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2013-12-18

新东方 2013年2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文明美丽

赵 丽

“美丽中国”第一次被写进党的报告,她向世人宣示:未来的中国不但是富强的,而且是美丽的。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当下,如何做大“蛋糕”、分好“蛋糕”,还要让吃“蛋糕”的人们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建设“美丽中国”给出了明确答案。

一、建设“美丽中国” 执政理念要先行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自然观,“天”即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一切的根源,取之自然,归之自然。所谓“取物限量、取物限时、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尊重自然是前提,顺应自然是行动,保护自然是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和政府逐步认识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形成一系列纲领性文件。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科学发展总体布局,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是得民心顺民意的科学判断和决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民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呈现出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的转变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重要方式,是体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执政为民理念的现实要求。要把生态文明的这种观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始终,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面。要清醒认识到: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建设“美丽中国” 制度建设要提速

纵观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屡屡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种种窘境,其实并非缺乏理论领衔,而是缺乏有效的制度设计和法律约束。建设“美丽中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其关键不在于环境本身,也不完全在于环境治理的技术和方式上,更重要的是对一系列制度性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弥补。而现行制度状况和制度体系,难以保障大踏步迈向“美丽中国”,总结我国多年来的实践教训以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设“美丽中国”制度建设必须提速。

根据“帕累托”规则,任何经济行为都有其外部性,对于表现为负外部性的行为(这种经济行为为他人带来了坏处,即外部不经济),如污气污水排放等污染人居环境的行为,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使其损害环境的行为受到应有惩罚。对于表现为正外部性的行为(这种行为为他人带来了好处,即外部经济),如保护森林、保护水源等,而实施这些行为有可能使其失去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因此要对为保护生态环境付出发展代价的地区和民众进行有效补偿,如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转移支付等等,保护其积极性确保使其行为能继续下去。因此法律也好、制度也罢,在设计中都要体现其公平正义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取向。就当下而言,要以创新的胆识和大无畏气魄,构建与时俱进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利益协商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把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引入生态文明建设。与此同时,要建立起相应的约束机制,确保在制度和法律面前真正做到人人平等。

三、建设“美丽中国” 组织架构体系要完善

能否顺利迈向“美丽中国”,建立符合民众期待的美好环境和幸福家园,体制革命至关重要。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意味着社会发展结构和包括生产关系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重组,因此,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职能至关重要。一方面,要适时成立专门的环保机构督查结构,如“环境保护委员会”等行政监督机构,由行政第一把手担任主要领导,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和监督力度。同时倡导社会各界环保人士自发组织各种环保组织和环保协会,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列中来,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另一方面,要赋予环境保护部门独立行使环境督查的权利(如适当提高环保部门的行政级别,避免相同行政级别之间面临的督查障碍),解决“多龙治水、政出多门”环保机构功能扭曲等问题。与此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防止滥用职权导致环保腐败横生等问题,确保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察力度和有效性。第三,加大环保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使其不但业务精良,胜任工作要求,而且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敢于担当,不辱使命。

四、建设“美丽中国” 政绩考核体系要规范

“局部有所好转,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增大”是当前我国的环境现状。我国生态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整体看,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沙化土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5,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1/3,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都严重不足。情况最糟糕的地方,有河皆干,有水皆污,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相差很大。各级官员要清醒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现状,充分意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迫在眉睫的挑战。当前甚至在未来几十年间,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断博弈的过程,片面追求GDP,使山河大地满目疮痍,会形成民众的环境保护行为与政府某些决策势不两立的抗争局面。今年7月以来,四川什邡、江苏启东、浙江镇海、海南乐东就陆续发生了民众因担心环境被破坏而反对工业项目上马的群体事件。环保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年均增速约30%。是否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认为是好的决策却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如何体现执政为民?用什么指标来考核政府官员?领导干部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已经不是新鲜话题。时下,考核指标和考核内容成了干部工作的指挥棒,虽然有些荒唐,但正是这样的考核与问责制度,“十一五”末期的2010年,我国首次完成了五年规划中节能减排的任务目标。什么样的政绩观决定着会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各级官员巩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同时要建立科学规范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为此,一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不但追求体现经济发展的GDP指标,更要追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指标;二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考什么怎么考都必须明确和细化,并且力求考核方法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三要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和问责制,特别是对造成环境严重破坏、影响恶劣的干部不能调离了之,对犯有严重过错的离任领导干部同样必须问责。

五、建设“美丽中国” 要从“美丽中国人”做起

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美丽中国”的建设,不但是政府的事情,同样是广大民众自己的事情,不仅体现在生产方式里,也体现在生活方式中。“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历史,美在文化,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美丽中国”如果没有了最美中国人,则如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徒具美丽外表,不具美丽生命。建设“美丽中国”,就要人人从我做起,在思想认识、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上,做出重大调整和创新。倡导绿色、低碳理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举手投足之间时刻牢记自己是最美中国人,自觉与不文明行为划清界限,自觉保护我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每个人改变一小步,社会就会进步一大步。只要政府、企业、媒体、公众全方位的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留给子孙后代的必定是碧水蓝天。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道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声与愿望,不仅为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绘画出了未来美丽的蓝图。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以及之前开展的文明大行动,都是“美丽中国”的最好诠释。只要每个地方都把自己变得更美丽,每个中国人都把自己变得更美丽,一个美丽的中国才会如约而至。

[1]司林波.农村社区建设中“被城市化”问题及其防止[J].理论探索,2011(2).

[2]康永超.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城乡一体化[J]. 理论探索,2012.(1).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文明美丽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我们创造美丽
对不文明说“不”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文明歌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