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新昌:上市前股东减持分红 圈钱割韭菜嫌疑深重
2019-01-13林蔓
林蔓
2019年5月24日,天津锐新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新昌”)再次上报创业板首次上市的招股书,这也是锐新昌第三次上报招股书了。
锐新昌此次拟向社会公开发行不超过2757万股,计划募集资金5.00亿元,其中4.70亿元用于锐新昌轻合金(常熟)有限公司工业精密铝合金部件生产项目、3000万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虽然锐新昌上市申请获得批准,但《股市动态分析》周刊记者仔细研读公司招股说明书及其他资料后发现,公司仍存在不少问题,投资者需注意。
锐新昌目前经营活动总体正常,营收和净利润也稳定增长,但代表盈利能力的毛利率却连续下滑。另外。锐新昌的员工结构显示。公司整体的技术含量偏低,与其声称的高新技术企业相去甚远。最值得注意的是,锐新昌上市之前大股东减持套现1.6亿动作诡异。公司还在需要上市募集资金扩建产能的情况下。向大股东大比例的分红,有着浓厚的“上市圈钱割韭菜”嫌疑。
上市前股东减持分红 圈钱割韭菜嫌疑深重
锐新昌主要从事工业用精密铝合金型材的挤压及产品的精、深加工,先进结构材料主要用于医疗设备构件、汽车轻量化安全材料及新能源汽车等。
实际上,锐新昌第一次提交上市申报稿在2017年9月,2018年1月,其保荐机构国信证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因此锐新昌中止IPO。2018年8月,锐新昌恢复IPO进程,约1个月之后,公司称因调整上市计划,向证监会申请撤回上市申报材料,锐新昌的审核状态也变更为了终止审核。也就是说,锐新昌首次冲击IPO以失败告终。2019年5月,锐新昌再次提交了上市申请重启IPO,可见其上市之心的坚定。
但是笔者在仔细阅读招股书及查阅其他资料后发现,锐新昌上市之前的大股东减持套现、持续大手笔分红等一系列资本运作。简直是要在上市前掏空公司。
锐新昌此前在新三板上市,后于新三板退市申请创业板上市,理论上新三板转创业板后,公司股权价值会更大,持有公司股票的大股东应该“捂股惜售”等待上市才对。然而在申报上市前期,锐新昌大股东却出现了大比例减持股份的现象。
2017年2月,锐新昌宣布上市计划,然而在宣布IPO后的一个月内,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国占昌及其女儿国佳)即快速进行了大比例的减持。上述二人以9.07元,股的价格,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前后连续累计减持了6次,合计减持股数1775.5万股,约公司股本的20%,二者持股比例由85.85%降到64.39%,合计套现1.61亿元。
大股东是最了解自己公司经营情况的,锐新昌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在上市前大幅抛售20%的股份,莫非二者不看好公司未來发展前景?那么又如何让其他投资者相信公司会为其创造收益呢?对此,锐新昌在招股书中未有解释。
另外,锐新昌在上市前夕还大手笔分红。2015年-2017年公司分别分红3907万元、2067.75万元、2067.75万元,而同时期公司的净利润仅为4749.54万元、4652万元、4707万元,分红金额占当年净利润比例分别为82%、44.4%、43.9%。
锐新昌在2016年和2017年均将净利润的一半拿出来分红,2015年分红占利润比例更是高达82%。大股东在公司需要上市募集资金扩建产能的情况下。还如此大比例的分红抽血,上演“左手分红右手融资”的戏码。“上市圈钱割韭菜”的意味浓厚。
盈利能力走弱 利润结构恶化
抛开资本运作不说,锐新昌这最近三年的经营盈利状态也是不乐观。
2016年至2018年锐新昌实现营收分别为2.60亿、2.99亿、3.62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652万元、4706万元、6154万元。看似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规模均稳定增长,但实际上公司的盈利能力却在逐年下滑。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2018年,锐新昌的产品在国内的毛利率分别为36.61%、34.84%、33.46%,在国外的毛利率分别为45.55%、41.22%、40.52%。不难看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锐新昌的毛利率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所以,锐新昌的综合毛利率也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分别为36.61%、34.84%、33.46%,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不断走弱。
表一:员工专业结构
表二:员工学历结构
注:表一、表二数据均来自招股书
另外,锐新昌对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的依赖也较高,且还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6年公司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合计占利润的比例为10.42%,到2018年中期,这一数据已变为12.08%。这使得公司利润结构向不健康方向发展。未来一旦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政策面临变动,公司利润将会明显下降。
研发投入减少 技术水平偏低
此外,2015-2018年锐新昌一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15%的优惠税率。但笔者查阅招股书发现,公司的技术含量似乎并不高,研发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减少。
2018年末,锐新昌共有员工481名,其中有347名员工为生产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高达72.14%;而研发人员共70名,占比仅14.55%。这样的员工专业结构,锐新昌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制造企业,而非什么高新技术企业。(见表一)
从员工学历结构来看,2018年末在这481名员工中,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的员工总数为422人,占员工总数的87.73%;本科及以上的员工人数仅59名,占总数的12.27%。显然,锐新昌的员工学历水平偏低,本科及以上员工寥寥,将近一半的员工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这样低学历水平的员工自然无法胜任高科技岗位,显示公司业务的技术含量总体低下。(见表二)
同时,这样的员工结构下,锐新昌不仅没有加大研发投入,扩充研发团队和技术人才,研发投入力度反而逐年下滑。2016年至2018年锐新昌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70%、4.59%、3.69%。如此,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