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模式视阈下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模式研析——基于广西的实证研究
2013-12-19韩勇
□韩勇
(广西行政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正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社会管理已成为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以来,政府把社会管理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一起作为其基本职能,并且多次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然而,因各地区、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既存在大范围的传统自然经济,也存在市场经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经济;既在总体趋势上体现了逐步走向工业化、现代化文明社会的新型中国城镇特色,也有与农业社会制度、文化及与之相应的生存方式依存度较高的传统乡村的存在。这种复杂性对新时期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文化治理视阈下的社会管理创新
在国外,广义的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对各类社会公共事务(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所实施的管理活动。狭义的社会管理所涉及的范围一般指的是社会政策所作用的领域。[1]《中国大百科全书》将社会管理界定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就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将社会管理定义为:“所谓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3]
中共中央党校向春玲、傅思明和国家行政学院龚维斌等认为,社会管理创新是 “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4]
文化之所以被认为能够对社会管理创新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可以追溯到“古人结绳而治,后人易之以书契”。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关于文化治理与社会管理关系之间的描述。也就是说,人类创造和生产文化是为了有效地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出现的问题,具有疏导、宣泄、沟通的意义。[5]所以,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类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6]
我国学者胡惠林认为,文化治理是“国家通过制度安排,利用和借助文化的功能用以克服与解决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对象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主体是政府+社会,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参与共治。”[7]这主要是因为文化能够内在地激励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态度与行为,通过文化的感召力能够培养社会成员的归属感,满足人们内在的关于“家园”的精神需求。换言之,文化治理视角下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指的是公共部门运用现有的文化资源,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农村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文化治理这个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体现了公共部门、社会团体和公民共同协作运用文化资源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诸多社会问题。
三、广西农村文化治理的主要模式
笔者采取社会科学中广泛采用的扎根研究法,以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市包括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玉林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百色市、贵港市、崇左市、河池市、梧州市、贺州市、来宾市等地为调研对象,探讨了适合我国新形势下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之文化治理模式。扎根研究法是 “一种质化研究方法,其基本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与量化实证研究不同,研究者在进入田野调查之前并不提出理论假设,而是直接从调查资料中进行经验概括,提炼出反映社会现象的概念,进而发展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关联,最终提升为理论”,[8]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现有的理论知识尚未成熟,又缺乏实证研究的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经过实地调研,笔者认为,广西农村文化治理模式如下:
(一)以培训农村基层党员为抓手,破解“三个难题”
广西以培训农村基层党员为抓手,提高其综合素质,破解了 “三个难题”,即:破解了新时期党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难题,破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难题,破解了农民增收的难题。
全自治区各县(市、区)围绕提高农村党员“双带”能力(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开展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以来,全区总计有80多万名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学到了1-2门实用致富技术。其中,有近9万名农村党员获得了“绿色证书”,有15万名农村党员被命名为县级“科技示范户”,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如宾阳县通过扎实有效的结对帮扶式培训,使全县90%以上有劳动力的党员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有近5000名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北流市根据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依托各级党校举办农民工、城镇待业居民、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培训班,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11.5万人就业;武宣、鹿寨、象州、平南、兴安、灌阳、大新、上林等县(市)通过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将党校培训向农村党员延伸,向农村实用技术延伸,使农民的致富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⒈网格化的农村基层党员培训体系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了人才支撑。一方面,广西构建了一个以县(市、区)党校为龙头、以县直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和乡镇党校为主体,以职业技术学校、乡镇中心校和行政村小学、村党员活动室、示范基地、“农家课堂”为基础,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新体系;另一方面,构建了一个以“三站一户”(县数字中心站、乡镇数字工作站、村数字工作站和农户电视接收终端)为信息传播渠道,以“三网合一”(中组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为技术核心,构成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实现了地方与中央、县内与县外、干部与群众之间的“零距离”接触。
⒉创新农村基层党员培训方式,提高基层党员的科技与经营管理素质。
⑴宾阳县创造了“党建+经济+人才”四培养模式,即以“党建+经济+人才”为结合点,通过开展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开发工作,把农民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干部,把优秀的村干部(党员人才村干部)培养成为村支书。
⑵北流市建立了八大网络,即以市委党校为中心,部门党校、镇党校、村党校、街道党校、社区党校、企业党校、专业协会党校、农户培训点互相联接,形成了一个“大党校”、“大课堂”的网络培训平台,使其在整合基层教育培训资源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⑶武宣县通过培养六种带头人,即培养“学习科学新技术的领头人,利用科技致富的领头人,落实增收新项目的领头人,创建新经济组织的领头人,扶贫助困帮致富的领头人,遵纪守法创文明的领头人”,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深化和拓展。
⑷鹿寨县通过构建四级两翼培训格局,即由县党校、乡镇党校、村级分校、党员中心户包括示范基地、农家课堂,构成一个四级培训的主干线、主阵地,使县乡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由全县各职能部门的培训资源和县职业教育中学构成县乡党校教育培训资源的两翼,从而有效整合培训资源,使基层教育培训形成整体合力。
⑸田阳县实行“一校五中心”,即以县委党校为龙头,设立干部培训管理中心、就业培训管理中心、党员培训管理中心、信息服务管理中心、基地建设管理中心,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县委党校的培训和管理职能。
⑹阳朔县实行资源共享,即县委将会议中心和党校统筹规划建设,筹集资金在县委党校建设大礼堂、教室、讨论室以及食堂等基础设施并配设专人管理;党校对会议中心进行日常管理并用于各类培训,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党校教育培训新模式。
⑺桂平市建立“一校一中心七网络”:“一校”即县级党校同时挂牌农民实用技术总校,“一中心”就是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中心,“七网络”就是部门党校、乡镇党校、村(社区)党校、非公组织党校、教学实习基地、党员示范户、科技示范户等,从而形成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平台、大网络。
⑻岑溪市实行党支部加科技特派员的做法,即把培训的触角延伸至乡镇和村屯,充分调动了基层党组织和专业技术人员两方面的积极性,为村“两委”的培训和其他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搭建起了良好的服务平台。
⑼贺州市八步区建立流动党校,即由县级党校整合有关部门和乡镇的培训资源,根据实际需要,针对场所不固定、党员流动性较强等特点,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
⑽灌阳县创建四个“1+1”教研模式,即通过机制+扶持、课件+辅导、专家+秀才、基地+产业等四个“1+1”,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服务意识强的新型党员和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人才保障,优化了农业产业化结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⑾灵山、阳朔、恭城等县市创建了“三网党校”培训模式,即依托县、乡、村“数字化工程”优势,完善“三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网、“信息村镇”网、远程教育点播频道网),组建成网络学校,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扩大了培训的覆盖面,使有形的“小党校”变成了无形的“大党校”,形成了“一个课堂十教室”,千名村干部同培训的大规模同步培训格局。
⑿右江区创建了“112”培训体系,即一校一中心两基地(区委党校、教育培训中心和职业技术就业培训基地、实习基地)培训模式。
这12种运行模式的形成,既体现了当地党委大胆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也为进一步创新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⒊拓展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将政治理论和技能知识教育培训有机结合。在拓展教育培训对象方面,县(市、区)党校在重点抓好县、乡党政部门的乡科级党员干部、公务员和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集中培训(轮训)的同时,通过整合有关教育培训资源,将培训对象延伸到新经济组织的骨干党员以及乡镇党校的培训师资和管理人员;乡镇党校在重点抓好乡镇机关党员干部、村(社区)干部培训的同时,将培训对象延伸到农村基层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并依托农村专业协会(示范基地)、党员示范户(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抓好实用管理知识和致富技能培训;农业、科技、司法、劳动、扶贫、林业、水产畜牧等涉农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在县(市、区)党校协调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开展基层干部、农村党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在拓展教育培训内容方面,将过去单一的政治理论教育培训拓展为政治理论+技能知识教育培训,即县乡党校在坚持“党校姓党”原则,突出抓好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农村政策和时事政治、法律知识培训的同时,通过整合社会师资力量,努力将培训内容拓展到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农村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村镇建设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方面。同时,依托本地专业协会、党员示范户(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开展农村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以及青年农民的培训。
(二)以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为抓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一方面,国家和自治区投资1.5亿元建设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514个,投资1.4亿元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000个,改造、维修了部分厅直属单位的基础设施。国家和自治区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了1.1万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和基层点,市、县覆盖率为90.1%,乡镇覆盖率为90.23%;完成了隆林县等30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的扩建任务;对21个市级图书馆、群众艺术馆、艺术表演团体和183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艺术表演团体进行了业务用房的维修、改造及设备更新。建成广西民族博物馆等22个博物馆。投资1.5亿元的来宾市文化艺术中心已建成。[9]另一方面,广西在社会管理中重视思想道德和先进文化建设。例如广西南宁市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弘扬了“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南宁市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南宁孔庙等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大地飞歌”持续唱响,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国际田联世界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等重要体育赛事。建设了南宁博物馆等一批重要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形成了全市“县县有馆、乡镇有站、村村有室”的文化基础设施体系。
贺州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文化中心、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乡镇文化站等文化项目建设,建立了覆盖城乡、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钦州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促进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柳州市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力度,推进城乡文化资源共享,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十大文化工程”建设,水上喷泉、水上大舞台、柳州文庙、工业博物馆、军事博物园等已成为市民享受文化大餐的胜地,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体育事业深入开展,李宁体育馆、柳州游泳馆已经建成,连续3年承办了世界水上极速运动大赛。
近年来,桂林市以激活“城市细胞”——社区为抓手,通过推行“楼道文化”、“市民文化”,开展“温馨和谐楼院”、“尊老爱幼楼道”共建等活动,对桂林市的和谐稳定进行了有益探索。
来宾市创造性地实施“三求”(求乐、求知、求技)惠农工程。这项工程被誉为“来宾模式”,先后两次写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全区推广。国家文化部还将来宾列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申报城市,国家体育总局确定来宾为 “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试点”。随着“三求”惠农工程的推进,广大农村的社会风气得到好转,有效地维护了广大农村和谐稳定的局面。一些昔日的治安混乱村变成了今日的 “文明示范村”、“治安先进村”。据统计,在“三求”惠农工程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即2009年,全市农村发生“三大”纠纷、治安案件及非法上访人次同比下降了37%、65%、20%。
河池市每年举办文艺演出300多场,观众70万人次。通过歌谣、铜鼓艺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形式,开展基层党组织活动,使党的政策通过群众听得懂的声音、看得懂的方式渗透到生产、生活当中,不仅拉近了干群关系,而且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三)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南宁市积极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影响力。积极挖掘、传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挖掘并整理骆越文化、龙母文化、贝丘文化等文化遗产,注重保护和开发邕城等红色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深入挖掘和开发民族文化,凸显“壮乡”、“民歌”等特色,打造“三月三”、“炮龙节”等文化品牌,体现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的魅力。
钦州市推进文化创新。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深入北部湾开放开发第一线,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创作了更多反映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地方优秀文化品牌,培育了一批文化名家,提高了文化的原始创新能力。加强钦州题材的影视创作,提高了钦州的对外影响力。
河池市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和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加大红色文化、长寿文化、铜鼓文化、刘三姐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构建独具地域特色、在全国有影响的“红水河文化圈”。利用河池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名人聚集的优势,建设文化胜地,塑造河池形象,增强河池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培育长寿文化,加强对长寿资源的保护与长寿产品的开发,组织开展国际性的长寿科研、文化交流与合作,建设长寿人文环境,彰显长寿之乡的魅力,打造世界长寿之乡品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丰富红色文化内涵,打造全国革命老区品牌。坚持办好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努力打造国际化的文化品牌。
贺州市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加强挖掘、保护和传承,突出原真性、地域性和独特性,努力把贺州建设成为以瑶族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规划,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抢救濒危文物古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了一批民族文化展示基地,打造了“瑶族盘王节”、“客家文化旅游节”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
防城港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启动伏波文化主题项目,开发、保护一批古村古镇、名人遗址和重点文物古迹,整理、开发了京、瑶等特色民族文化。
玉林市大力繁荣先进文化,加快建设岭南特色文化。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深入挖掘玉林市丰厚的文化资源,推进地方文化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岭南风格、和谐兼容的文化城市。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支持文艺创作,推出了一批原创性、本土化的文艺精品。
百色市保护、开发民族和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是百色独特的魅力所在。百色市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挖掘和保护多彩的民族文化,研究利用厚重的历史文化,使民族和历史文化成为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动力。保护、开发各民族戏曲、舞蹈、美术、服饰、竞技、饮食等原生态文化,重点打造“布洛陀”、壮族嘹歌、“尼的呀”民歌、壮剧等文化精品,深入挖掘绣球、壮锦、藤编等工艺遗存,举办传统民族文化活动。保护并修复百色旧石器、西林教案等历史文化遗址,开展对瓦氏夫人、刘永福、岑氏一门三总督等历史名人的研究。
总之,本文通过对广西农村文化治理创新社会管理实践的探讨,总结了转型时期农村地区党组织探索领导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模式。面对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各地党政部门还要一如既往地努力探索,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
[1]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J].中国行政管理,2005.
[2]王郅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仍面临诸多突出问题[N].人民日报,2004-08-09.
[3]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1.
[4]向春玲,傅思明,龚维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M].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2011.
[5][7]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J].学术月刊,2012,(05):28-32.
[6]中宣部.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
[8]Manning,P.K.,Semiotics and Fieldwork,Sage,Thousand Oaks.1987.
[9]《广西文化发展报告》课题组.2010年广西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总报告,2011年广西蓝皮书——广西文化发展报告[M].广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