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标准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3-12-18和,王

当代教师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分数

纪 国 和,王 婵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实现的重要方面,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师专业发展得以实现的本质。[1]教师专业标准有助于提升教师素质,有效实行专业标准是促使教师的专业地位得到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是基于我国2011年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对教师依据标准提升自身专业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了解小学教师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认同感以及小学教师素质现有的状况,明确在新标准实施下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应《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颁布以来的实施状况,为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更新和完善提出策略。

一、专业标准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 发展调查

本调查的调查内容包括对新标准的认同感以及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部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主要以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标准。对新标准的认同感主要包括对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主要内容以及实施建议的认同。

(一)样本基本情况

本研究选择的调查对象主要为吉林省某县农村六所小学,参与调查的小学教师近200人,回收有效问卷189份,有效率94.5%。(见表1)

(二)小学教师对专业标准的认同感

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认同感是分别从三个维度即对基本理念的认同、对主要内容的认同和对实施建议的认同来考察。表2为吉林省某县农村小学教师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主要内容和实施建议三方面认同感的调查结果,其中,对于基本理念认同的均分为3.8693,对于基本内容认同的均分为3.5923,对于实施建议的认同为3.4770。小学教师对新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和实施建议总体上持认同和肯定的态度。相比而言,对于基本理念的认同明显高于对主要内容和实施建议的认同。

表1 样本情况

表2 小学教师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主要内容和实施建议的认同感

针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主要内容的认同又具体分为对专业理念与师德内容的认同、对专业知识内容的认同以及对专业能力内容的认同三个维度,表3中三项内容的平均分数都在3.5分,表明教师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是比较能接受的。对专业理念和师德的认同的分数是最高的。

表3 小学教师对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认同的平均分与标准差

(三) 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对新标准要求的符合度

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情况是新标准制定的前提和更新动力。了解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对于更好地提高小学教师水平和完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至关重要。现对小学教师素质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小学教师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具体要求的符合程度。调查内容涉及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中的十三个领域的五十八条基本要求。[2]

1.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基本上适应《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

对小学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测评结果见表4。数据显示,在这三个方面的自评中,专业理念在其中的得分最高,是3.6421(满分为5)。但是,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分数也都介于3与4中间。这表明小学教师面对新实施的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要求,自身适应状况和发展现状评价并不高。

表4 小学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测评结果

表5 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基本内容的测评分数分布

表5数据显示出: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中教师的测评结果分数分布情况。大部分教师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实施背景下,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发展还是基本适应新标准的要求。但是,有 14.1%的教师在专业理念的测评分数上给自己的评价低于3分,在教师对自身专业知识水平评价中有接近40%的教师对自身评价不高,对专业能力的测评中有接近47.7%的教师测评分数较低。这说明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中,有部分小学教师不能符合教师专业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专业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低于3分则表明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较差,不能适应新标准的要求;3~3.5为一般;3.5以上为良好;4.5分以上表明发展状况非常好;最后满分为5分。

2.在新标准背景下小学教师对专业知识,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对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好,但是教师反思能力,对小学生安全、生理知识的掌握、对小学生行为的纠正能力等有待提高

通过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测评的具体题目的进一步的分析,对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表6显示了测评分数前五位的项目,表7显示了测评分数排在后五位的项目。

表6 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测评前五位的项目

表7 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测评后五位的项目

表6呈现了测评前五位的项目。表5看出在小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对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能力等项目上给自己打出较高的分数,说明在新标准的实践中小学教师在对职业理解与认识领域、学科知识领域、教育教学知识领域、教育教学设计领域发展较好。

表7呈现了测评后五位的项目。表5看出小学教师在小学生生理知识、教育安全知识、反思能力、对小学生行为的矫正能力等项目上给自己打出较低分数,分析这些项目,可以看出小学教师在小学生发展知识领域、反思与发展领域、组织实施能力领域、沟通合作领域不能适应新标准的要求。

3.新标准背景下不同群体专业发展现状差异显著

(1)男、女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差异显著

通过统计发现,不同性别的教师除在对职业理解与认识领域的测评没有显著差异外,在专业理念的其他领域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维度上都有显著差异,女教师在这些方面,测评的分数普遍高于男教师。通过统计检验具体题目,分析发现,男教师在诸多基本要求上的评价分数上都显著低于女教师。但是在 “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这一问题上,男教师的分数却要显著高于女教师。

(2)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差异较大

经统计发现,不同年龄组的教师的测评分数存在显著差异。低年龄段的教师在测评分数上整体高于高年龄段的教师。在专业知识维度评价上,24岁以下教师分数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教师;在专业能力维度的评价上,25~39岁年龄段的教师测评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教师的分数。经分析得出,低年龄段教师更容易接受教师专业标准的理念和内容,并倾向于在教学中实践这些要求。所以,对于新标准,年轻教师更容易接受与适应。

4.新标准背景下教师专业观念与行为脱节严重

教师对新标准理念认同的评价都比较高,但是对教学中真正实践新标准理念的评价却比较低,表现出行动与理念的不一致。教师在发言时的所阐述的教育观念较新,都能认识到新标准所倡导的学生为本、注重能力、终身学习等基本理念,但是在真正的课堂上却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往往以应试为目的,用反复练习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记忆。比如,教师都知道新标准内容中的组织与实施维度强调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而且他们在课堂上也常常采用问答式等互动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陈旧观念和原有习惯的作用,有的教师把启发教学理解为简单的提问,使其应有的功能得不到体现,从而使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3]

二、“专业标准”指导下小学教师专 业发展对策

(一)丰富教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整体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调查中显示,小学教师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学科知识的掌握较好,而对于学生发展的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尤其对于小学生的安全和生理知识的掌握有所欠缺。对于如何帮助学生预防有侵犯与伤害性的行为做得还远远不够,向学生们教授如何处理诸如此类情况的知识也很少,另一方面,涉及帮助小学生青春期平和过度所需要的心理辅导以及性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涉及仍然不多。在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测评之后发现,与掌握的专业知识相比较,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较弱。专业能力在小学教师专业素质中所占比重较高,专业能力的提升是提高小学教师素质的重要立脚点。其中,教师群体自身认识到了自身反思与发展能力的不足。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是提高教师能力的切中要义。《专业标准》强调,教师应坚持实践、反思、在实践、再反思,不断调高专业能力。[4]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自身及教学工作进行积极主动的评价。在教学过后第一时间分析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客观的总结和评价自身的教学。其次,在评级的基础上,针对自身发现的问题主动调节。在总结自身的不足之后,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缺陷。再次,对教学事件进行中和进行后对整个教学事件进行反思。深入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和薄弱环节,吸收自己在教学、评价和调节过程中自己所做之处的优点, 改进自己的缺点,结合自身现实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为下一次的教学事件提供借鉴。在调高教师的反思能力的同时,教师的组织与实施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也应该收到重视。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性别特点和优势分区,弥补教师自身不足

教师队伍中性别比例不平衡的问题一直存在,根据教师的性别不同,首先,应该尽可能的各取所长,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性别优势。根据调查结果,应该充分发挥男教师的强适应能力,充分利用男教师更具备的自信、独立和果敢的优势。其次,不断弥补教师身上的劣势和不足,着重增强男教师在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丰实男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三)长久保持年轻教师的教学热情,有效带动高年龄段教师正视教师专业新标准

青年教师对于新的教师专业标准持有更多的激情与热情,更容易接受与适应。在新标准颁布以来,大多数的年轻教师能够转变原来的评价标准,仔细学习新标准,并按照新标准严格审视和要求自己。对于新标准的执行,大多数的年轻教师持支持的态度,然而在执行新标准期间常会出现力不从心的局面。因此,要维持年轻教师对于变革的积极性要做到:第一,形成新型教师群体人际关系,“以新带老”,使教学热情贯穿整个教师队伍之中,努力形成生动活泼、具有持久活力、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第二,完善对于教师专业标准评价机制,建立高执行力度的教师奖励机制,激励教师以达成标准努力。第三,组织高年龄教师了解和深刻认识新教师专业标准,让其切身了解新教师标准的优越性,从自身的日渐进步中体验新教师标准带来的益处。

(四)完善并确保执行教师专业评价标准,促进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专业标准制度经历了从低标准、宽要求到高标准、严要求的完善过程。在新标准试行的过程中,第一,建立全方位长久合作的多层网状保障体系。在教育各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保障作用之下,密切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大到各教育部门,小到教师个人,严格执行教师专业标准,彼此联系且合作,使这种协同合作为新标准的实行畅通道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一股正能量的源泉。第二,做好资金保障系统,建立并完善新标准的配套评估机制。第三,建立监督机制,持久发挥专业标准的正确引领作用,确保教师专业标准的有效执行。

(五)提高教师培训质量,鼓励教师自主研修,自觉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积极进行自我评价

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基本依据,根据教师专业标准的更新不断革新自己。同时应该注意的是,不能将教师专业标准绝对化,应该充分的结合教师的自身特点灵活的对待教师专业标准。这就需要教师独立地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自觉增强自身专业发展,珍视每次培训机会的同时不断敦促自我研修,在教师培训和自我研修中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首先,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是激励教师自主研修的前提条件。增强教师在教学教研中的主人翁意识,促进教师积极进行自主研修,从主观上认识到科研能够带来的长远好处。利用多种手段检测自己专业发展的起点与不足,不断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与交流,保证自我反思经常化、系统化。[5]其次,鼓励教师提高自身反思能力,在教学实践和教学总结中将一次次的反思变成一种习惯,使反思成为推进教师持久前进的助推器。再次,通过多种渠道、多种空间革新自主研修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1]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2] 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http:∥www.moe.gov.cn/2011-12-12.

[3] 浅谈教师对教学的经验化认识误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51-53.

[4] 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研究形式定位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4):74-77.

[5] 叶澜,白益民,陶志琼,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18.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分数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可怕的分数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算分数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