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右军归隐地文献考
2013-12-18俞国璋
俞国璋
(新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浙江 新昌312500)
永和十一年,王右军誓墓去会稽郡,归隐浙江剡东,确切的地点于剡东何处?为使后人研究书圣的书法艺术风格形成和发展、人生轨迹的变化,当时社会状况、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有必要进行探讨。
一、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古金庭所在
民国版《新昌县志》记:“右军隐剡东,创金庭道院于罕岭。”[1]今朝着前人指点的方向,再作一番求索。
下文中,暂将王右军真实归隐地称为古金庭,浙江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的金庭称新金庭。
(一)《会稽志》对王右军归隐地的记载[2]①
《会稽志》成书于宋嘉泰元年(1201),又称为嘉泰《会稽志》。
《会稽志》嵊县记:“金庭观在县东南七十二里孝嘉乡。《道经》云:‘王子晋登仙,是天台北门第二十七洞天桐柏山。’……旧传王右军舍读书楼为观……今观之东庑有右军肖像,又有墨池、鹅池。”[2]1768
《会稽志》嵊县条下又记:“丹池山在县东七十二里。旧桐柏山,唐天宝六载改为丹池。……南岳真人云:‘越有桐柏、金庭,与四明、天台相连,神仙之宫也。’《真诰》曰:‘桐柏山,高一万五千丈,周回八百里,四面视之如一。其一头在会稽东海际,其一头入海中,是金庭不死之乡……树则苏纡珠碧,泉则石髓金精。其山台尽五色金也。经丹水而行,有洞天从中过,在剡、临海二县之境。”[2]1828
《会稽志》嵊县中记:“金庭乡在县东四十五里……孝嘉乡在县东七十里,管里五:桐柏里……”[2]1913
《会稽志》王右军宅记:“旧经云:‘羲之别业有养鹅池、洗砚池、题扇桥存焉。’……既谓之别业,则疑宅不在是,或云嵊县金庭观,乃右军旧宅,尝舍读书楼为观,在县东南七十二里孝嘉乡。”[2]1951
《会稽志》记载:“桐柏山金庭馆碑,沈约造。儿珪之正书……《系地》云:在嵊县东七十二里本观内,据记称,永泰中,定居桐柏岭,因地名建馆,曰金庭馆。”[2]2030
分析《会稽志》上述所记:
1.地理位置和距离:一方面是大的位置范围,古金庭在天台北门的桐柏山中,位于天台山与四明山之间。唐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沃洲山在剡县南三十里,禅院在沃洲山之阳,天姥峰之阴。南对天台,而华顶、赤城列焉;北对四明,而金庭、石鼓介焉。”[3]6905
白记说明古金庭介于天台山北面的沃洲山与四明山之间。《天台山方外志》记:“天台山……复有四门,智者大师以赤城为南门,以新昌石城为西门,徐灵府又以剡县金庭观为北门。”[4]剡之石城山,即今大佛寺景区。那么,为天台北门的金庭应在石城山的东北方向。“(新昌)东至嵊县界五十里,以孝嘉乡为界。”[2]1929这说明古金庭所在的孝嘉乡与新昌东部接壤。另一方面是小范围确切的方位距离,“金庭观在县东南七十二里孝嘉乡。”“孝嘉乡在县东七十里,管里五”,其中有“桐柏里”。说明真正的古金庭并不在嵊县东四十五里的金庭乡,而应再向东15市里或17市里,即石城山的东北方,嵊县与新昌县交界之地,才是古金庭的确切位置。
2.山体高大:“桐柏山,高一万五千丈,周回八百里。”这是不确切的数,喻指山体高大。“在会稽东海际,一头入海中。”指山脉连绵,尽入东海,而不是指某一座山。据《赤城志》载:“天台县,本汉始平县,晋太康改始丰,属临海郡。宋(刘宋)因之,隋废……国朝(宋)建隆(960-963)初改今名。”[5]5065在北宋建隆(公元960年)以前,尚无天台县名,凡以前文献所说“天台”即指天台山脉,区域跨临海郡和会稽郡。又据《宁海县志》记:“西晋太康元年(280),晋将王浚平吴,请析临海之北二百户、鄞地八百户置宁海县,治地白峤,属临海郡。宁海始立县。”[6]4由此可见,南朝时始丰与宁海皆属临海郡。从“经丹水而行,有洞天从中过,在剡、临海二(数)县之境”记述看,旧桐柏山脉跨越当时剡与临海郡下的始丰和宁海数县,而不是一县之地。今天台县桐柏之名,为唐司马承祯建桐柏宫后才起。桐柏宫不能等同于桐柏山。因此说,古金庭所在之桐柏既不是一县之地的天台桐柏,也同样不是嵊州市华堂新金庭,更不是诸暨的苎萝山,而与河南、湖北两省边境的桐柏山毫无干系。
3.环境特征:金庭不死之乡在桐柏之中,树则苏纡珠碧,泉则石髓金精,其山台尽五色金也。
4.《会稽志》成书时,古金庭依然存在,志中两次提及“今观之东庑有右军肖像,墨池、鹅池”。
(二)方志《剡录》对王右军归隐地的记载
《剡录》记:“又东为丹池山……池有水赤色,勺之洁白。是为金庭洞天,晋右军羲之居焉。墨池书楼,遗雅不绝。”……案《上青经》:‘洞天在天台桐柏山中,方四十里,其北门在此山小香炉峰顶,人莫见之。’又曰:‘晋王右军家于此山,书楼墨池旧制仍在。南齐道士褚伯玉于此山置金庭观,乃右军之家也。’”接着又记载:“其南为刻石山,山旧有卫夫人碑,山之半有巨井,井有蛟。”[7]2357
《剡录》又记:“金庭观,在剡金庭山,是为崇妙洞天,金庭福地。”“又东为洞山,山中人皆姓董,又曰董山。”“去观二里,曰再渡村(世传右军渡此,见山岭崇峻,以为罕有,故谓之‘罕岭’)。”“去观东一十五里,有大湖山。峰势入天,上有赤水、丹池(池可丈余,深不可测,其水色赤,勺之则其清如镜,祷雨甚灵)。旧为王右军宅,东庑设右军像,有书楼、墨池、鹅池。右军舍宅为观,初名金真馆,又改金真宫。”[7]2425
《剡录》,宋代学者高似孙著,成书于宋嘉定七年(1214)。因高氏为嵊县本地名士[8],从今之《真诰》书前有高氏所作的序看来[9],他对《会稽志》引用《真诰》之说和《真诰》对本地名山所记,不会是人云亦云,如没调查就难以说出墨池书楼、王右军宅、丹池等古金庭遗迹的细节来。他的《夜宿金庭洞》诗,即为实地调查的记录,所以《剡录》之记是可以采信的。
从《剡录》所记能看出古金庭几点明显的特征:
1.明确古金庭的地址:东边有董姓人居住的董山,丹池在离“观”东一十五里的大湖山,旧为王右军宅。去“观”二里,曰再渡村。此“观”即金庭镇华堂村的新金庭观。真正的王右军宅不在今“观”所在地华堂村,而在离观东15里的大湖山。
据清康熙《金庭王氏族谱》载: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二十六世孙王弘(宏)基(1068-1126)从金庭观迁居卧猊山麓之岩头(今华堂村)为华堂派始祖。高氏著《剡录》时(1214),古金庭遗迹仍在的情况下,华堂王氏又在自己的居住地新建了金庭观。
今天,大湖山依然同名;再渡村已改为济渡村;董山现名董村,离王罕岭东南约3千米左右。《资治通鉴》记:“式曰:‘贼(裘甫)无所逃矣,唯黄罕岭可入剡,恨无兵以守之。’”[10]3300崇山中的普通山岭为何唐代朝廷命官王式也如此熟悉?说明大湖山中的王罕岭早已不同凡响。
2.王右军宅所在地的特征。(1)丹池山,“池有水赤色,勺之洁白”,这一特征是后人难以伪造的;(2)池“祷雨甚灵”,新嵊当地百姓对干旱之年可求雨的地方都称之为龙潭;(3)南为刻石山,有石可刻;(4)南山之半有巨井,井有蛟;(5)山北有小香炉峰;(6)王右军出入需经过再渡村。
(三)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对古金庭之述②
“永泰元年,方遂初愿,遂远出天台,定居兹岭。所憩之山,实维桐柏。实灵圣之下都,五县之余地。仰出星河,上参倒景。高崖万沓,邃涧千回。因高建坛,凭岩考室。……事昺灵图,因以名馆。”
沈约之文告知古金庭所在的信息:
1.定居的桐柏岭或金庭岭离天台山主峰很遥远,且在五县交界。
2.地势很高,人一抬头就会超出天上的银河;人在日月之上,日月之光反从下照,形成倒影[12]。
3.周边是悬崖层叠,深远的溪涧众多而曲折。
4.附近的山峰迥然卓立,高入霄汉,好像要将河汉中的星辰分隔开一样。
5.祭神朝圣的平地同样建在靠近云层的地方,窗棂凌驾于高大的山巅而开设。
6.要到达金庭馆,经过溪涧的道路需克服许多艰难险阻,森林广袤而青翠茂盛。
(四)唐裴通《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所述之古金庭所在
“越中山水之奇丽者,剡为之最。剡中山水之奇丽者,金庭洞天为之最。其洞在县之东南。循山趾而右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炉峰,其峰即洞天之北门也……真天下之绝境也……是以琅琊王羲之领右军将军,而家于此山。其书楼墨池,旧制犹在……其金庭洞天,即道门所谓赤城丹霞第六洞天者也……过此峰东南三十余里,有石窦牙为洞门,即洞天之便门也。人或入之者,必赢粮秉烛……莫臻其极也……登书楼,临墨池,但见其山水之异也,其险如崩,其耸如腾,其引如肱,其多如朋。不三四层,而谓天可升。”[3]7520
裴文对古金庭所处位置、环境、建筑物、人文历史、地藐特征都记得非常详尽。
1.古金庭洞天风光奇特迤逦。
2.洞在(剡)县东南,循山趾右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炉峰。
3.小香炉峰顶为古金庭洞天的北门,峰东南三十余里有石窦牙为洞门的山洞,深不见底。
4.符合道家悠游自在、超然物外的自然环境。
5.山水迥异,有如将要崩裂样险要;有腾空而起的高突,有像胳膊肘儿一样的山体延伸;有并排矗立而众多的大小山头。
6.山高得好像不用登上三四层楼就升到天空了。
(五)其他诗文对古金庭的描述
1.梁·沈约《游沈道士金庭馆》:“……锐意三山上,托慕九霄中……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都令人径绝,唯使云路通。一举凌倒景,无事适华嵩……”[2]2132
2.宋·李易《居剡一篇寄郑天和》:“金庭洞在桐柏山,山高一万八千丈。中有神仙不死区,郁郁黄云覆其上。透岩流壑绕四旁,面势参差皆意向。”[7]2413
3.宋·天台金卞《游金庭观》:“寻真穷养浩,崇妙路迢迢。洞掩峰千叠,尘分水一条。白云生石壁,飞阁插崖腰。隐隐存仙迹,浑疑在碧霄。”[7]2426
4.宋·淮南马并《游金庭观》:“右军学业隐林丘,世隔年馀景尚幽。苔锁一泓残墨沼,云遮三级旧书楼。欣逢羽客开金阕,快睹仙童侍玉旒。自怪今朝脱凡骨,飞身得向洞天游。”[7]2427
5.宋·四明朱同《游金庭观》:“忆昔羲之古事修,龙蟠云卷卒难搜。鹅池墨沼今虽在,谁复书堂笔下求?”[7]2427
6.宋·羽士李太澄《游金庭观》:“步步溪山转几重,五云深处敞琳宫。峰峦秀拥神仙致,门径清无世俗风……”[7]2427
7.宋·钱惟演《送张无梦归天台山》:“金庭霞标云半中,岩扉涧户凌太空。”[13]6731
8.宋高似孙《夜宿金庭洞》:“夙闻桐柏山,下有金庭洞;五云所出没,千翠相迎送;川明芝自烨,夏冷雪犹冻;沙泉泾阳水,苍碧孕阴峒;天光抱琼台,神力扶兰栋;其左闻苍蚪,其西翔紫凤……”[14]
以上诗作对古金庭环境特征描述有:高入霄汉,在崇山峻岭间,如“山嶂远重叠”,“山高一万八千丈”,“云遮三级旧书楼”等等;道路艰险,如“都令人径绝,唯使云路通”、“龙蟠云卷卒难搜”、“步步溪山转几重”等等;周围山势险峻,如“透岩流壑”、“白云生石壁,飞阁插崖腰”,“岩扉涧户”,等等;有奇物石髓,沈诗中“朋来握石髓”与《真诰》中的“泉则石髓金精”。
(六)其他文献所记。
1.隋尚杲《瀑布山展墓记》:“尝闻先师智永和尚云:晋王右军乃吾七世祖也,宅在剡之金庭,而卒葬于其地。……大业辛未,杲游天台过金庭,卸锡雪溪道院,访陈迹,览佳山,因记先师遗语,求右军墓,得于荆榛之麓,略备邱茔之制,墓而不坟,朴而不甃。”(详见新金庭王右军墓前碑记③)
2.唐襄阳公平阳路应撰写的《唐越州剡县鼓山王右军祠堂碑文》载:“(王羲之)舍宅为戒珠寺,创金庭道院于厂(hǎn)岭。”[15]
在清乾隆己酉(1789)版《新剡琅琊王氏宗谱》中则记为“创金庭道院于功岭”。
在《天姥王氏宗谱·崇报堂》和民国丙寅(1926)版《梅山王氏宗谱》中记为“创金庭道院于梅岭”。
3.明成化《新昌县志·县境图》和明万历《新昌县志·舆地图》中,右上方表示河流图中文字注明“水自金庭来”[16]。
分析以上文献:(1)尚杲游了天台,并在雪溪道院歇息后到金庭,这已明确古金庭与雪溪不远;(2)当时存有南朝陈迹,并说明山水之佳;(3)右军墓是“求”“得”,说明寻找右军墓不是容易之事,当时已荒湮。
王氏宗谱中的“厂岭”、“梅岭”、“功岭”,是因为王罕岭西南有梅溪岭(现称梅坑),西北有陈公(后讹为“成功”)岭,属同一处地方:王罕岭(即古之“厂岭”)。据《陈公岭隧道碑记》,“陈公岭”之名的出现,应在南宋咸淳(1265-1274)之后④。从《梅溪胡氏宗谱》看,“十里梅溪”、“梅岭”名称的出现,应在五代吴越国时,胡氏始迁祖胡璟定居胡卜之后,于溪边广植梅树而来。从现有的资料分析,“厂(hǎn)岭”应为古代“罕岭”的本名,并从今嵊州市华堂新金庭王右军墓所在地名“后厂(hǎn)”也能说明:“厂(hǎn)岭”为古“厂(hǎn)”名,“后厂”是为了区别古“前厂”而设,意味着尚有“前厂”之地之墓。王罕岭附近一处元代的董村水晶矿摩崖题记中,有“中书左丞亲率左右于石厂(hǎn)山获水晶一藏”的记刻⑤[17]93,也佐证“厂(hǎn)”为当地古代地名用字。
明代新昌地图右上方的“水自金庭来”,既说明古金庭位于新昌境内的东北角,又说明古金庭是一河流的发源地,从图中河流看,为古剡黄泽江上游的一个源头。这刚好与王罕岭位置合。
二、今王罕岭所处位置及环境特征
王罕岭,地处原剡县城(今嵊州市区)东南,现在考察他哪方面与古文献所记的古金庭特征相符呢?
(一)方位与距离相符。王罕岭,位于嵊州东部的大湖山南缘,是新昌县、嵊州市东部与奉化市三县市的交界地;大湖山南端在大湖坑脚的大湖坑村和许家山脚的王家年村一带,并以沙溪江为界,东南另与天台山脉的水帘尖(古岇山)、菩提峰相连;北则连绵起伏与四明山脉相接。所处之地为古剡县东部之山,现属新昌,西北四明山属余姚市、东北为奉化市、东南为宁海县、南为天台县;东北山脚有一村,名为剡界岭,千百年来,半个村属奉化,半个村归新昌,到1961年,整个村才划入新昌管辖,也为余地之说佐证。因此说南朝时,王罕岭所处之大湖山实为当时的剡、余姚、鄞、始丰、鄮或宁海五县交界,与古文献所记“五县之余地”相符。奉化,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析鄞县置,南朝时尚无奉化县[18]3407,隋时,柳顾言在《天台国清寺智者大师碑》中称:“鄞南之金庭峻极于天仰”[19],当时的鄞南即为今天的奉化南,王罕岭正处于今奉化市南部。
现在,王罕岭有“外湾”和“里湾”两个自然村,外湾村后有一名叫“嵊县峧(gǎo)”的山冈,过去,峧上是新昌地,里湾村在峧上为新昌管辖;峧下为嵊县地,外湾村在峧下属嵊县,旧由嵊县孝嘉乡所辖。2007年调查时,外湾村民家门上方仍挂着一块“嵊县第七区炉峰乡石岭路第六一号61”的门牌。问询外湾村民得知:外湾距嵊县城为35千米,里湾距嵊县城36千米,到华堂金庭观7.5千米。嵊州市交通局立在王罕岭北侧的《陈公岭隧道碑记》也有记述④。
从文献所记到达古金庭需经过的地名顺序:小香炉峰、再渡村(今济渡村)、大湖山、王罕岭可知,今天的王罕岭才是真正的古金庭所在。小香炉峰位于王罕岭的西北,与《上青经》记“其北门在此山小香炉峰顶”、唐裴通记“循山趾而右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炉峰,其峰即洞天之北门也”符;从剡县城到王罕岭,古道就必须经小香炉峰下、再渡村的平溪,才能达大湖山南部的王罕岭;再渡村的平溪,符合王右军当时来回“再渡”的实际。
雪溪离王罕岭东南约10千米。雪溪为剡溪源头之一。《浙江古今地名词典》载:“雪溪,古水名,在新昌县东南雪溪乡。”[20]851从雪溪到王罕岭只需步行2小时左右,隋尚杲从雪溪道院至王罕岭较方便。
(二)山体特征相符。从众多文献记述中看出,山体高大是古金庭所在的主要特征之一。王罕岭北与四明山相连,南与天台山脉相接,连绵数十里,高大不用言表。王罕岭最高处白坞岗海拔670米,较低的嵊县峧(gǎo)海拔504米,与平均海拔70米的华堂村及新金庭相比,最高处相对高度600米,最低处也高出400余米。人站立在王罕岭之巅,产生“仰出星河,上参倒景”“不三四层而谓天可升”的感觉就很自然了。
(三)山水之异的环境特征相符。
1.丹池赤水、石髓金精、山台尽五色金。王罕岭嵊县峧(gǎo)的东南坡山岙,20世纪60至70年代已筑有眠牛湾水库,库水流出的水渠中,目前依然能看到古人所说的丹池赤水这一奇观;在眠牛湾水库坝大面积的护坡块石上,同样可以看到石髓金精、山台尽五色金的壮丽场面。
2.半山有巨井、南山可刻石。王罕岭南有一地名高瀑山,其半山腰有被称水龙洞和旱龙洞的两个洞穴。外湾村民说:如遇干旱年庚,用舀粪勺到水龙洞水中翻几下,天就会下大雨。当地村民说:水龙洞内有蛟龙,蛟龙生活环境最洁净,如人用污秽的粪勺去干扰,它就会用大风大雨来报复人类。由此,我们可发现千百年来,“南山之半有巨井,井有蛟”这一记于典籍之事物的传承。在水龙洞和旱龙洞口周围,多处有平滑的大块岩壁适宜刻字,有的岩石上至今尚留有点画的刻痕。
3.丹池“祷雨甚灵”。王罕岭有一地名叫龙潭岗,根据当地教师袁伯初先生的调查考证,龙潭岗即古丹池山。现依然健在的王右军后裔王翼中先生说:“抗日战争时期,我跟叔父从家里(龙皇堂村)到孙家田村走亲戚,为了躲避驻守沙溪据点的日本佬盘查,绕道王罕岭,路过龙潭岗时,叔父告诉我:‘这是祖上羲之的墨池,王羲之的像已被华堂金庭观抬去。’当时,墨池旁有两个殿,一个龙皇殿,屋有三间,右边殿上挂着一块扇形的匾,匾上书正楷‘丹池’两字;另一个是羲之殿,屋一间,内只剩一个像座。”现尚存的丹池遗址,当地村民依旧称为龙潭,一遇干旱,老人们就会去那里烧香求雨。
4.地势高危,道路险要。因王罕岭山体三面腾空而起,而剩下的一面又是连接大湖山主峰,山势坡度大,悬崖峭壁分布众多,从而形成了古诗文所述的“高崖万沓,邃涧千回”“乔峰迥峭,擘汉分星”“其险如崩,其耸如腾”和“白云生石壁”等自然特征。如人要上王罕岭,必须沿腾空的山岩攀登,路途之艰险就不难想象了。
5.东南三十里有深不见底的山洞。如唐裴通所记,离王罕岭东南15千米左右的大市聚镇水帘村前(古岇山脚下),有一深难探底的海门洞,当地村民又称其为仙人洞,地方志记载旧称真溪洞或碧桃洞,传说晋阮裕曾居此⑥[1]。
6.王罕岭有壮观的瀑布多处。在高瀑山,就有高泄岩飞瀑、水龙洞飞瀑、鬼头岩飞瀑等,处处从悬崖飞泻,蔚为壮观。
(四)道家洞天福地要求相符。要寻求古金庭,有必要了解:其一,王右军是一位信奉道教的人物,《晋书》王羲之传和道教典籍《真诰》都有明确记述[9]285。其二,金庭洞或金庭山属于道教名山,《真诰》中的夜降八真人,第八位就“多论金庭中事”[9]21,桐柏山真人歌有“写我金庭馆,解驾三秀畿”句[9]45。道教典籍《云笈七签》中,司马承祯的“天地宫府图”划分的三十六小洞天,“第二十七金庭洞,周围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县。”[2]616其三,王右军选择桐柏山之金庭归隐的重要原因,是此地为其祖先王子晋升仙处。
根据张广保《唐以前道教洞天福地思想研究》:“洞天福地世界与我们所处的大天世界相似也具有各自的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等自然组成因素……一般而言,洞天世界对世人是不敞开的,它们的存在具有很大的隐秘性。”[22]王罕岭的特殊环境,一是很少有人到达,具有相对隔绝性;二是位于高山之巅,在生产力极低下的古代,很难想象会有人类生存的条件,因此也就无人去干扰既已生存的人们,具有隐蔽性;三是里湾有大约2平方公里的平缓土地,适宜耕种,具有古代先民山居生存条件。他的隔绝性符合“修炼洞天”类型;他的隐蔽性又符合“避世洞天”类型;山巅平坦的地理特点又符合“仙居洞天”类型;还有众多适宜道家初始时期居住的洞穴,如除水龙洞、旱龙洞以外,还有任家畈洞、树狸洞、蜂桶岩洞、小畈岗洞、财神洞等,这些洞中,较大的能容下几十人。
(五)与东晋名士游栖的地域范围相符。王右军友善的名士中,阮裕(字思旷)、支遁(字道林)、孙绰(字兴公)、戴逵(字安道)等都在剡东或隐或游。“阮光禄(裕)在东山,萧然无事,常内足于怀。”[23]643这里的东山,指剡县东部之山[23]28。“戴安道既厉操东山”[23]648。这里的东山也同指剡县东部之山,王子猷雪夜访戴[23]753,从山阴到剡东。因谈论《庄子·逍遥游》而使王羲之“披襟解带,留连不已”[23]195的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而隐”[23]800的故事广被流传,后“投迹剡山,于沃洲小岭立寺行道”[24]159,并在《上书告辞哀帝》中说:“贫道野逸东山,与世异荣,菜蔬长阜”[25]2365,同样居剡东。“孙绰赋《遂初》,筑室畎川,自言见止足之分。(《中兴书》曰,乃经东山,建五亩之宅)。”[23]195并作《天台山赋》,此东山也为剡东,只有剡东才与天台山毗连。更重要的是支道林因人买山的深公竺潜,又名道潜,字法深,俗姓王,山东琅琊人,晋丞相王敦之弟[24]156。“时剡东岇山,复有释道宝者,本姓王,琅琊人,晋丞相导之弟。”[24]171在剡东避世隐居的除王右军好友外,还有他的父辈亲人。
三、王罕岭及附近村民中的传说和事实
(一)上马石和银庭寺。古道通过的里湾村口有一上马峧(gǎo),峧中有两方大石,高约1.2~1.6米,当地村民称这两方大石为王羲之的上马石;里、外湾村的村民们叫庵基岗的地方,龙皇堂村民称为银庭寺,当地村民说:“先有银庭寺,后有金庭观,古代是这样传下来的。”
(二)晚香岭(古又称万乡岭)有王右军庙。王罕岭东北山脚下的奉化市晚香岭村中传说:皇帝六道诏书征召王羲之回朝廷做官,他在该村西北的青流山洞中躲了下来。后人为纪念他,称诏书送达处为六诏,现有六诏的地名,至正《四明续志》记:“奉化剡源九曲溪,一曲六诏有晋王右军祠。”[26]4680晚香岭在古代建有王右军庙,几经兴废,现庙规模比古代的小,但留下了原有楹联:“想当年喜写黄庭鹅不见,临此地青流白石砚犹存。”
(三)征召王羲之的诏书所到地名。当年皇帝征召王羲之的诏书到达地都含有“诏”字的地名,上述传说的六诏村在王罕岭东北山下;真诏村则在王罕岭东南山下;长诏村又在王罕岭南的沃洲山下。这些与王右军当年活动地域有一定关系。
(四)王罕岭仍居住着为王氏守山的后裔。外湾村民俞金洋说:“我们祖上到王罕岭守山至今已有十多代,听老一辈讲,最早为观(新金庭观)下王家(华堂村王氏)望山的是小将曹氏人,后来是坑西吕姓人,接着是我们俞家。过去,这里的山、地、田都是观下王家的,土改时政府把土地和山林分给了我们。”
(五)高瀑山因是华堂王氏的太公坟山,仍旧属嵊州管辖。剡分新、嵊后,王罕岭成为两县交界处。作为古金庭所在的里湾村和书楼墨池所在的龙潭岗(丹池山),还有王罕岭十五平方公里的山地都划归了新昌,只有外湾村属嵊县,而位于新昌山地间的高瀑山却划归嵊县,是明显的“插花山”。1958年,新嵊两县合并。1961年新嵊再分设时,嵌在新昌群山中的高瀑山为“插花山”,属调整对象,但在原属嵊县的外湾村也划归新昌管辖的情况下,因高瀑山是华堂王氏太公坟山却未调整,至今仍为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的“飞地”。
(六)王罕岭里湾村,尚有重大规模性的建筑物遗存。在里湾村,有一些非当地产的花岗岩石,被采磨加工得很规整,如不是巨富人家或重大公益事业,这些石块很难搬运上山。根据当地守山人的经济状况,不可能远途运石建居所。尽管这些石材经历了千年风霜雨雪的侵蚀,但仍能看出它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七)龙潭岗尚有古建筑遗址。在旧为墨池书楼所在的龙潭岗,1960年代还保留原墨池方整的池形,1970年代初大力发展杉木基地时,才废池成山。2007年春,当地村民清理古池地表时,出土了大量的厚重瓦片及少量陶瓷片。
四、新昌王罕岭与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新金庭观的关系
自汉高祖六年(前201)会稽郡下置剡县至后梁开平二年(908)间,新昌属剡县境,此时期在王罕岭古金庭所发生的事件,当属县内之事,无须纷争。开平二年后,吴越王钱镠析剡东13乡置新昌县,王罕岭成为新剡两县交界处,古金庭所在地又归属了新昌,此后在王罕岭所发生的事件,就可能会产生纠葛。
随着王氏后裔人口繁衍增多,王罕岭山巅已不适宜他们居住,大湖山下现称华堂那方平坦的土地就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然而,王氏祖墓及先祖留下的遗迹却在十五里外的王罕岭,后裔到县境外活动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制约,尤其是农耕的古代,不可能大规模投资修缮遥远的古金庭建筑物。古金庭的逐渐湮没,新金庭的异地产生是顺理成章之事。
高似孙撰《剡录》时,剡已改嵊,新昌早从剡县中析出,但高氏依然以剡为地域范围来记述,将新嵊交界处王罕岭发生的古金庭逸事记入了《剡录》。到后来,随着世事的变迁,人们对地处深山王罕岭的古金庭渐渐淡忘,而以华堂新金庭替代了古金庭。笔者认为古金庭另有遗址存在于王罕岭,新金庭是古金庭在异地的延续和发展。
综上所述,一是书圣王右军的真实归隐地古金庭在浙江省新昌县境内的王罕岭;二是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的新金庭是后起的,它的复制应在后梁开平二年(908)之后,更确切点是在北宋宣和七年以后与《剡录》成书之前;三是王罕岭的地下尚存晋以来的文物,亟待保护;四是还古金庭本来面目是我辈之责。
注释:
①﹝梁﹞陶弘景撰,赵益点校《真诰》,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62页载:“桐柏山高万八千丈,其山八重,周回八百余里,四面视之如一,在会稽东海际,一头亚在海中。金庭有不死之乡,在桐柏之中,方圆四十里,上有黄云覆之。树则苏玡琳碧,泉则石髓金精,其山尽五色金也。经丹水而南行,有洞交会,从中过,行三十余里则得。此山今在剡县及临海数县之境……”与会稽志所引略异。
②《会稽掇英总集》为《桐柏山金庭馆碑铭》,见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宋元浙江方志集成》(第14册),杭州出版社,2009版,第6517页。
③清康熙本《金庭王氏族谱》(木刻活字本,4册10卷)附有金庭胜概图,并有隋吴兴永欣寺僧尚杲访王羲之墓所撰《瀑布山展墓记》。见嵊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嵊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60页。
④陈公岭隧道碑记:陈公岭,古名城固岭。南宋咸淳年间,奉化人陈著为嵊令。此公刚直不阿,广施德政,惠泽乡里。离任时,百姓头顶香盘,扶老携幼,远送70里至此岭惜别。人民为纪念陈公,遂改今名。
此处系嵊州至奉化要道,山高岭徒(陡),自古行路维艰。90年代初,嵊州市人民政府为打开东大门,直通宁波市,特决定修筑嵊(州)张(家车)公路,凿通此隧道。工程全长1250米,宽9.5米,顶高7米,总投资1200万元。1993年7月动建,1996年12月竣工。工程由浙江省交通设计院设计,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和嵊州市水利水电工程公司承建。为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首批“四自”工程。值此山岩洞开,广道生辉,行旅尽欢颜之际,特立碑作纪。嵊州市交通局,1998年11月立
⑤许慎《说文解字》对“厂”注释为:“山石厓岩,人可居。象形。凡厂之属皆从厂。厈,籀文从干。呼旱切(hǎn)。”见东汉许慎原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释》(中册),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1275页。
⑥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宋元浙江方志集成》第4册《会稽志》(杭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6页)称真溪洞。
参考文献:
[1]陈邦瑞.寓贤[M]//新昌县志:卷十四.民国七年重修,新昌县志编纂室重印,1987.
[2]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宋元浙江方志集成:第4册[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3][清]董诰.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六[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
[4][明]传灯.天台山方外志:卷第二·形胜考第四[M].清光绪甲午版.上海集云轩校印.
[5]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宋元浙江方志集成:第11册[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6]宁海县志编纂委员会.宁海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7]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宋元浙江方志集成:第5册[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8]绍兴市志编纂委员会.绍兴市志:第五册·卷44[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3061;嵊县志编纂委员会.嵊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601.
[9][梁]陶弘景.真诰[M].赵益,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
[1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0.
[1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三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梁]萧统.文选:全三册[M].[唐]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320.
[13]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宋元浙江方志集成:第14册[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14][明]传灯.天台山方外志:卷第二十八·文章考[M].清光绪甲午版.上海集云轩校印.
[15]新嵊琅琊王氏宗谱·卷之一[M].民国己未重修:第十六页.
[16]新昌县志[M]//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明万历刻本景印原书版.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
[17]新昌文物志编纂委员会.新昌文物志[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
[18]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宋元浙江方志集成:第8册[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19][明]传灯.天台山方外志:卷第二十三·文章考[M].清光绪甲午版.上海集云轩校印.
[20]《词典》编纂委员会,陈桥驿.浙江古今地名词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21][宋]张君房.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2]张广保.唐以前道教洞天福地思想研究[EB/OL].[2013-06-07]http://www.historychina.net/wszl/xlxh/2004-05-24/28264.shtml.
[23][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M].张万起,刘尚慈,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24][梁]释慧皎.高僧传[M].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92.
[25][清]严可均.全晋文·卷一百五十七[M]//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87.
[26]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宋元浙江方志集成:第10册[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