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构式“买不了+吃亏/上当”的多维考察
2013-12-18车飞
车 飞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最近在市场上多次听到“两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两块钱,你买不了上当”这一句式,句中有可能补语标识“买不了(liǎo)”。“吃亏、上当”都为动宾结构的谓词性词语,正常来说“买”后应该带名词性的词语,这种语言形式从事理上当不符合语法规则。如何来解释其存在的原因呢?
一、“买”的词性
从及物动词的内部分类看,“买”是只能带体词性宾语(名词、代词、数量词)的动词;根据语义的主要特征和与之相关的语法特征,动词“买”属于动作动词中的弱持续动词;从动作行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角度看,“买”属于自主动词,从语义上说它是能表示有意识的或有心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即“买”这个动作行为是能由动作发出者做主、主观决定、自由支配的动作行为。
二、“买”后带可能补语的一般情况
“买”后的可能补语,或表示有无条件或能力完成某个动作的,或表示主客观条件是否为某个动作提供了可能性的,或考虑到后果、是否可以实行某个动作的。
“买”所带可能补语不同的类别与结构如下:
(1)买+得/不+动词/形容词
肯定式:买+得+动词/形容词
这身衣服是谢云送给我的,凭我哪里买得[起]。(动词)
我在炒股五原则中说的“买得[好]不如买得[对]”,也是对认准趋势的重要性的体会。(形容词、动词)
我们发现,在北大语料库中“买得起”形式占据了最大比例(共347条)。
需要注意这里的动词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的,双音节的动词多为非自主动词,如:
来买豆腐的人很少,豆腐买得[顺利]。
杭州金龙大厦“十点利”的经营特色,却使消费者买得[明白]、买得[实惠]、买得[放心]。
也可接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例如:
譬如家具都买得[简简单单],竹床、竹椅、竹凳……
否定形式:买+不+动词/形容词
30岁的黄金宝至今买不[起]自己的房子。(动词)
两个女人见金钱买不[动],便使出无耻的一招,竟用色相拉拢他。(动词)
为什么有些人的“教训”总也买不[完]。(形容词)
可充当“买”的可能补语的形容词很少且多为单音节,只有“好、完、凶、多”,如:爱社越说别买别买,人们越买得[凶]。如果双音节形容词作“买”的可能补语,必须加极性程度副词“最”,如:加上后又识得好些柜台上的老板并能以最便宜的价格买得最[时髦]的衣褂,骂声便更小甚至变出了些甜味来。
这类可能补语都是表示有无条件或能力完成某个动作的,都和动作的结果有关。
(2)买+得(不)/了(liǎo)
肯定式:买+得/了(liǎo)
哲人们曾朗朗地说:金钱买[得了]这,买得了那,却买不到青春。
只是买[得了]不辣咽喉的烟卷的时候,我决不买辣咽喉的烟卷。
否定式:买+不/了(liǎo)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按如今的最高稿酬,也买[不了]一只鸡。
有钱你能买我的人,可是你买[不了]我的心。
这类可能补语表示主客观条件是否为某个动作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3)买+得(不得)
肯定式:买+得
否定式:买+不得
实际运用时,肯定式只用于文言句式中:此不过一时之不舒服,到底克胜过去,所得之无碍慧力,岂万金可买[得]哉!否定式没有用例。因为这类可能补语表示的是考虑到后果。是否可以实行某个动作,否定式用于警告、规劝或提醒对方不能做某个动作(如果实行某个动作,就会产生消极后果)。“买”这个动作实现一般都是经过考虑之后做出的决定,因此实际运用时不用这类可能补语形式。
(4)能/不能+买+结果补语
这种形式跟可能补语的用法和意义差不多。如:
他们都忽视了重要的一点,真正的知识必须是自己学的,是花钱所[不能]买到的。
当然,我很明白,钱[不能]买到一切。
(5)买+得着(zhao)/不着(zhao)
这种形式也跟可能补语的用法和意义差不多。如:
您呢,还得有人介绍,说您买这一本儿,还得花这么个儿百块钱,才买[得着],您这没用啊!
有乘客抱怨,在代理点买[不着]机票,可费尽周折弄到一张票,上机一看,竟又有许多空座。
肯定式“买得着”常与否定式连用表示不确定。如:
我不敢说,得看坯料能[买得着][买不着]。
三、作“买+一般可能补语”宾语词语的词性分析
以上5种格式中带宾语的情况如下:衣服、房子、他(特指某人)、商品、“教训”、这/那(对举)、烟卷、一只鸡、我的心、车、一切、书、机票。这些宾语以名词居多,剩下的是代词(这/那、一切),都为体词性词语。
四、特殊结构“你买不了吃亏,你买不了上当”的多维考察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对“吃亏、上当”词性的标注都为动词[1]。下面具体来分析一下“吃亏、上当”的词性。根据名词、动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我们可从六个方面对它们的词性进行判定(见表1)。
北大语料库中“吃亏”用例共1578个,其中多数充任谓语成分,也可作宾语(如:怕吃亏),充任主语的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吃亏是福”(共17例),由此可见“吃亏”作谓语的比例是最大的;可以受“不”修饰,共有157个用例;能用肯定否定形式(V不V)提问,如:您感到种粮[吃亏不吃亏]?重叠式“吃亏吃亏”和“吃吃亏亏”无用例,可见不能重叠;概括意义是表“受损失或者在某方面条件不利”的动作。综上,“吃亏”符合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上当”用例2000余条,绝大多数都是充当谓语,少数充当宾语(如:刨开一看才知上当)、定语(像你这样受骗上当的傻小子),不能充当主语;可受“不”的修饰;能用肯定否定形式(V不V)提问,如:看你[上当不上当]?不能重叠;概括意义是表“受骗吃亏”的动作。因此,“上当”也为动词。
也就是说,尚无铁证证明动词“吃亏、上当”名词化了(只有“吃亏是福”中的“吃亏”抽象为一件事情,这与中国人长期以来的处世之道忍让有关系)。接下来从其他角度来剖析这一语言现象。
(1)语用频率效应分析[2]
在北大语料库共找到用例29条,“买不了”之后所带的宾语有:二斤、一双袜子、菜、骨灰盒、一只鸡、一件衬衫、什么、生命、衣服、多少粮食、三斤好刀鱼、什么东西、人情、这个钱、我的心、那么多东西、书、东西、四瓶香槟酒、卵子大的天,有些还进入了框式结构“连……都……”中。
这些宾语中,有表示有定的数量词(二斤)和数量短语(一双袜子、一只鸡、一件衬衫、三斤好刀鱼、四瓶香槟酒),有表示泛指的名词(什么东西、东西、那么多东西),有代词(什么),有普通名词(菜、骨灰盒、衣服、书),有抽象名词(生命、人情),还有定中型的名词性短语(这个钱、我的心、卵子大的天)。总之,它们都是体词性词(短)语,没有一例是谓词性的。从语用频率效应角度考虑,语料库中没有“你买不了吃亏,你买不了上当”这种用法,那么这种格式不应该是合理的。但是语言事实已经存在着,简单的数据并不能使我们探求到语言的实质。
(2)语义特征分析[3]
从“你买不了吃亏,你买不了上当”这种用法中的宾语入手,“吃亏、上当”都带有[+自主]、[+贬义]、[+获得]、[+抽象]的语义特征。但是为何带有同样语义特征的“伤心、失望”等词不能进入这个格式呢?如:*你买不了伤心。*你买不了失望。那带有[-贬义]语义特征的词“幸福、爱情”能进入这个格式又该如何解释?恐怕还不能解答这个问题。
(3)动词的名词化现象[4]87-88
在此格式中,就“吃亏/上当”的语法特点来说,有些名词化特点;就其意义说有些事物化,“吃亏/上当”不再表示一种动作,而表示一种抽象的事物。“但还不能因此说它们已经取得了名词的资格”(吕冀平,2003),前面的分析显示它们仍然大部分地保留着动词的语法特点,同时此格式还受其他语法成分的牵制,如“买不了”后所接名词多含褒义或中性的色彩。这是此方法所不能阐释清楚的。
(4)“有界”(bounded)和“无界”(unbounded)说
这是沈家煊(1995)的认知语法学观点[5]。在时间轴上,“买”“(动作)的起点是“相中某种商品”,终点是“付钱买回完成商品交易行为”,为有界的动作。“吃亏、上当”是贬义词,也是有界的,两个有界的部分能够互相匹配,所以能说“你买不了吃亏,你买不了上当”。但我们不禁再问:为什么“买”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时有界的,就必须要求其所带的宾语也是有界的?同是有界的“伤心、失望”为何不能进入此格式?既然同是有界的,为何其所带的宾语有句法搭配上的限制(后多带体词性宾语)?看来这样的解释仍然有缺陷。
(4)语义和谐律[6]
通常只能说“你用金钱买不了爱情/幸福”,“爱情、幸福”都是人们心理上期望、追求的美好事物。“你买不了吃亏,你买不了上当”从预置条件来看,前提一般都是比较低廉的价格,是大家心理期待上的价廉标准,一般不能超过100元,预置条件(两块钱)与可能补语之间构成和谐;从格式限制看,“买不了”后必须接体词性成分,那么只能牺牲格式中部分成员的原有用法,将“吃亏/上当”名词化,使其暂时具有名词的特征,实现句法搭配上的和谐;从整体上看,其构式表达的否定语义范畴(结果偏离性)跟人们偏褒求美求好的心理和谐;从构式内部看,述语动词“买”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跟可能补语所表示的主客观条件(两块钱)形成了和谐关系;“买”的可能补语的肯定式与“吃亏、上当”的贬义色彩当然不能匹配,唯有其否定式才与“吃亏、上当”的贬义色彩形成和谐关系,使整个结构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义。这种环环相扣的和谐机制使“你买不了吃亏,你买不了上当”这种说法处于一个和谐状态。
五、结语
语义和谐律可能是人类语言中最高的语义准则(陆俭明,2010),这种普适性原则用来解释上述这种特殊语言现象应该是可行的。在深入揭示某一特殊语言现象时,若糊里糊涂地戴一“语义和谐律”高帽,反而让人觉得意犹未尽,这时还得借助下位的语法分析理论来验证其和谐机制,最后归总于“语义和谐律”。
用“句管控”[7]理论也能说明这一特殊现象。由于受到预置条件“两块钱”这一偏小数量结构的管控,使“你买不了吃亏/上当”成为可能,“1000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上当”显然是不能让人接受的(这里所对应的商品价值本身就小。如果1000块钱可以买一辆汽车,那当然非常实惠。但是这种话语形式受市场环境的限制,不可能出现在相对高档的商品交易市场里)。“吃亏/上当”在固化格式“买不了+体词性宾语”的管控下名词化;“吃亏/上当”的贬义特征又在句式中“否定的格式表达肯定的意义”这一管控下得到消解;从语用上看,其主要用于商业领域中个体经营或者集市经营的场合中。因为句式越特殊,其管控的范围也越大越严,作用于语义和谐机制的要素就越多。“句管控”理论从本质上也可纳入“语义和谐律”的下位理论方法。可以说,“语义和谐律”的实现离不开下位理论方法的深入铺展,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解释语言的一般规律特别是特殊规律,否则再普适性的理论也只能被束之高阁。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邹韶华.语用频率效应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吕冀平.汉语语法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沈家煊.语法六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陆俭明.汉语语法语义研究新探索(2000-2010演讲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邢福义.说“句管控”[J].方言,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