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之行》中的战争与和平

2013-12-12李云玉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2期
关键词:阿齐兹福斯特战争

李云玉

《印度之行》中的战争与和平

李云玉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在人文观念方面,该小说同福斯特的其他作品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向读者展示了福斯特对建立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而《印度之行》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在小说中流露出一种在意识到理想注定无法实现之后的迷惘和无奈,甚至还有相当程度的悲伤,因为理想会被残酷的现实击碎,文明的冲突终究是不可避免的。

战争 和平 文明 冲突

一、世界大战——《印度之行》的创作背景

《印度之行》小说名的灵感来源于惠特曼的同名诗歌,它的两次创作历程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 ,这并非偶然。福斯特开始创作《印度之行》之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欧洲主要国家之间的各种矛盾虽已十分尖锐,却仍未彻底爆发出来。文学家依然有空间去幻想人类实现共同进步的可能性。人类曾经因为自身取得的巨大进步而感到欣喜,从惠特曼的《印度之行》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苏伊士运河的通航,使得东西方之间的海上距离大大缩短,就连身处地球另一端的惠特曼也不禁为之欢呼。随着东西方相互往来日益密切,一个前景无限美好的“地球村”似乎正在形成。人类既可以通过学习现代科技,也可以通过了解传统智慧来使自己变得更加睿智,从而具备解决所有问题的能力。

可是,战争却向人类提出了一个巨大的讽刺,人类连最根本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尚未解决好,人类依然要在生死之间苦苦挣扎,而这种局面恰恰是人类自己造成的。福斯特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态开始了小说的创作,而这次创作之所以不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战争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的一次空前浩劫,除了欧洲主要国家在战争中遭遇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外,亚洲、非洲、美洲都卷入其中,并深受影响。战争向世人提出了这样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相互伤害的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种条件下,人类如何实现并维护彼此之间的和平,如何避免战争,并实现共同发展?这个问题十分尖锐,自人类文明史开始就没有得到很好的答案,直到今天依然有待回答。

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之后,以内燃机、电气化、现代化学工业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非但没有解决人类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科技的进步反而为人类的自相残杀提供了便利条件。战争是国际体系演变的主要推动力,是人类智慧的最高竞技场,也是对人性最严酷的拷问。战争之火虽然并未燃烧到英国本土,但战争本身惨烈的进程以及战争对整个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依然给福斯特的内心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这种因创伤而导致的悲观情绪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界尤其明显。在美国作家中,T.S.艾略特写出了《荒原》;海明威用自己在战争中受伤的经历写成了《永别了,武器》;菲茨杰拉德则选择逃避,沉湎于灯红酒绿之中,写出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在英国,D.H.劳伦斯创作了《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而战争之后的福斯特,其内心所受的煎熬,恐怕一点也不亚于流连在巴黎蒙巴纳街头的“迷惘一代”。

战争对英国带来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除了人员和经济上的损失外,英国不仅在全球范围,也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失去了往日的影响力。战争结束后,美国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主导力量,在欧洲则是法国的势力弥漫一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真正蓬勃发展的非殖民化运动也开始露头,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落脚点来支撑它昔日的荣光。印度这颗“王冠上的钻石”自然成了整个英国社会的目光高度关注的地方,英国需要印度,不仅需要印度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倾销商品的市场,更需要在印度的身上找到自己宗主国的优越感,这种受到打击后补偿性的优越感,在小说中随处可见。

但是在印度国内,局势的发展并不如统治者所愿。以甘地和尼赫鲁①等人为代表的印度教徒的独立运动,以及以真纳②为代表的穆斯林教徒的独立运动,都在刺痛着英国人那敏感而又易受伤害的神经,英国对此本能的反应,就是加强对印度的控制,对独立运动进行严厉打击。

所有这些,深深地影响了小说 《印度之行的创作》。《印度之行》的独特之处在于,这部小说是作者根据自己两次前往印度旅行的经历写成,③是福斯特对自己历史观、文明观的一次全面介绍。小说体现了福斯特对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在这个理想社会里,来自不同民族、具有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相互尊重、相互宽容,从而实现民族和解和文明的融合。

福斯特年轻时曾加入学生组织门徒社 (The A-postle),后来还成为在英国知识界颇有影响的布卢姆斯伯利社团 (the Bloomsbury Group)的主要成员。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中描绘的人人都平等、人人都快乐的“世外桃源”的理想削弱了福斯特的基督教信仰,并深刻地影响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使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在小说的结尾,福斯特断然宣布,英国人同印度人之间永远都不能成为朋友。种族的差异、文明的鸿沟成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天然屏障。无论双方怀有何等的善意,付出多少努力,都不可能成为朋友。文明的冲突终究是无法避免的,印度需要另一次世界大战以获得自身的独立地位。

与汉廷顿在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论述的文明冲突的形态不同的是,福斯特在印度遇到的文明冲突更加复杂。汉庭顿认为,当今人类社会中存在两个文明阵营,西方文明阵营之外,还存在一个非西方文明阵营,由拉美文明、非洲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国文明等文明形态构成。在两大阵营中,西方文明、中国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具有强势文明的特点,包括悠久的历史传承、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高的国际参与度等,它们之间将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冲突,包括政治冲突、经济矛盾和文化冲突。

而福斯特笔下的英属印度殖民地却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国,是人类最早产生文明形态的地方。同时,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印度也深受其他文明的影响。从亚历山大大帝带来的古希腊文明,到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带来的伊斯兰文明,到蒙古人建立的莫卧儿王朝,最后再到英国人建立的印度殖民地,整个的印度历史就是一个不同文明形态相互撞击、融合的历史。几千年来,这里建立了数以百计的国家和王朝。多种语言和宗教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并存,使南亚次大陆成了一个语言和宗教的博物馆。在福斯特访问时期的英属印度殖民地,除了西方基督教文明和印度本土文明的对立之外,印度内部各民族、各宗教间也存在着十分尖锐的矛盾。这些都是诱发冲突和战争的深层次根源。

二、《印度之行》中的天然对立

在小说中,英国人与印度人之间的天然对立是显而易见的。双方在种族、宗教、科技与生产力水平以及社会形态等方面均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虽然受到世界大战的削弱,依然保持了相当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而当时的英属印度殖民地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国,多个民族、多种语言、不同宗教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并存,多种文化相互撞击、相互融合,把这里变成了一个文明形态的博物馆。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地,又给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注入了英国基督教文化的元素,强势的西方基督教文明和众多的印度本土文明形成了对立的局面,而印度本身又是四分五裂、尚未独立的状态。所有这些,都使得双方在一开始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这样的不平等,以及英印双方天然具有的强弱心态,在小说的开始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面对这样的局面,福斯特最开始希望通过双方更多的沟通和了解来实现和解与共存。但是福斯特在印度的亲身经历告诉他,天然的鸿沟无法弥合,英印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同时福斯特也意识到,基督教文明和英国文化并不能为印度带来光明的前途,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迟早要走到历史的尽头。但是本地印度人似乎也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案来解决他们内部存在的问题。在未来,英国人离开后,印度的前途依然是不确定的。

《印度之行》中的诸多人物和他们之间的故事,都诠释了这样的天然对立,以及弥补对立的不可能。这些人物主要包括来自英国的阿黛拉、菲尔丁先生、莫尔夫人和她的儿子罗尼;还有来自印度的阿齐兹医生,他的朋友古德布尔教授,马哈默德·阿里和哈米杜拉等。

莫尔夫人和菲尔丁先生代表着基督教徒中的自由主义者,他们对印度人持友善、尊重的态度,并先后同阿齐兹医生成了好朋友。他们在阿齐兹审判案中与支持判处阿齐兹医生有罪的英国人决裂。在小说第四章的结尾处,莫尔夫人在卧室里看到一只小黄蜂的情节也值得人们关注。莫尔夫人对小黄蜂的怜爱体现了自由主义者关爱弱小者的思想:“然而老妇人的声音却飘逸出去了,加重了这黑夜的不宁。”印度的黑夜并非一片静谧:“黑背豺在旷野上追赶着猎物狂吠,和狂吠声交织在一起的还有敲鼓的声音。”④弱肉强食不但是自然界的法则,还是英国在印度施行殖民统治的必然选择。一些英国人甚至认为,“对本地人最仁慈的做法就是让他们死亡”。为了不让他们在死后升入天堂,传教士也受到坚决反对。这种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立场,在英国人群体中颇具代表性,尤以莫尔夫人的儿子罗尼为甚。罗尼认为自己在印度的使命就是统治这些异教徒,而不是来对他们施以仁慈的。在阿齐兹审判案中,他怀疑自己的母亲暗中支持阿齐兹医生。为了不让阿齐兹医生“逍遥法外”,他安排母亲离开印度回国。最终,莫尔夫人死于炎热的大海之上。在这样的背景下,莫尔夫人的慈悲之心既不能得到她的国人的认同,也注定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无法得到印度人的信任。

三、《印度之行》中的民族对抗

对抗是天然对立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是心理对抗和政治对抗,甚至还是流血的对抗。小说的高潮出现在阿黛拉对阿齐兹医生的指控。阿黛拉的性格具有两重性和摇摆性,一方面,她不希望像其他在印度的英国人那样对当地人傲慢无礼,她甚至还向罗尼宣布自己已经决定不同他结婚;但随后她又收回了这个决定,并认为自己最终将变得和其他英国妇女没有区别,成为一个典型的殖民官员夫人。阿黛拉对阿齐兹医生的指控正是出自于她自己对原则的放弃和向罗尼一方的靠拢。虽然她最后在重压之下以难得的勇气撤回了指控,但文明冲突的烈火已被她亲手点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冲突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阿黛拉撤诉前,英印双方的对立剑拔弩张,骚乱一触即发。不由得让人联想起半个多世纪前爆发的那次印度人民反英大起义(Mutiny)——一场因宗教冲突而爆发的民族独立战争。⑤阿黛拉的撤诉虽能使阿齐兹医生免遭刑罚,但并不能平息当地人的愤怒,就连身为律师的马哈默德·阿里都威胁要发动一场骚乱来报复殖民当局对阿齐兹医生的审判。

这次审判还使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首先是阿齐兹医生由从前的亲英立场转变为坚定的反英人士,他对菲尔丁先生的信任变成了误解和怨恨,而他与莫尔夫人间的友谊也随着后者的去世而宣告终结。菲尔丁先生因此审判案而心灰意冷,离开印度返回英国。古德布尔教授的离去则可以被看做一个标志性事件,在小说里,他的定力无人能及。如果这位印度教智者的心里也因为这次审判事件而产生波动的话,那么其他人的情绪和态度就可想而知了。古德布尔教授的离去实际上反映了福斯特本人心中宗教宽容之梦的破灭和对人类前途的失望情绪,标志着福斯特创作灵感的枯竭,直到他在四十六年后离开人世。

有趣的是,福斯特在创作《印度之行》的时候通过阿齐兹医生之口做出了这样的预言:如果再爆发一次世界大战,印度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事实上,历史的演变证明了福斯特预言的正确,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在1947年走到了尽头。但让福斯特无法预料的是,印度因英国与其他欧洲大国的冲突而实现了独立,反过来,宗教和文明的冲突又使印度人自己走向了分裂。以阿齐兹、马哈默德·阿里为代表的穆斯林与古德布尔们分道扬镳,分别成立了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从此,在小说里并未真正发生的民族骚乱在南亚次大陆升级为数次战争和近六十年的军事对峙。

四、《印度之行》中的文明冲突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First Touchstone Edition,Simon and Schuster Inc,New York, 1997,本文简称 “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汉廷顿(Samuel·P·Huntington)指出,21世纪的冲突将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导致冲突的原因将不仅局限于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不同的文明模式、不同的宗教信仰乃至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将成为未来冲突的根源。

汉廷顿认为,当今人类社会中存在两个文明阵营,一个是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明延续下来的,经过基督教洗礼的西方文明阵营,这个阵营在今天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另一个则是由拉美文明、非洲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国文明等文明形态构成的非西方文明阵营。在两大阵营中,西方文明、中国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同时具有强势文明的特点,包括悠久的历史传承、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高的国际参与度等,是未来国际社会的主要政治力量。它们之间将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不同类型的、不同程度的地缘政治冲突。其中,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将是西方世界在可预见的未来所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

在《文明的冲突》中,汉廷顿着重讨论的是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间的问题,福斯特在印度遇到的文明形态却不仅限于这两种。这使得《印度之行》中的文明冲突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更令人感到难以捉摸。

人们有理由认为,《印度之行》就是文学版的政治学论著——《文明的冲突》。汉廷顿在分析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冲突的根源时指出,当今西方文明的主要成果,包括科技、文学、音乐、艺术乃至政治体制等,都只是基督教文明演变的副产品。西方文明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福音传道,也就是使整个世界都基督教化。⑥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国际社会中西方国家与伊斯兰国家的各种对抗,如“911”恐怖袭击以及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都可以被认为是由宗教冲突引发的政治对抗。汉廷顿对未来世界政治格局的预期同福斯特一样,也是悲观的——人类不可能建立一个和平、和谐、共同繁荣的新世界。与福斯特不同的是,汉廷顿的政治学理论深受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当代国际战略家的影响,强调地缘政治因素在冲突中的主导作用,具有深深的现实主义烙印。

注释

①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1889-1964),甘地的忠实追随者和印度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16年第一次遇见甘地,1921年第一次被捕入狱,1929年当选国大党主席并宣布党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印度完全独立, 1947年印度独立时成为印度首任总理,直至去世.

②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1876-1948),巴基斯坦立国运动领袖,1906年加入国大党并开始政治生涯, 1913年加入全印穆斯林联盟,1934年成为穆斯林联盟终身主席,1947年成为巴基斯坦国第一任总督,被誉为“巴基斯坦之父”.

③ 福斯特曾于1912年和1921年两次访问印度,而小说的创作则历经十年,在1924年正式出版.

④ (英)E.M.福斯特.印度之行[M].

杨自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⑤ 这次起义的直接导火索是:英国殖民当局发给印度穆斯林士兵的子弹被涂上了猪油,而印度教士兵的子弹上则被涂满了牛油.《古兰经》中明确规定,不能食用猪肉;在印度教的教义中,牛被尊为神物.

⑥ 在历史上,基督教徒还为此目的发动过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Crusade).伊斯兰教也有类似的教义,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就是“圣战”的结果.印度教则没有类似主张战争的教义,在甘地领导的独立运动中,印度教徒的基本主张是梭罗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Civil Disobedience)”.

[1]Samuel·P·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First Touchstone Edition,Simon and Schuster Inc,New York,1997.

[2]E.M.Forster.A Passage to India.Harcourt Brace& Company,Orlando,Florida,1952.

[3]Tambling,Jeremy,ed.E.M.Forster:Contemporary Critical Essays,Macmillan Press,1995.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

猜你喜欢

阿齐兹福斯特战争
吉祥物
吉祥物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英媒:阿富汗难民勇斗白人枪手
他们的战争
女孩都爱阿齐兹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启示
母亲的抉择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