨夺目的吴文化大餐。

坚守,也拒绝自我复制。我同样深信“吴文化研究”栏目会不断超越自己,引领我们向吴文化研究的更深处漫溯、遨游、探索。

我将翘首以待。

朱琳(苏州大学副教授):

在苏州地区的高校学刊中,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的“吴文化研究”专栏可谓诞生最早、时间最长、成果最多。本栏陆续推出了吴地文学、历史名人、吴语、古城墙、吴门书画,古典园林、昆曲、桃花坞木版年画,以及民国时期苏州教育和当今的吴文化课程建设等专题栏目,成果斐然。在此,我不揣浅陋,对于未来栏目建设,提出点滴之见。

第一,关注“现在时态”,聚焦现代吴文化发展和吴文化建设实践。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思考:一是现代吴文化发展的薄弱。自宋元以来,苏州保持了上千年的强劲发展势头,创造了世界区域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这归功于在自然地理之上的经济、文化“双面绣”以及两者的互促互进。特别是明清时期,以苏州为代表的吴文化创造了传统文化的一个又一个辉煌、巅峰,使“吴文化”这方地域文化具有强磁场效应。然而,吴文化在现代的“接力”较弱,现代吴文化的影响力与历史时期不相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也不相匹配。二是在吴文化研究领域,大多数研究者聚焦历史文化、传统文化,较少研究、关注现代吴文化。在当代文化发展语境下,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等构成现代吴文化建设的“三脚架”,深切攸关吴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发展。若刊物能够在学术研究上,加以引导、强化,这不仅具有学术、学理上的意义,还将对实践的科学、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二,解剖“当下难题”,着眼于现代吴文化建设实践中的棘手、亟需问题。例如,关于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问题,苏州作为全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要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为“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推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都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主要源自农耕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社会环境也在逐渐变化,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传承产生较大影响。这是对我们的时代提出的新挑战,也是必须破解的重要学术课题之一。

第三,呵护“弱势学术”。目前,吴文化研究领域对于取得重大、突出成就的桂冠式文化人物、类目等泼墨较多。例如,就文化遗产领域来看,对于苏州文化符号、文化标志性的昆曲、园林等“显学”和具有显性社会效益的文化事项,刊发较多的学术成果,而诸如苏州泥塑、民族器乐制作、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苏州灯彩等严重濒危的文化项目,则难能一见。若能对于“绝学”和“弱势文化”给予更多注意力,对于吴文化的保护、传承将功不可没。

猜你喜欢

苏州学报栏目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关于栏目的要求
致敬学报40年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苏州十二忆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