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针灸治疗痰瘀阻络型颈性眩晕216例
2013-12-07梁美光
王 彬,梁美光
(福鼎市医院,福建 福鼎 355200)
颈性眩晕是指椎-基底动脉颅外段受到颈部病变的影响,从而导致血流障碍,引起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颈椎病临床上主要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是较为常见的一型,而颈性眩晕系椎动脉型颈椎病最突出的表现。中药及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代临床大量研究[2-3]表明:中医中药及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其临床疗效确切。笔者采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针灸治疗痰瘀阻络型颈性眩晕216例,并与单纯针灸组进行为期3周的临床对照,发现针药并用组比单纯针灸组治疗效果更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2月—2012年12月福鼎市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颈椎病患者中符合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432例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6例。治疗组中男101例,女115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39.52±4.95)岁。对照组中男 102例,女114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38.73±5.12)岁。经过统计学分析,2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会议》[4]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拟定:① 头痛或颈枕部疼痛,伴有位置性眩晕、猝倒、持物落地、视物不清等临床表现;② 旋颈试验阳性,颈部旋转或过伸至某一方向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脱离该方位时症状消失;③X线提示出现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径变窄、钩突关节变尖等。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5]制定,以头晕目眩和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甚则仆倒;可伴有头痛,项强,眼球震颤,恶心呕吐,汗出,耳鸣耳聋,面色苍白等症;多有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年高体虚、跌仆损伤等病史。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根据《实用中医内科学》[6]辨为痰瘀阻络型:头晕,目眩,头重如裹;或伴头痛,恶心胸闷,纳少寐多;或兼面唇紫暗,健忘,精神不振,舌淡黯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滑或濡滑。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②发病病程2~1 a。③知情并自愿接受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① 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急慢性血管炎症等原因所导致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异常者;② 颈椎合并有椎体骨折、椎体脱位以及结核、占位、炎症等病变者;③合并严重多脏器疾病及不能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中药加针灸治疗。中药治疗:以健脾益气、祛痰化瘀、平肝熄风为法,方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天麻(另炖)10 g,煮半夏 12 g,炒白术15 g,陈皮 9 g,茯苓 15 g,当归 9 g,川芎 9 g,炙黄芪15 g,生姜6 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早晚2次温服。针灸治疗:穴位取百会、双侧风池、病变相应节段颈夹脊穴。操作方法:患者取俯伏位,头向前倾,项部放松;穴位常规消毒后,百会穴向后平刺0.8寸,风池穴向鼻尖方向刺0.5~0.8寸,捻转得气使局部有酸胀感,颈夹脊穴直刺0.5寸。得气后,风池、颈夹脊穴接常州英迪牌KWV-808I脉冲针灸治疗仪,选择连续波治疗30 min。电针治疗结束后,续用清艾条悬灸百会穴5 min。每日治疗1次,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
2.2 对照组 单纯使用针灸治疗,取穴及具体操作方法同治疗组。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3.1 TCD指标观察 TCD各指标包括双侧血管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VA 与 BA 收缩峰的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
3.2 统计学处理 对所获得的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
4 观察结果
4.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制定,治愈: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变。
4.2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4.3 2组TCD各项指标比较 见表2~表4。
5 讨 论
本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眩晕的病因病机为风、火、虚、痰、瘀,中医辨证分型有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肝阳上亢型、痰浊中阻型、瘀血阻窍型。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多为本虚标实,常以痰瘀阻络型居多。这是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或是社会竞争剧烈,殚思竭虑,忧思劳倦伤脾,脾运失健,水湿痰饮内停,中焦气机受阻,清阳不升,不能上养清窍,故致眩晕头重,视物不清;痰气交阻,浊阴不降,故胸闷呕恶;痰瘀阻滞经络气血,不通则痛,故伴头痛、颈部不适。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中天麻熄风化痰,半夏燥湿化痰,二者共奏止眩定晕之功。李杲的《脾胃论》中提到: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二者相辅,脾运健则痰湿自化。陈皮理气化痰,炙黄芪补中益气,当归、川芎活血通络。痰瘀消,清阳升,浊阴降,则清窍得以儒养,眩晕头痛呕恶得止。头为诸阳之会,阳气不充,则血液难以到达颠顶,百会穴位于头之巅,而灸法能行气活血、温通经络,灸百会穴能使清阳升而浊阴降,气血行则脑海充。风池位于颈项部,是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其深面正对着同侧的椎动脉,一穴通多经,“胆经属木,其气外发,阳维脉维系诸阳经脉,使气血循于脉道。”针刺风池穴可升发阳经之气,使之上注于脑,髓海得养则眩晕自止。颈夹脊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间,每穴均有相应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动、静脉丛分布,能畅通督脉和太阳经气,达到调和阴阳的作用。针刺颈夹脊穴可以解除血管痉挛,扩张椎-基底动脉,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使眩晕症状得以消除。电针治疗仪通过脉冲电刺激,解除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加速炎症渗出物吸收和消散,改善颈部肌肉的炎性水肿,从而达到彻底治疗颈性眩晕的目的。
表1 2组疗效比较
表2 2组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cm/s
表3 2组左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cm/s
表4 2组右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cm/s
本研究结果表明: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合并针灸组改善右侧椎动脉的血流值优于单纯针刺组,同时其有效率也高于单纯针灸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当然,本研究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治疗疗程还不够长,疗效的评估方法较为单一等,这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不断完善。
[1]魏佳军,章军建.颈性眩晕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4,31(1):71-74.
[2]唐汉庆.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医杂志,2011,52(6):192-193.
[3]王霭平.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03,12(5):35-37.
[4]孙宇.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议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8):472.
[5]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9.
[6]方药中.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06-409.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