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审美主体论三题
2013-12-20董琳
董琳
(西北大学文学院,西安710069)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虽然是一部论述经济学哲学问题的著作,但是其中独特的美学思想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多年来一直吸引着中西学界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颇丰。但其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以《手稿》中审美主体的确立与建构为研究视角,探讨马克思美学思想中关于审美主体的独特价值,认为马克思的审美主体思想不同于历史上的诸种美学观,它不是孤立地、静态地研究审美主体,而是把审美主体与人的本质的论述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其置于主体与客体的双重关系以及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考察,并以审美主体的实现程度作为人的本质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前所未有地阐述了审美主体的价值与意义。
(一)
马克思的审美主体思想可谓独树一帜,独辟蹊径,他注重从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实际活动中去寻找美,从人的存在方式去探寻美的本质,在与人的本质联系中探讨审美主体的特性。
马克思认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中,人始终是主体。动物当然也生产,“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崽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96动物的存在方式就是本能地适应自然,不存在与自然之间的、与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也不存在“美”的关系。与此相反,人既可以按照“物的尺度”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又可以根据“人的尺度”去改变世界,把世界变成理想的现实。这种实践的存在方式,决定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也就是说,只有人能担当审美主体。
根据考古发现,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就懂得运用天然的矿物、贝壳、动物骨骼等制成装饰品来装扮自己,而刻画在一些日常生活用具如陶罐、水壶上面的抽象花纹更是原始社会艺术家们的杰作。这些装饰品和花纹从创造社会生产力的角度看并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可是却从艺术的角度美化了人类的生活。可见人类不但能够欣赏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并且能制作出符合美的标准的作品。人不仅是人类生活中的主体,也是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固然,在自然界中除人类之外的其他动物似乎也能分辨美丑,生物学家通过观察鸟类在求偶期的行为所得到的数据显示,雌鸟更容易被拥有美丽丰满的羽毛和动听鸣叫声的雄鸟所吸引。但是,雌鸟对雄鸟外貌的鉴别从根本上看是基于种群繁衍后代的需要。鸟类族群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断淘汰羸弱的个体而得以延续,也可以说是大自然选择了羽毛舒展美丽、体态匀称丰满、鸣叫有力动听的鸟儿。这些外部的身体特征显示着他们健壮的体魄和优秀的种群基因,这样的雄鸟所繁育的后代存活率更高,竞争力更强。在鸟类世界中,“美”等于匀称的外表,等于强大的繁殖力。所以,雌鸟能够对美丽而善鸣的雄鸟青眼相加实际上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而不同于人类的审美活动。
“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因此,审美主体不是自然形态的、被动的,马克思说:“主体不是从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2]“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自然主宰的人”。[3]马克思论述的审美主体不是纯粹感知的、静态认识的,而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的,具有主体性特征。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中,发展了自己,实现了人类自身的自由。人在实践活动中,既创造了理想的世界,把世界变成自己所希望的存在,又创造了理想的自我,把自己变成自己所希望的存在,并在这双重的创造中,使人类获得更大的自由。审美主体的能力就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的结果与证明,就是人在创造性活动中所获得的、所感受到的自由。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与动物的存在方式的本质区别,为我们理解审美主体的特性作出了宝贵的提示。
(二)
从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探讨审美主体的角度,决定了马克思在探寻审美主体的时候,不离开审美客体。因此,与纯粹的主体论美学不同,马克思强调客观的审美对象的存在的重要性,“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同时也与只重视客体的客观论美学不同,他非常强调审美主体的独特性。马克思论述审美主体时坚持以客观的审美对象的存在作为前提,始终在主客体的关系中找寻审美主体的特性。
审美主体是审美客体的对应存在。人类的审美实践不能单独离开客体,也不能单独离开主体。“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的程度为限。”[1]125任何“对象”(包括审美对象)的存在,都同时地取决于两个方面的统一:一方面是“对象的性质”即作为对象的事物具有怎样的性质,另一方面是与这种“对象的性质”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即认识主体、审美主体所具有的能力。所以,一个自然物或者现象能否成为审美对象,在于其与审美主体自身感知能力的对应。超过了感知能力范围的自然物或者现象,即使本身具有客观美的属性也无法取得审美主体的感应,从而审美活动无法完成,那么这一自然物或者现象也就不能成为审美对象。
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审美主体的能力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在主体和客体的对应关系中形成的。人的审美能力虽然与身体器官的感觉功能有关,即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这些器官所具有的感知功能是人与外界建立起联系的客观物质基础,收集到的信息则是人类了解外部世界的基本素材。这些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反馈给大脑,经过思维的复杂加工、分析,进而形成人对外部世界的基本认识。而不同的人类个体在感官收集外部世界信息时会因为感官功能的不均衡而获得各不相同的外界信息,继而会得到不同的审美体验。“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确证自己是类存在。”[1]197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成为自为的人,成为他自身,获得了他的此在形式。人在改变自然时,他的本质力量也发展和丰富起来,能感受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都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从而形成了审美感觉和审美意识。因此,审美主体的五官感觉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随着人化自然的发展,人的审美器官也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马克思把人视作一种特殊的自然,认为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也是发展的。这就反对了把审美主体看成一成不变的静止的观点。整个人的自然都在发展变化,人的审美器官、审美感觉的变化就很自然了。
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1]126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承认客观美是存在的。“最美丽的景色”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矿物的美”存在于矿物本身,尽管由于穷人忧心忡忡、商人唯利是图,对其没有美的感觉,但它依然存在,不会消失或者减少,就像在小说《红楼梦》里,即使焦大不能欣赏林妹妹的美,林妹妹风流婉转、娉婷婀娜的风姿也并不会受到丝毫影响,景色、矿物和林妹妹都具有美的属性,他们的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马克思要强调的是在这种客观存在的基础之上,审美主体的心态和感觉的重要性,为什么穷人和商人感觉不到景色的美丽和矿物的美?美是超越功利层面的,限于实际的有限的生活,人的低层次的境界,也不可能体会到美;即便是人的本质力量与对象能够产生对应关系,但若主体无心投射,即没有把注意力转移到对象上,对象也就不是他的对象,因此主体与对象也就不能产生对应关系。
(三)
马克思所论述的审美主体不是遗世独立的人,他不仅是从个体人的角度探讨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更是从历史发展和社会关系研究审美主体的特征,发现和揭示审美主体与历史发展进程的关系,从而超越美学意义高度评价了审美主体的社会作用与价值。
人类是由需要的感觉力走向思维和审美的感觉力的。在人类的原始阶段,主要是从需要的角度来感觉世界的,对野蛮人来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界的统治,在每一新的进展中扩大了人的眼界。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地发现新的,以往不知道的属性。”[4]在审美主体的感知历程中,先有动物的美,后有植物的美。普列汉诺夫曾经谈到过原始狩猎民族“尽管他们居住的地方是野花遍野,但是他们从不用鲜花来装饰自己……这些野蛮人对植物完全不感兴趣”。[5]从动物装饰过渡到植物装饰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的大变革。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审美主体越来越突破实用需要的限制,发展“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审美感觉能力。但是,“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人越是为生物性的需要所束缚,他的感受力就越是浅陋和受局限。人的审美能力与不同个体的需求层次状况也有很大联系。马克思认为,不同社会状态下的人的自由程度是不同的,他把人的需求划分三个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基于人的本能,是指人为了维持个体生存和后代延续而产生的需要,它的基本满足是实现其它需要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把它称之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享受需要是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需要,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即墨子所说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子佚文》)。而发展需要则是人为了完善自我而进行的一种精神追求,是以生命力蓬勃发展和个性自由为目标的终极需要,也是需要的最高层次。“发展需要既表现为劳动者在诸如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精神领域内自由发展的需要,又表现为劳动者在物质领域内自由从事劳动的需要。劳动需要在生存需要中是谋生的手段,在发展需要中则是发展的目的本身,是为了在自由劳动中发展其才智与创造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在这里,重要的不是劳动的物质结果,而是劳动过程,是劳动过程中积极的精神体验。”[6]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呈金字塔层次由下向上发展。虽然享受需要不一定要在充分满足生存需要之后才产生,发展需要也不一定要在充分满足享受需要之后才产生,然而如果位于金字塔底层的生存需要不能得到基本满足,人就很难产生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而属于享受需要层面的审美行为也不会产生。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而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食物同样也可能具有最粗陋的形式,而且不能说,这种饮食与动物的饮食有什么不同。”[1]126《红楼梦》中的焦大为什么不能欣赏林妹妹的美?从他自身的状况来看,作为一个生存在贾府底层的仆人,他的需要层次还停留在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上,在他看来,更美的女人具备的素质仅限于能生儿育女、从事家务劳动。面对林妹妹这样有才情的闺秀,焦大显然不具备欣赏她的美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焦大这样的底层劳动者很难超越作为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呢?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使劳动者丧失了产生审美行为的条件。“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1]93异化劳动使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使得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感到不幸,感到遭受肉体折磨和精神摧残,使得劳动者的活动成为了自身的丧失。虽然劳动者在异化劳动中创造了美,却丧失了美感享受需要。“结果,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1]94异化劳动不仅造成了劳动者的人性被异化,同时也造成了剥削阶级的人性异化,他们的兴趣集中到了对金钱的无休止追逐中,所有的自然物和艺术品都被投上了金钱的色彩。从这个层面上看,审美活动并不存在,利益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在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化的大环境中,人最终丧失了对美的感知和追求,无法体验审美活动所带来的精神愉悦,无法成为真正的审美主体。
异化劳动显然有害于精神生产,妨碍美的创造。马克思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异化得以积极地扬弃,人真正占有人的本质,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审美能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变成人的。眼睛变成了人的眼睛,正像眼睛的对象变成了社会的、人的、由人并为了人创造出来的对象一样。”[1]124马克思相信,当私有财产不复存在,共产主义得以实现,人的个性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在异化劳动中丧失了的美感享受需要必然会复归。因此,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与程度成为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2.
[5]T.B·普列汉诺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理论[J].哲学论丛,1957,(6).
[6]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