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顶椅背复位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24例
2013-12-07周新祥
周新祥
(武平县中医院,福建 武平 364300)
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方法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中介绍了传统椅背复位法,其方法简单易行,实际临床应用中存有一定的弊端。我院在传统椅背复位法基础上结合生物力学原理总结出一种改良椅背复位法,即利用膝顶拔伸牵引靠椅背复位(以下简称膝顶椅背复位法),自2007年1月—2013年1月,应用于临床治疗肩关节前脱位24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门诊48名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其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最大者61岁,最小者21岁;伤后就诊时间最短30 min,最长6 h;其中喙突下脱位36例,盂下脱位8例,锁骨下脱位4例;其中伴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2例,2例为习惯性脱位。没有肱骨外科颈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完全随机数字法分为膝顶椅背复位法治疗24例(A组)及传统椅背复位法24例(B组),2组性别、年龄、病程、脱位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A组B组n 24 24男18 20女 6 4年龄/岁48.39±12.61 48.68±12.70病程/h 3.42±2.58 3.56±2.44喙突下18 18脱位类型盂下4 4锁骨下2 2
1.2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1],① 肩关节脱位均有明显的外伤史,肩部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等一般损伤症状。②体征:肩峰突出形成方肩畸形,从腋窝可触摸到脱位的肱骨头,Dugas征阳性,后前位X线片显示肱骨头移位,不再与关节盂相关节,可与肩胛颈部重叠;肩峰至肱骨头的距离加大,而盂下脱位则以肱骨头向下移位到肩胛盂的下方为其特点。一般①、②项即可确诊,但多常规摄X线片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排除有无骨折等并发症。本组病例均经X线摄片明确诊断。
1.3 治疗方法 一次复位成功者均在没有麻醉下进行操作,对一次复位不成功,第二次复位者均需在麻醉下进行。A组治疗方法:首先让患者侧坐于高度适宜的靠背椅上,患侧胸侧壁紧贴于椅背,患肢下垂置于椅背外侧,腋肋紧靠椅背且腋下以适当厚度棉垫保护;先让患肢自然下垂约5 min以放松患肢肌肉并尽量消除患者紧张心理;然后术者一手握住患侧手腕,另一手托住患侧肘部,将患肢置于屈肘90°位,稍外展,尽量外旋患肢上臂;术者将屈曲的膝部置于患肢前臂上段部位(左侧脱位用左膝、右侧脱位用右膝),同时向下缓慢持续并逐渐加大膝部向下顶压的力量,一段时间后听到 “咯噔”弹响声;检查Dugas征阴性,方肩消失,肩关节被动活动正常,即复位成功。然后予以患肢屈肘位绷带贴胸固定,悬吊患肢2~3周后拆除,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3个月内患肢不作持重及剧烈运动。B组治疗方法参照传统椅背复位法。
1.4 复位标准 参照文献[1],① 方肩消失,肩峰恢复饱满状态;② Dugas征阴性;③ X线检查肩关节恢复正常结构,肱骨大结节骨折块近解剖复位。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χ2和t检验统计方法。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文献[1],优:肩关节不肿,不痛,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可以持重及参加各种劳动,不再复发,X线片显示肩关节位置正常。良:肩关节有轻微疼痛,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能从事体力劳动,X线片显示肩关节位置正常。差:肩关节仍肿痛,关节功能受限,不能持重,X线片显示肩关节仍有脱位。
2.2 2组疗效比较 A组24例中1次复位成功23例(95.83%),2次复位成功1例(4.17%)。B组24例中1次复位成功17例(70.83%),2次复位成功7例(29.17%)。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唐代蔺道人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首次描述了应用椅背作为杠杆支点整复肩关节脱位的方法,书中载:“凡肩甲骨出,相度如何整。用椅当圈住肋,仍以软衣被盛簟,使一人捉定,两人拔伸,却坠下手腕,又着曲着腕,绢片缚之。”此法以拔伸牵引为主,由于其伸肘的特点,外旋时受到前臂旋前肌力及肌张力的拮抗,且外旋动力臂短,不能充分外旋肱骨头解除嵌顿[2]。此法是应用椅背作为杠杆支点整复肩关节脱位的方法,适用于肌肉不发达、肌力较弱的肩关节脱位者[3],而对肌肉发达或紧张者,复位效果常常不满意[2]。临床上利用膝顶椅背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则能克服传统椅背法伸肘外旋的缺点,利用屈肘外旋的手法,使外旋动力臂增长,且能避免了前臂肌肉的拮抗作用,有效解除嵌顿的肱骨头;另一方面膝顶椅背法利用椅背上顶腋窝来固定患肩和对抗牵引,同时术者在牵引中利用自身向下膝顶的力量,保证了足够的牵引力度,使肩关节复位切实有效;其次,膝顶椅背法在整复中不做内收手法,避免了牵引时过早内收,形成杠杆力作用而致外科颈骨折进而引起肱骨头未复位的弊端。从治疗结果来看,膝顶椅背复位法一次复位成功率高,也印证了膝顶椅背复位法比传统椅背复位法确有其临床优点。查阅文献,大多数临床医生利用手腕部力量进行拔伸牵引,往往牵引力不够,需要反复拔伸牵引,复位后肩关节易肿胀、疼痛,术后恢复时间较长。而利用膝顶的力量,保证了足够的牵引力,使肩关节脱位易于复位,术后恢复较好。综上,膝顶椅背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方法可靠,简单易行,省人省力,取材容易且效果好,特别在基层医院更值得推广。
[1]赵利民.手法复位与传统牵引肩关节脱位整复的疗效比较[J].西南军医,2007,9(3):27.
[2]徐谦,姜世平.改良椅背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J].中国骨伤,2002,15(2):107.
[3]韩大鹏,石关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浅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