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肤扩张术在面颊部增生型鲜红斑痣治疗中的应用

2013-12-09杨建申张歌陶宇王银钰杨帆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面颊下睑厚皮

杨建申 张歌 陶宇 王银钰 杨帆

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PWS),也称微静脉畸形,是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肿瘤,非手术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或是无效的,尤其是增生型的鲜红斑痣,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们采用皮肤扩张术治疗面颊部增生型PWS患者35例,临床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12~25岁。8例未经任何治疗,16例激光治疗无效,11例局部治疗形成瘢痕+PWS残留(冷冻、硬化剂、同位素治疗)。本组均为面颊部,最大面积11 cm×8 cm,最小面积8 cm×7 cm。单次扩张修复29例,重复扩张修复6例。未植皮21例,植皮14例。

1.2 手术方法

1.2.1 单次扩张修复

手术分为两期。第一期扩张器植入术:在正常组织和PWS交界处切开,面颊部在SMAS层给予分离,颈部在颈阔肌浅层分离,其分离的范围应大于扩张器外围1 cm。将扩张器平整植入,注射壶埋植于皮下,视情况切除部分病变组织,皮下减张缝合后,再缝合皮肤,即时注水10~20 mL,10 d后间断拆线,15 d后视情况全部拆除缝线。每3~5天注水1次,每次注射量5~10 mL,注水不宜过快,使皮肤充分扩张。第二期皮瓣转移术:当皮肤扩张满意后,取出扩张器,并分离腔穴周边纤维囊,去除增厚的纤维组织,使皮瓣充分舒展,止血,将皮瓣向病变区牵拉,以了解皮瓣覆盖面积。切除PWS,皮下减张悬吊缝合,以减轻皮瓣回缩,放置负压引流管,适当加压包扎。如病变涉及下睑,切口应距睑缘4~5 mm。扩张皮瓣转移后,如引起睑外翻,可在术后6~12个月实施全厚皮片移植,切除残留的病变,使下睑充分归位,眼自主闭合,在植皮时皮瓣下不作减张分离。

1.2.2 重复扩张修复

PWS面积较大,单次扩张不能修复的患者,可在3~6个月后重新埋植扩张器,其扩张和皮瓣切取转移同单次扩张手术。

1.2.3 扩张术+植皮

PWS病变涉及部位多,扩张的皮瓣不能修复时,在不影响扩张的情况下,可在埋植扩张器的同时,行病变切除+全厚皮片移植术,也可在术后6~12个月后实施全厚皮片移植,以达到治疗目的。

2 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5例后期扩张器外露,未影响皮瓣转移。9例因切口瘢痕行后期修整,结果满意。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26岁,右面部增生型鲜红斑痣,面积11 cm×8 cm,累及下睑,病变高出皮肤,表面不平,呈深紫色,有多个散在结节,时常出血,影响外观及日常工作。入院后,局麻下行面颊及颈侧部扩张器埋植术,容积300 mL,圆柱形,扩张60 d后行面颊部病变切除+皮瓣转移修复,术后下睑外翻,6个月后行下眼睑部切开全厚皮片移植,外观满意(图1)。

图1 典型病例Fig.1 Typical case

4 讨论

PWS是常见的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发病率为0.3%~0.5%,病灶可随年龄而增大,可延及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1]。大多为单侧,尤以面颊部多见。随年龄增长,其病变颜色深浅不一,形状不一,对于深紫色、高出皮肤、凸凹不平并伴有结节状皮损的PWS,治疗难度较高,文献报道方法较多,如冷冻、放疗、激光、植皮,扩张皮瓣等,而临床效果也各有不同。冷冻、放疗对组织的破坏性强,对大面积的病变治疗不彻底且遗留下大片瘢痕;而超脉冲染料激光是目前获得较多认同的一种疗法,且报道较多[2-3],但临床上仍然难以达到完全清除。对于结节状肥厚型的PWS,治疗时间迁延,很多治疗方法甚至是无效的,在时间、经济、心理上给患者带来很大压力。对于增生型PWS的治疗,手术是较为理想的选择[4],包括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和皮肤扩张术。皮片移植治疗大面积不规则的PWS时,易导致供皮区瘢痕、植皮后皮片色素沉着等问题,尤其是儿童,术后随时间推移,和正常的皮肤形成较大的差别[5]。病灶形状规则且集中的面颊部PWS,皮肤扩张术是较好的选择。皮肤扩张修复面颊部组织缺损,文献报道较多[6-7],特点是临近病灶,扩张形成的皮瓣在色泽、质地、弹性、毛孔等方面是相似的,且避免了由于皮片和皮瓣移植而形成的供区瘢痕。很多患者开始并不能接受扩张术,但只要解释到位,最终还是乐于接受的。

面颈部皮肤扩张注意事项:①加强术区清洁,防止术后感染。②注射壶尽可能地埋植于皮下,导管外置。长时间扩张可引起导管感染,注射壶置于皮下,便于护理和注水扩张,且可免去经常换药。③避免扩张器外露,在埋植扩张器的同时视情况少去除或不去除病变组织,手术中注水要适量,扩张要缓慢,要以保证扩张成功为前提,注水少量多次,不可急于求成,否则会导致手术失败。④对于面积大、单次扩张不能完成的病灶,可考虑重复扩张,以达到良好修复,重复扩张可在3~6个月后,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获得更充足,厚薄适中,回缩力轻的“额外”皮肤,适用于面颊部大面积的PWS。其优点:在两次扩张过程中有一段时间间隔,使扩张的皮肤得以休养恢复;患者心理得以调整,减轻烦躁情绪,首次扩张术后良好的效果可增强患者信心;缩短住院时间,防止感染及扩张器外露;可减轻皮瓣的回缩力,减轻对周围器官的牵拉。⑤注意皮瓣的静脉回流问题,扩张后形成的皮瓣薄,皮瓣体部张力大,当扩张器取出后压力突然解除,加之皮瓣的基底区较薄,动脉血供应大于静脉血回流,使皮瓣远端出现青紫现象,甚至出现水泡、血泡,皮肤浅层坏死。因此,术中可按压皮瓣使淤血溢出,如有必要可结扎皮瓣远端静脉,术后给予适当的加压包扎,以促使皮瓣静脉回流。

下睑外翻和睑缘残留PWS,是面颊部PWS手术治疗的常见问题。睑外翻多由于皮瓣的回缩及重力的作用,因此主张Ⅱ期修复,也就是说在挛缩期过后,皮瓣软化及弹性恢复后再修复,治疗的方法不外乎皮片和皮瓣移植。按整形就简不就繁的原则,全厚皮片移植为首选,其操作简单,不受缺损大小的限制,可以使下睑充分松解归位,其厚度和扩张的皮瓣相近,支撑下睑理想,本组所有睑外翻患者均使用全厚皮片移植。对于睑缘有残留PWS者,应根据患者的要求而定,临床可用超脉冲激光给予治疗,以淡化色泽,也可用平阳霉素溶液皮内多点注射(8 mg+生理盐水10 mL),少量多次,不可过量,以免引起睑缘皮肤坏死。

总之,面颊部PWS涉及周边器官多,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应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

[1]高文天,孙林潮.美容激光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2]肖和,杨志强,杨正文,等.Vasculight强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175例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19(5):329-332.

[3]马刚,林晓曦,金云波,等.葡萄酒色斑的治疗进展[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7,13(5):318-319.

[4]杨超,邢新,李军辉,等.面部肥厚型鲜红斑痣的手术治疗[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22(7):409-411.

[5]杨建申,张歌,秦军侠,等.颜面部巨大黒毛痣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美容,2010,19(6):827-828.

[6]刘凯,李青峰.扩张后皮肤再扩张在面颊部瘢痕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3,12(3):271-272.

[7]杨建申,常明,柳建中,等.颈部皮肤扩张在面颊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1,12(6):292-293.

猜你喜欢

面颊下睑厚皮
骨间背侧动脉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背创面
贝莱斯芽孢杆菌处理对厚皮甜瓜保鲜效果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早熟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种浙甜401
——栽培注意事项
早熟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种浙甜401
Manners in Four Different Countries
不同程度眼部下睑袋松弛的美容手术方法
改良下睑袋整形术治疗下睑松垂的临床体会
浅析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术的护理
悬吊下睑板法辅助修复下睑外翻或退缩
幸福鱼面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